最新课外阅读课外活动总结(六篇)
课外阅读课外活动总结篇一
课外阅读,是自育自学七个子课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样,阅读的力量众所皆知,那么如何才能让阅读的氛围在全校弥漫,让书香浸蕴整个校园呢?我们课外阅读组在这一年来做了如下探索:
1、要让孩子们们爱阅读,我们老师首先应该是手不释卷,勤于笔耕的。
对!让我们从点滴做起,让书的芳香沁入每个老师的心底。每天,让老师们采撷书的大花园中最精彩,最意蕴深长的那句话,抄在一进门的小黑板上,与所有老师共勉。每天,一上班,老师们怀着欣喜,携着书香进入班级,开始一天的工作,兴许,一天的工作都变得诗意盎然起来了呢!每周,在星期三的例会上,让老师们也露一手!我们开展了“荣城一周脱口秀“活动,老师们花上十分钟谈一谈她们的生活感悟,工作体会,说说他们近期关注的从国家大事乃至柴米油盐。周三的例会不再是沉闷的工作布置大会,老师们的欢笑声如丝丝缕缕的阳光点燃了工作的激情,唤醒了我们对生活那份细腻的感知。每月,我们将会把老师们聚集起来,开展一次”我们和书有个约会“读书沙龙活动。个人的阅读行为可能是有限的,但我们把彼此的阅读体验分享,交流,就会发现思想的碰撞会产生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是啊,这就是分享的魅力吧!每学期,我们还将开展一次老师们的阅读展演活动,如在上学期期末我们就开展了一次“古韵飘香,经典回味”教师古诗诵读比赛。这一项项活动,丰富了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充盈了教师的事业。这点点滴滴,可能在段时间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知不觉中,老师们少了份匠气,多了份书卷气,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2、自育自学中课外阅读的主体,还是学生。
因此,在这一年来,我们还开展了五彩纷呈的学生阅读活动。力争在校园形成人人爱读书,班班比读书的氛围。上学期,我们在校内开展了首届读书节活动,此次读书节活动内容丰富,参与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读书节的第一站“秀秀我的小书签”,几天不到的时间,发下去的一张张卡纸变成了一张张造型独特,图文并茂的小书签,班主任们精心布置,让这些可爱的小书签爬上了班级的学习园地,相信,这些美丽的书签也飞进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开启了他们的阅读之路。读书节第二站“晒晒我读过的那些书”原本不经意的创意,收集一下孩子们的阅读书目,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不敢相信,许多孩子一学期竟读了十几乃至二十多本书,是啊,我们发现了孩子们别样的阅读世界。读书节第三站“秀秀我的读书笔记”,我们从孩子们交上来的那一本本读书笔记中感受到了班主任老师指导孩子们“每天在家”阅读的良苦用心,有些班级读书笔记是日日批改,有些老师专门规定了读书笔记的书写格式,教孩子们画表格,写心得。我想,用心记录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读书节年级组活动分为低年级的“我是小小故事王”成语故事比赛,中年级的“我是诵读小能手”古诗词诵读比赛和高年级的“我与好书共成长”演讲比赛。“小小故事王”比赛中我们发现了低年级孩子也能把故事说的很生动,很精彩;古诗诵读比赛中,孩子们从铿锵有力的诵读中体悟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韵味;“我与好书共成长“演讲比赛中,学生们用流畅的演讲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和书的那些故事。最后,我们还根据综合考评,评选出了本次读书节的“书香好少年”和“最佳书香班级”。
3、这一学期,我们又开展了以“灵动悦读,乐在其中”为主题的语文学科节活动。
学科节第一站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开学初,我们精选了各个年级段优质的图书书目,推荐给班主任老师,让她们带着全班同学一起走入书的世界。一段时间后我们再对各个班级读这本书的情况进行检测。这种激励方式能促使孩子们有目标的阅读,相信这样积累下去。六年来,这边孩子们的阅读量会大大提高。学科节第二站系列古诗记诵活动。我们给每个年级开出了古诗必背20首,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熏陶感染,班主任引领孩子们诵读出校园。一段时间下来,早读时,放学时,总能听到孩子们那琅琅的诵读声,校园里弥漫着诗意的芬芳。学科节第三站淘书乐活动。让同学们在家带上自己读过的图书,来到班级,定时开展旧书跳市场,孩子们用低廉的价格买几本自己爱看的书,或拿自己的旧书和同学们互换。读书的乐趣,分享的乐趣在肆意的蔓延着,相信,在他们的心中,一定种下了一颗颗阅读的种子。我们期待着他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一系列的学生阅读活动,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读书,让孩子们更自信!
4、不知不觉,一年已经快要结束,这一年来,有不少收获,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20xx年,带着对阅读的那份虔诚的信仰,我们课外阅读组将继续前行!争取给孩子们,给老师们带来更多阅读的盛宴!
课外阅读课外活动总结篇二
读书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读书的意义却不同寻常,尤为重要。古人云:“读书学礼。”华罗庚曾经说过:“学习必须先从踏踏实实地读书开始。”苏联有谚语:书籍是了望世界的窗口。不难发现,古今中外,无数贤人志士都在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甚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也深知课外阅读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记得刚刚开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遇到了不少问题。有的在语文组老师的指导下已经找到了有效地方法解决了,有的目前仍然存在着,需要继续努力探寻中。主要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有的学生由于受课内阅读的影响,似乎对于读书总认为是一种负担,常常不愿主动阅读课外书。每次学校的一周阅读时间时,有不少学生便应付式的借两本书,但借回来从不翻看认认真真地看。这样缺乏阅读兴趣,掌握在好的读书方法也是于事无补。
二是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虽然说有很多学生很喜欢读书,可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常常出现在阅读书籍时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式浏览一遍便认为是读书。其次即使认认真真读了,但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即便做了笔记,也只是抄抄书中几句好句,几个好词。甚至不是什么好句好词,随便抄那么几句就认为是读书笔记了。
三是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种类选择不合理。
由于学生年龄特征,学生不能正确选择读书内容,总是选择一些内容肤浅、大众化的书籍。特别是家长总认为买课外书就是买作文书,甚至认为是跟课内相关的练习书。那些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神话传说、科幻读物等只能被埋没了,早已在家长与学生的视线之外。
四是亲子共读活动难以进行。由于学校生源的特殊情况,学校班上大多数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的家长多数是小商贩。因此根本无暇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别说是指导课外阅读或跟孩子一起读书了。
以上就是在指导课外阅读时的主要几个问题。其中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和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以及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种类选择不合理这三点,在老师的指导先说说在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问题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多种多样,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
1、推荐“兴趣书”。在推荐书目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爱、内容健康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
2、从“课内兴趣”到“课外兴趣”。首先我在教学课内阅读时,从课内向课外进行延伸,让学生在课内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在课外上。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有意识地进行课内外联系,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比如有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
最新课外阅读课外活动总结(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