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灯光》教学设计与反思(五篇)
六年级《灯光》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认识“皖、郝”两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理解先烈的宽阔胸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先指导自学。通过速读了解大体内容,找出不懂之处。在自学的基础上抓重点理解,理清课文条理。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进行缩写。
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的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
1课时
1、板书课题。
2、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灯光,会是怎样呢?(学生畅所欲言)
3、许多革命先烈,从未见过灯光,但为了让我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生活,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便围绕着灯光回忆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1、小组交流:可先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课文中前后出现了几次灯光?火光?
(2)作者为什么要用“灯光”作题?
(3)战斗前夕,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看那本书?
(4)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可能在想什么?
(5)郝副营长能否既照亮了道路,又不暴露自己?根据提出的问题,再读书,尝试自己解决,并在组内互相说说想法。
2、指导学生填表(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深入读书、体会。“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出现三次)讨论:他们说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对学生讨论要求不要过高,学生只要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清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第一次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千万盏灯北京的夜晚真美啊!
祖国的建设发展得真快啊!
第二次战斗前夕交通沟书中插图如果大家能够国上这样和平、幸福的生活该多好啊!
第三次战斗前夕交通沟书中插图战争结束后,孩子们都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
(2)哪些地方是写往事?
2、找出文章的想象部分。
3、小结想象部分的作用。
(展示美好愿望,表现内心世界,使主题升华。)
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年仅22岁的郝副营长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当我们安享灯光的温暖与明亮时,请不要忘记那些没来得及见到灯光的革命先烈。
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2、查找有关革命先烈事迹的资料,开个故事会。
3、灯光
引起回忆
灯光 对往事的回忆
回到眼前(现实)
六年级《灯光》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
1、能按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和文中的重点语句,有目的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方式。
2、结合语言环境,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在表达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义。
3、积累课后习题中指定掌握的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6节——9节。
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
小黑板
两课时
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后习题,抄写词语,家默。
1、师述:每当晚霞渐渐隐褪,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意味着夜幕已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地作一次书中散步;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十三课《灯光》中讲述了一个在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憧憬灯光并为之献身的感人故事。
3、出示课题,齐读
1、请同学看插图,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插图的相应内容。
2、指名读文:
生:大约一切准备……憧憬里去了。
3、自由朗读,图文对照,请你谈谈你看懂了读懂了什么?
师抓要点,有机点拨。
(郝副营长正深情地憧憬着)
“憧憬”是什么意思?他憧憬什么?为什么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憧憬是深情的?
(“憧憬”是向往的意思。他向往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希望革命胜利后,大家都能用上电灯,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
4、文中哪些地方要读出深情的语气?自读,指名读。
5、引读,第二节中的第1、2句向我们交代了郝副营长是——(著名……经验),他今晚的战斗任务是——(由他……道路)
6、齐读第2—5节,注意读出深情的语气。
1、过渡:郝副营长美好的憧憬实现了吗?快速默读第6—10节,哪一节中直接告诉了我们?
2、齐读第10节。
3、师述,这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祖国下一代能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己却没来得及看到憧憬已久的电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4、默读回
六年级《灯光》教学设计与反思(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