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文句子和翻译474句子 文言文原句 翻译10句(四篇)
文言文句子和翻译474句子 文言文原句 翻译10句篇一
2.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3. 助词“所”的结构:所以(译为“……的原因”“用来……的凭借”)
4. 崔九堂。
5.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荀子·荣辱》)
6.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乾卦》)
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阳缺,此事古难全。
8.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9.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10. 君末也,民本也。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11. (子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12.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3.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
14.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5.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孟子·滕文公下》)
1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8.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19.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20. xxx烟则食妖也,与人病魂魄,逆昼夜,其食者宜缳首诛。 (《龚自珍全集·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21.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22.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4.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
25. 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26. 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尚书·洪范》)
27.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9.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
30.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31.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
3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33. 读书本意在元元。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34. 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翻译时应注意。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35. 须是表里皆实,无毫虚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 (《朱子语类》卷六九)
3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7. 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38. 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 (《魏源集·默觚上》)
39. 书有刚柔比偶,乐有声器,礼有威信,物有规矩,事有度数,而性命、道德未有超然遗物而独立者也。 (叶适《水心别集》卷七)
40.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
41. 安民则惠,黎明怀之。 (《尚书·皋陶谟》)
4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3.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44.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45. 日日而省之,日日而改之,是之谓日新又日新。 (吴澄《草庐学案》)
46. 保留——古汉语中的时间词语、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47.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48.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荀子·修身》)
49.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50.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颜氏家训·涉务》)
51.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系辞下传》)
5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53.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5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5.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56. 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57.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58.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59.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60.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61. 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你说事务多,谁像我?
62.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63.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6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衣物食品使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6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6. (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孟子·公孙丑下》)
67.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8.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9.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70.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裁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71.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72.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告子上》)
7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74.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75.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76. 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是以国家务重实,使凡州县守倅,皆以劝农为职。 (《朱子大全》)
77.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78.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二程文集》卷五)
79.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广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杨雄《法言·学行》)
8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8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82.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陆九渊集》卷三五)
83.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4.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85.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父母是人的根本。
86.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87.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88. 精神爽奋,则废俱兴;精神怠弛,则百兴俱废。 (吕坤《呻吟语·治道》)
89.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集·海国图志序》)
90. 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尚书·咸有一德》)
91.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92. 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93.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94.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尚书·说命中》)
95. 项伯杀人,臣活之。
96. 有容,德乃大。 (《尚书·君陈》)
97. 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孟子·滕文公上》)
98. 生民之大要者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性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不备而生民不忧,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振也。 (严复《原强》)
99.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00. (子曰:)“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101. 安身以安家而家齐,安身以安国而国治,安身以安天下而天下平。 (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
102.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03. 满招损,谦受益。——《尚》
104.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05.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106.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文言文句子和翻译474句子 文言文原句 翻译10句篇二
1. 虚词:(考试说明的20个)
2. 人须先立志,志立则有根本。譬如树木,须先有个根本,然后培养,能成合抱之木。 (谢良佐《上蔡语录》)
3.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4.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
5.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6. 不可自暴、自弃、自屈。(《陆九渊集》卷三五)
7.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
最新文言文句子和翻译474句子 文言文原句 翻译10句(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