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十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篇一

这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妻子与丈夫“前女友”的父母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演绎了一串感人至深的大爱故事。

1997年,在童店乡文化站工作的沈亚秋与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张恒俊相识,两人互生好感。当张恒俊告诉沈亚秋,因为前女友莫小惠得白血病去世,自己答应过小惠要把她的父母当成自己父母一样孝顺时,沈亚秋被眼前这个诚信有情的男人深深地感动了,并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履行爱的承诺,照顾莫永鉴和马桂兰两位老人。

此后,小两口不仅将自己女儿取名张莫凝雨,中间加上了莫姓,而且当马桂兰生病时更是悉心照顾。马桂兰去世后,夫妻俩主动提出让莫永鉴老人搬到县城,跟自己一起住。

除了遵守承诺,跟丈夫一起照顾前女友的父母,沈亚秋对待公公、婆婆也同样用心。婆婆张玉由于患多种脑梗,中风摔倒,引发股骨破裂,两个月内3次入院治疗,不幸落下瘫痪的后遗症,长年卧床不起。公公郁兆祥又被查出肺癌晚期,沈亚秋带着老人四处寻医,即使自己病倒,也倾尽心力照顾公婆。对丈夫的中风伯父、伯母,沈亚秋夫妻俩同样也给予了超越血缘的爱。从买米买油,到买药看病,不论大事还是小事,都心系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父母一样孝顺。

沈亚秋家庭及其成员曾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篇二

曹xx,女,46岁,在招远市金都老年福利中心工作,烟台市人大代表,父亲曹举生,69岁,母亲盛延岺,70岁,两位两人在家理家;丈夫徐德永49岁,在黄金机械有限公司工作,儿子徐菲,24岁,在大学读书。曹与丈夫结婚20多年来,相敬如宾,孝敬公婆,善待父母,教子有方。多年来,曹一家人非常富有爱心,乐于帮邻顾友,热心公益事业,爱心加奉献成为曹一家的家庭精神内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养老难逐渐困扰着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20xx年,曹在与亲戚朋友聊天的过程中,越来越真切感受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与养老难不相适应的是,正规、专业的养老机构缺很少。认识到这一点,曹怀着对老年人的关爱萌生了建设社会老年福利中心的想法。经过多方打听,曹了解到养老事业不仅能给老人提供关爱,更是一项朝阳产业,国家支持,社会需要。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了丈夫,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曹将社会福利中心的地址选在了招远市丁家庄子集体楼,可是除了场地租金,配齐设备设施、招聘工作人员等共得需要200多万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为了筹集资金,家里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亲戚朋友们也纷纷支持。就这样20xx年2月,占地2.5万平方米的招远市金都老年福利中心成立了。几年来,她凭着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服务社会的决心,不断规范管理,增添设施,完善服务,现在的老年福利中心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拥有床位280张,服务人员60多名,成为了环境优美、设备完善、服务一流、集学习、生活、娱乐、医疗康复和游览休闲于一体的老年人的乐园,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现福利中心已全部入住。20xx年金都老年福利中心被评为《先进民办非企业单位》,20xx年被市民政局授予《二级养老机构》,20xx年曹当选烟台市人大代表。

曹与丈夫结婚20多年来,给家人无私的关爱是曹经营好家庭的重要经验。公婆在世时,为了便于照顾老人,他们夫妻二人和公婆一起生活。公婆相继去世后,她和丈夫又把父母接来一起住。母亲有糖尿病,曹每天都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前年心脏病,丈夫跑前跑后,陪着去北京联系做心脏搭桥手术,一陪就是半个多月,手术很成功,丈夫都消瘦了不少。更让人感动的是,丈夫的二姐不幸患上了癌症,曹和丈夫联系医院和专家,为二姐进行治疗。在二姐化疗、治疗期间,曹夫妇主动资助了几十万元的治疗费,帮助二姐度过难关。曹夫妇的仁义举动感动了亲人,也感动了知情的每一个人。

日常生活中,曹和丈夫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认为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教胜于言传。曹和丈夫始终认为,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在潜移默化中,孩子早早懂得了关爱社会及他人,珍惜幸福生活,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孩子现在在大四学习,继承了父母爱心、奉献的精神,遇到同学有困难总是热心伸出援手,受到了同学和老师高度赞誉。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篇三

东安社区是一个老社区并且以离退休老人为主。刘育德就是其中的一名退休老人。他勤俭节约,热心助人;他礼让邻里,团结互助;他发挥余热,更是社区的好帮手。他是平凡的人,但他却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受到邻居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个幸福美满、十分令人羡慕的家庭。刘育德一家共有6口人,老两口同儿子、儿媳以及孙子生活在一起。女儿也已有自己的家庭。本人有退休金,老伴儿没有工作,儿子打工,儿媳在酒钢钢研院工作,孙子在酒钢四中上学。虽然生活上不很宽裕,但刘育德与他的妻子还是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儿子和儿媳孝顺懂事,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

刘育德现年68岁,家住东安街146栋4号,从事机修工作三十余年,于1997年12月退休。妻子刘雪娥系五七家属工,自1969年结婚,两人已携手相伴走过近40个春秋,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子女尊重长辈,长辈关心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

刘育德夫妇俩半个多世纪来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在家中,他与老伴互敬互爱。退休这几年他也一直忙忙碌碌,老伴儿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儿子结婚后没有搬出去住,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是周围邻居的好榜样。孙子现在已经上初中,老两口为了让子女安心工作,一直照看孩子的起居饮食。

儿子一直从事个体工作,儿媳性格温顺,知书达理,孝敬长辈。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她知道公公婆婆年纪大,照顾家人辛苦,所以总是会主动承担家务,两位老人年纪大了,难免会有身体不适的时候,这时儿媳总会及时带他们去医院就诊并悉心地照顾他们。从儿媳进入家中的那天起从来没有和老两口红过脸,并且为刘育德老人的女儿操办了婚礼,让两位老人省了很多心,节省了很多花销。在周围邻居眼里她是一位善解人意、宽容孝顺的好儿媳。

刘育德一家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从不铺张浪费。为人忠厚,遵纪守法,爱党爱国,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相互信赖。他们始终信守着“邻居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语,做邻居是缘份。他们对邻居总是以诚相待,每天出门进门,见了面主动打招呼问好。哪家有大事小事,小孩无人照看,或哪位老人身体不好,都会热心给予帮助。邻居家有了婚丧事谊,总不忘招呼帮忙,时时处处体现文明家庭风范,在邻里间享有较高的威望和美誉。

刘育德一家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每天观看新闻,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各项动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家庭生活中,全家做到事业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敬,几十年来,夫妻俩共同面对和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共同分享生活中的欢乐和喜悦。刘育德家庭的幸福还不仅仅因为夫妇互敬互爱,还来源于家庭共同的兴趣爱好。夫妻俩一起在小屋前院里种花养花,不仅锻炼了身体,美化了环境,而且增加了家人之间浓厚的感情。退休后,妻子一如既往地照顾、关心丈夫,主动承担家中的大事小事,默默地支持刘育德所做的一切事物,为此社区选举刘育德老人为社区的民情联络员,随时随地的支持社区工作。为社区发展尽力量,为社区居民做好事。

刘育德老人爱护公共设施、注意公共卫生。出门在外能自觉做到不随手扔垃圾,不在院内屋外乱堆放杂物。平时,他十分关注辖区内的动态,特别是在今年的“文明创建“中,他不计报酬,协助社区做好卫生整治工作。支持社区的各项工作,看到社区工作繁忙,主动帮助社区工作者发放居民道德规范等宣传材料,宣传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他的帮助下下,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社区形成了弘扬正气、支持社区、关心家园的良好风尚。

建立家庭,就是为了幸福地生活,而幸福需要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也才会更和谐。刘育德老人一家让我们深深的感到:勤俭节约、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关爱社会、热爱生活是家庭幸福、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础。只有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篇四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亲的祖孙四代,也有主妇残疾的哥哥。30年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饭,一屋住,家庭成员至今从未红过脸,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胜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这是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儿子子承父业,经营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儿子远赴贵州发展,成立名副其实的'青年企业家',企业涉足建材、矿产资源、房地产、酒店、商业超市等行业,全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这也是一个备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尊重的家庭,数十年来,家庭成员倾心'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扶弱济困,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坐在方早德家的庭院中,听着他侃侃而谈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万事兴'的含义,深深地为这个家庭所蕴含的魅力所折服。

方早德先后担任了湖坊公社农技员、农技站长、农民副乡长、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等职务,并于20xx年退休。退休了,这位身上安装着心脏起搏器的老人,并没有因为岁月更替、职位变换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怀着一颗为民奉献的丹心,方早德又接着在新农村建设上唱响一曲奉献者之歌。

20xx年湖坊镇湾里自然村被上级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亲们渴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盼了几十年,深受群众信赖的方早德,被村民推选为理事会顾问。老百姓说,有了方书记来村里管事,我们最放心。

为了将湾里建设成全县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农村,方早德将自己的整体构想告诉了远在贵州遵义创业的小儿子,并且掏出了心里话:'我从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再说,回报家乡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湾里的新农村建设就是咱家的事!'儿子方勇军被父亲所感动,承诺:除上级专项划拨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外,其余所需建设费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担。

那些日子里,方早德不顾自己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心脏病可能随时发作的危险,经常忙里忙外,操心费力。夏日炎炎、暑气逼人,他头戴草帽,挽起裤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他又提着热水瓶跑前跑后给正在建设新农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香茶,给大家加油鼓劲。

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公共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方早德一家投入83万元资金。巨额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换来了湾里面貌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十篇)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300字篇一这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妻子与丈夫“前女友”的父母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演绎了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