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登鹳雀楼教案小班(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登鹳雀楼教案小班篇一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朗读背诵。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画纸,彩笔

16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看)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想)

更上一层楼。

课内

读读背背,抄写,描笔顺等。

课外

背诵古诗。

第一教时

任务:

读通课文。

策略:

借助课件展开教学。

流程: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 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 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 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 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 启发和鼓励学生用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 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 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 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作业

1 抄写古诗。

2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任务:

阅读感悟。

策略:

借助光盘展开教学。

流程:

一复习

读读生字新词。

二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 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自由读。

3 指名读。

4 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 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 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 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 画好再涂上颜色。

7 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 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 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 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 师小结。

四作业

1 背诵古诗。

2 阅读补充读物上的古诗。

登鹳雀楼教案小班篇二

1、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2、学习吟唱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ppt、flash

学习吟唱古诗。

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师:噢,看到了一座塔楼。其实,这座塔楼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王之涣的诗人,他登上了这座鹳雀楼,看到了很美丽的景色,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古诗《登鹳雀楼》。

2、欣赏古诗

师: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才可以写下这么美的古诗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吧!

1、出示落日图片,理解诗句“白日依山尽”。

师:从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那太阳是怎样落下去的呢?

师:太阳挨着大山慢慢地落下了。诗人看到这个画面,于是就写下了“白日依山尽”这句诗句。出示诗句“白日依山尽”。

2、出示黄河图片,理解诗句“黄河入海流”。

师: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师:这条河叫黄河,黄河流啊流,流到大海中去了。诗人看到这个画面,于是就写下了“黄河入海流”。出示诗句“黄河入海流”。

2、理解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现在诗人站在鹳雀楼的底楼,但是他想要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那他该怎么办呢?(走到更高的楼层上,就能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了。)出示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欣赏吟唱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念一念吧!

2、认字吟唱:根据出示的文字吟唱古诗

3、动作表现

师:现在我邀请你们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古诗的内容。(请个别幼儿演示)

师:古诗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说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今天回家有一个任务请你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可以用到这句话的好吗。

登鹳雀楼教案小班篇三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和背诵

3、初步理解诗的意思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英英学古诗》中,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吗?(《静夜思》)

2、集体背诵,问:诗的作者是谁?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齐读

4、简介

二、解题,简介作者

登楼之后,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诵读全诗,想一想:诗人站在颧雀楼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诗人看到了什么?

(1)教学生字:依,入,指名试读。

怎样记住依

人和入这两个字的区别在哪里?

(2)组词练习:衣()()入()()

依()()人()()

(3)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

3、诗人想到了什么?

(1)教学生字:欲,穷,目,指名拼读。

谁能想出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

组词练习:日()()()目()()()

(2)指读三四行

最新登鹳雀楼教案小班(7篇)

登鹳雀楼教案小班篇一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