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业务员的个人工作总结 销售业务员个人工作总结(优秀10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范文一
欢迎您走进阳光,走进大自然。来到北国江城参观凇情雪韵,我是@@导游社的导游,我叫赵银芝,请大家叫我赵导、老赵、小赵都可以,怎么顺口就怎么称呼吧,我很高兴和大家相识,今天我会尽全力为大家提供优良的导游服务,希望大家有的尽兴,玩的开心!
今天我们大家靠着自己的福气为自己带来了运气,几日未见的雾凇今天早上有挂满了枝头。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我们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聚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必须在有水汽、温度—25度以下、不大于三级风的天气里才能自然形成的,正因为形成的条件如此苛刻,才被列为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
从吉林市区沿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丰满水电站,冬季江水通过水轮机组,水温升高变热,每到数九隆冬从水轮机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载着具大的热能,形成了松花江几十里缓缓流经市区不冻的奇境。从水面源源不断地蒸发出水气,整个江面白雾腾腾,久不消散。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江面上蒸腾的雾气遇冷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景观。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在“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漂流冬雾弥漫江城,也是北国一大奇景。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江风吹过,银针闪烁,玉菊摇曳。
雾凇在民间还有一个“送梦”的美名。意思是说人们还在睡梦中,天老爷便送来了漫天洁白无瑕晶莹梨花。正如唐朝诗人岑参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照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冬日里看到的分明是一幅梨花纷飞的图画。
传说很早以前,松花江边有一位老妈妈,丈夫死得早,她抚养三个女儿,过日子含辛茹苦,没黑没白的苦干,挣钱养活子,光阴流逝,三个女儿渐渐长大,纷纷嫁出家门,三个女儿出嫁后,孤苦冷清,年弱体迈的老妈妈干不动活,只好轮流到三个女儿家生活,可是三个女儿不孝,象推皮球一样把老妈妈推来推往,且没好招待,一天在大女儿,二女儿赶往三女儿家的路上,冷风咆哮,老妈妈愈想愈伤心,白发和眼泪随着风飘扬,挂在树上凝聚成冰,形成一条条树挂,人们看着一片片银枝条,不禁想起老妈妈的满头银发,更增加对不孝女儿的恨。
游客朋友们,简短的行程即将结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雾凇会让您过目不忘,而五颜六色的纷纷“落花”,则更令人流连忘返。散是聚的伊始,愿我们在一次重相逢在这片玉树琼枝、银装素裹世界,再次走进大自然。吉林雾凇以其热情、宽广的胸襟迎接着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到来!
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您多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祝各位一切顺利!
主题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范文二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向海景区观光旅游。向海景区位于吉林省西部通榆县境内,总面积1055平方千米。区内沙丘蜿蜒起伏,湖泊波光潋滟,黄榆婆娑起舞,苇海蒲草荡漾,草原碧波万顷。向海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3年,纳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xx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xx年,入选“吉林八景”之一;20xx年,被评为“国家低碳旅游示范区”;20xx年,被认证为“中国丹顶鹤之乡”。1992年,李鹏总理曾把电视风光片《家在向海》带到了世界环发首脑会议上播放。在外国人的惊叹声中,向海逐步走向了世界。
各位朋友,“向海”之名源于一庙,这庙便是今天的“香海庙”。清朝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庙,取名“青海庙”。1784年,乾隆帝私访下榻于此,因感于“青海庙”的“青”比“大清国”的“清”字少了三点水,而视为有削去半壁江山之意,遂将此庙赐名为“福兴寺”,并亲笔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书写匾额,并留有“云飞鹤舞,绿野仙踪”和“福兴圣地,瑞鼓祥钟”两块碑文。后来因水患庙宇坍塌,藏人瑞安活佛云游至此,易地又重修新庙,取名“福兴寺”。此后福兴寺庙会年年热闹非凡,平日进香祈福者也络绎不绝,加之乾隆皇帝前后两次光顾,使得福兴寺声名远播。1920xx年,西藏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来寺传经说法,汇聚喇嘛1080人,前来听经受法者不计其数,寺里日日香烟缭绕,弥漫如海,因而得名“香海寺”。随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东北,1945年前后,香海寺成了军营和难民营。破除迷信又使“香海寺”在1946年3月改名为“向海庙”。当时的向海庙已成为无主的空庙。1972年,向海庙在“破四旧”的声浪中被彻底毁掉。1994年,向海庙这一历史名迹又被重新修复,时任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将其题名为“香海寺”。修复后的这座庙宇,无论是规模还是工艺,都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各位朋友,向海保护区内有三大水系交汇贯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额尔泰河,北有洮儿河引水系统,从而形成向海水库和兴隆水库2个大面积的芦华沼泽区。多样的植被、丰富的资源使向海成为百鸟繁衍生息的安乐窝和春秋迁徙的必经之地。保护区内共有各类珍禽293种,其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被称为“湿地指示物种”的鹤类就有6种。目前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全世界仅有1500多只,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就有200多只。所以说向海是鹰飞鹤舞、珍禽荟萃的百鸟乐园。
各位朋友,由于特殊的地理资源和特征,向海自然保护区形成了以丹顶鹤为主的湿地珍禽景观,以蒙古黄榆为主的天然榆林景观,以苇荡蒲草为主的水生植物景观,以沙滩泳浴为主的人文景观,以蒙古包“手把肉”为主的民俗景观,以苍榆古庙为主的历史遗迹景观。
各位朋友,向海是“鸟类天堂”。从水面到天空,由沼泽至草地,自沙丘到苹塘,鸟儿铺天盖地,无处不在。最美的还数丹顶鹤,中国古代的《相鹤经》描述了丹顶鹤的特点、习性。丹顶鹤除两翼前端羽毛是黑色,通体洁白如雪,头顶呈红色,鸣叫响亮,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九天”之说。在民间,丹顶鹤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有“松鹤延年”之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它一直与神仙相伴,故有“仙鹤”之称。
各位朋友,如果您想在园中观鸟,可以到向海百鸟园去,这座建于20xx年的百鸟园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一个百鸟园,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园中直径220米,中心柱高45米,边柱26米,共32根,共投资1070万元。现在园中共词养鸟类60余种。如果您想饱览珍稀鸟类的英姿,就请到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千米处的仙鹤岛。仙鹤岛,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岛上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苇荡高可过人、茂密连片。良好的生态环境,优雅的山水风光,给珍禽的饲养驯化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给鸟类爱好者提供了与鸟嬉戏拍照、洞察珍禽奥秘的“世外桃源”。岛上笼舍,造型古典雅致、别具一格。
各位朋友,向海是大自然的杰作。寒冬乍过,百鸟回巢,相舞相恋;碧水游鱼,绿草连天;黄榆芦苇,层林尽染;雁鸣鹤唳,恍若仙境。向海是大自然的珍品,是对所有生命的礼赞。走近向海,就是走近生命;走近向海,就是走近我们人类自己。
向海也是植物王国,珍稀树种蒙古黄榆,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一层层,千姿百态,令人满眼苍翠。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迎客送宾。真可谓“黄榆簇簇含晨露,杏花十里映朝霞。”向海更是动物王国,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当数人与动物和平共处。“东有长白,西有向海”,向海已经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旅游胜地,与名闻天下的长白山旅游区珠联璧合。
主题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范文三
游客朋友们:
您乘坐的查干湖一号游船已经使离码头,正通过“草原运河”——引松渠驶向充满神秘色彩的查干湖。进入湖区以后,游船将加速行驶,峰会很大,在船头站立会很凉爽惬意,但是提醒您在船边站立时要扶紧站稳,注意游湖安全,同时,要注意要携带您的物品,以免失手落入湖中。
现在我们的游船已经进入查干湖。
查干湖在蒙语中叫 “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查干湖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17公里。
水域总面积大约420平方公里,在全国十大淡水湖中排列第七位,他的蓄水量约7亿立方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
查干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鲫鱼、武昌鱼等15科68种,年产鲜鱼5000多吨,其中“查干湖胖头鱼”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远销省内外。近年来查干湖的虾类、珍珠类等水产资源也得到有效的开发,肥美的鱼虾早已摆上了游客的餐桌。查干湖四季分明的地理位置,水草肥美的自然资源,为野生、水生动物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存环境,使查干湖又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鸟类的乐园。在湖畔草原和湖中小岛有狐、兔、獾等野生动物20多种、有野鸭、天鹅、大雁、丹顶鹤等珍稀鸟类80多种,其野生动物种类之多,密度之大,是省内外许多旅游景区都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风光独特的自然资源,使查干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神牵梦绕的风水宝地。辽代自圣宗起,直至天祚帝、每年都要带领群臣嫔妃,千里迢迢从京城来到查干湖巡幸、春猎,在湖面凿冰捕鱼、用辽帝亲自钓上来的“头鱼”在岸边大摆“头鱼宴”,因为初春的湖鱼最鲜、最肥、最香、当春风吹绿前郭尔罗斯草原的时候,查干湖畔大雁鸣、天鹅叫、百鸟咽啾,此时的帝王们又开始放鹰搭箭捕捉天鹅、大雁,并用辽帝亲自放飞的“海东青”捕来的头鹅,举行头鹅宴,在湖畔歌舞狂欢,饮酒作乐,直至春尽方还。由此可以想象当年查干湖那种恢弘壮观的场面。
大家往湖的东北方看,湖边的那座山,叫青山头,是查干湖四周湖畔的制高点。关于查干湖和青山头曾留传着一个古老而凄美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在郭尔罗斯这个地方并没有查干湖,而是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在草原的深处有一个虽从小就失去父母但却出落的英俊威武的小伙子,名叫查干少布。他射得一手好箭,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百发百中查干少布天性善良,打来的猎物大都送给周围生
活贫苦的牧民,因尔深受百里草原牧民的喜爱。一个百草披绿的初春,查干少布又带上弓箭出去打猎,突然,他看见一只梅花鹿惊慌失措的向他跑来,两只恶狼在后面拼命追赶,精疲力竭的小鹿眼看就要成为两只恶狼的每餐。说时迟那时快,查干少布搭弓“嗖嗖”两箭射死恶狼,救下小鹿,小鹿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查干少布,依依不舍的转身跑向草原深处。
当天晚上,似睡非睡中的查干少布突然梦到了他救下的那只梅花鹿,小鹿对他说:“我是来报答你的救命之恩的,我本是天上的仙鹿,因偷吃御花园里的灵芝草而被玉帝发落凡间,罚期明天就要满了,在返回天宫前来看看恩人。看你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太清贫寂寞了,我要为你找个伴儿来陪伴你。你明天早上超北走,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就会看到一座仙女峰、半山腰有个仙女洞,洞里有个石匣子,石匣子里面有一支金簪子,你把金簪子放在怀里带回来,就会有一个仙女来陪你过日子,千万记住!”说完金光一闪小鹿不见了。
第二天,查干少布带着干粮弓箭按照小鹿在梦中所指的方向出发了,走哇走,一路上历尽艰险,凭着好箭法射杀了无数狼虫虎豹,闯过了七七四十九道鬼门关,终于来到仙女峰半山腰的仙女洞,见祥云缭绕的洞里果然有一只石匣子,打开石匣子一看里面真有一支光华耀眼的金簪子,他喜出望外,揣起金簪子急忙往回赶,似乎不一会儿就到家了。
到家后,他顾不上疲惫,从怀里掏出金簪子仔细端详,突然,金光一闪,一个水灵灵的花容少女羞答答的站在查干少布的面前说“我叫其木格,是西天王母的四女儿,我敬佩你的善良英武,喜欢你的勤劳坚毅,如果你愿意,我就嫁给你,与你携手百年”查干少布高兴万分,把其木格紧紧的揽在怀里。。。。。。。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其木格为查干少布生下了一个胖儿子,取名为巴特尔。一天查干少布打猎归来,见其木格愁眉不展,便问她怎么了?其木格泪流腮边地说:“明天我母亲的生日,命我回去祝寿,我往返需三天,可是天上三天,人间三年,我真不忍心让你一个人孤单单地度过三年的时光。”查干少布劝慰其米格说:“三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等你回来我们再也不分开了。;说是这么说,可当其木格抖动羽翼,驾五彩祥云飘然离去的时候,查干少布日夜思念,寝室难安,不久就身染重病危在旦夕。弥留之际,查干少布仰天长叹:其木格,不能让我在看你一眼,我死不瞑目哇。”这时,远在天宫的其木格似乎听到了查干少布这撕心裂肺的呼唤,便不顾一切的偷偷返回人间,见查干少布奄奄一息,便又返回天庭,不顾天规,偷来仙丹妙药为查干少布服下,使查干少布转危为安。
谁知就在此时,王母娘娘发现仙丹妙药被盗,立刻派天神寻找,得知被其木格偷到人间救了查干少布之后,大发雷霆,命天神移一座青山将其木格压在山下,这就是大家现在看到得青山头。又颁布一道命令,三年之内不准在查干少布居住地草原降雨,要把查干少布和
这里的草木牛羊统统渴死。旨意一下,这一带果真三年没下一滴雨,天热得像下火,地干得直冒烟,牧草干枯了,牛羊渴死了许多。见此情景查干少布焦急万分。一天,查干少布又梦到了其木格,其木格哭着说:“我因偷仙丹救你违犯了天规,被压在你旁边的大青山下,靠我的法力救不了你和乡亲们,如果你想舍身挽救草原生灵就到仙女洞去把我练成的一颗仙丹吃下,你就会在我的身边变成一个大湖。”
查干少布醒来后安顿好巴特尔,按其木格的话,来到仙女洞找到那颗发光的仙丹,回到草原深处的大青山下,他毫不犹豫地将仙丹吞下了去,仙丹一下肚,查干少布立刻变成一片白亮亮的湖泊。那湖里的水洁白透明,像一块玉镜映照着大青山。有了甘甜湖水的浇灌,这里的草原更绿了,花更艳了,牛羊又繁殖起来了,牧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为了纪念和缅怀这对为拯救草原献身的恋人,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人们都来到湖畔,拉起悠扬的马头琴,挑起欢快的安代舞,并把大湖起名为查干淖尔。把湖畔那座青山叫青山头。
朋友们,查干湖与青山头的传说就为您讲到这儿,下次您再来我们查干湖观光旅游时,我再为大家讲述这个美丽传说的下集——查干少布与其木格的儿子巴特尔引湖救父、劈山救母的故事。
查干湖我们已经游览过了,接着请大家去游览岸边的妙音寺、伯颜敖包、鸿鹄公园、郭尔罗斯博物馆等景点,相信大家一定会大饱眼福,尽兴而归。
主题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范文四
各位团友早上好,昨夜休息得还好吧?今天我们大家靠着自己的福气为自己带来了运气,几日未见得雾凇今天早上终于又挂满了枝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就让我们到十里江堤去观赏中国四大自然奇迹之一的吉林雾凇吧。从我们下榻的国际酒店到十里江堤大约有十分钟的路程,先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雾凇的形成。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在吉林,我们通常叫雾凇为“树挂”,它是雾和水汽遇冷结冰而结成的一种气象景观,分粒状、晶状两种。吉林雾凇属于晶状类,它必须在有水汽、气温-25°c以下、不大于三级风的天气里才能形成,正因为形成的条件如此苛刻,才被列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听到这里有的团友想问了,为什么能在吉林市形成如此规模绝妙天成的雾凇奇观呢?这是因为我们吉林市有一条东北三省唯一一条冬天不结冰的河流——松花江。哦,那位团友问了:“我们刚从哈尔滨过来,为什么那里的松花江是结冰的呢?”这是因为从吉林市沿松花江上溯15公里就是著名的丰满水电站,每到冬季,江水通过巨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水温升高变暖,仍保持在4°c左右,所以尽管松花湖上已是千里冰封,一抹如镜,但湖下的江水却携带着巨大的热能奔腾而下,流过市区几十公里而不封冻。大量的水汽就从这不冻的江面上蒸发出来,遇冷气压而形成难得一见的奇迹般的冬季浓雾,水汽借雾飘飘洒洒,在适合的自然条件下凝结在江两岸的苍松、垂柳上,就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奇观。
细心的团友已经发现了,今天路两旁的树木和昨天不一样了,昨天还是露着黑黑的树皮,可今天已经变成白色的了。对,这就是树挂,只是由于市区内雾比较少,所以树上只挂了一层,比起江堤的景色就要差远了,是不是有的团友已经心急了,想马上赶到江边啊。早上有团友问我为什么天刚亮就起来了呢,这是因为美丽的雾凇不是每天都出现,而观赏也分三个阶段,叫做“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 ,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看江上的雾景。当夜里10点多钟时,江面上开始有缕缕雾气升起,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那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上滚滚而起,不停地向江岸飘流。有的雾如同一缕缕的细沙,缠绕在江堤老树上;有的雾好似一朵朵白云,漂浮在空间不动;更多的雾如同棉花团,不停地爬着很高很高的棉花山。此时的松江中路包裹在浓浓的雾中,高楼在雾中忽隐忽现,灯光也变得扑朔迷离,使人仿佛置身于九天之上的凌霄之中。冬雾弥漫江城,也是北国一大奇景。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大雾不断地附着在树上,一夜之间,眼前的树木就变成一片银白的林海,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江风吹过,银针闪烁,玉菊摇曳;当东方的朝霞将红光投向树林,那千姿百态的雾凇更显得晶莹多姿。雾凇在民间还有一个“梦送”的美名。意思是说人们还在睡梦中,老天爷便送来了漫天洁白无瑕的晶莹梨花。正如唐朝诗人岑参所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早起的时候大家能感觉到,今天的天气特别晴朗,空气也格外清新。这大概是因为雾中的水份流动对空气起到了净化作用,所以我才一早让大家跟我来观赏美丽的树挂,顺便还能呼吸这清新的空气。
很多中外游客看到树挂后都连声惊叹其美丽。1990年1月9日,当时的来吉林市视察时观赏吉林雾凇后,赞叹道:“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雾凇虽然美丽,但是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待到近午赏落花”,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点钟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落。当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天空的背景格外湛蓝,雪片在空中开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徐徐飘下,撒落满地洁白。此时漫步在松江路上,阳光下,蓝天白雪飘洒,人们任凭树挂片片落在头上,透过雪帘远望松花江奔流如练,林立的高楼、流动的彩车和服饰艳丽的游人显得格外的清新精神,冬日里看到的分明是一幅梨花纷飞的春天图画。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也要到达观赏雾淞的最好地点松江中路了。现在大家看前面的大型雕塑,这就是吉林市的市标——摇橹人,它是由花岗岩雕筑而成,上面有四个大字“激流勇进”。昨天我给大家讲过吉林市的历史,关于吉林市在清朝时是全国闻名的造船厂大家还记得吧,选择“摇橹人”作为我们的市标就是象征我们吉林市勇往直前的城市精神。
现在大家看到右面树挂中仿佛涂上一层雪的哥特式建筑,就是天主教堂,它是由法国神父禄业于1920xx年开始建造的,历时9年建成,其主体由教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高耸云天,是江边雾凇中的一景。
请大家带好帽子、手套,随我一起走近这美丽的雾凇奇观。诸位可以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这雾凇美景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因为雾凇奇景不但是吉林的,同时也是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
主题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范文五
潭四壁以花岗石条垒砌,呈长方型,东西长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约10米,水深而碧,无涨无落,终年不涸,吉林八景中的龙潭印月即指此处。与水牢相距250米处,有一圆形石砌深坑,俗称早牢,是高句丽时期古城堡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山城顶峰,俗称"南天门",在此可一览江城全景。位于城市东部、松花江东岸,因山上有龙潭古池而得名,是一个以森林为主要景观的公园。
龙潭山山势绵延陡峭,是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山上有上百万株树木,其中仅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有130多株。此外,山顶上至今仍保存有1500多年前的高句丽遗址。[1]
龙潭山山势挺拔雄伟、巍峨壮观。山上古树参天,草大葱郁,风影幽雅,是个理想的旅游胜地。最高峰俗称“南天门”海拔388.3米,登峰远眺,江城尽收眼底。山上有一座渤海时期的古城遗址,遗有山城城垣、“水牢”、“旱牢”,城墙凭借山势,沿山脊夯土碎石筑 成,墙壁最高处10米,最矮仅1米余。城垣上宽1至2米,基宽10米左右。周长2396米。山城的正南和正北各有一门,东西南北四面都有了望台。“水牢”,亦 称“龙潭”,位于山城西北隅最低处,呈长方形,东西长22.8米,南北宽125.75米,深9米多,四周用花岗岩石块砌成,“水牢”是当时山城的蓄水池。 “旱牢”,位于山城西南隅的较高处,呈正圆形。“旱牢”直径10.6米,深3米左右,是山城内储备物资的仓库或囚禁犯人的囚牢。山上还有清乾隆时建的观音堂、龙王庙、关帝庙等,统称龙凤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初九,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东巡吉林时,曾游览了龙凤寺,祭礼了龙潭,并为观音堂正殿书写了“福佑大东”匾额,封一棵28米多高,挺直无曲、枝叶翦齐的黄婆罗树为“神树”。此后,每年春秋两季,清驻吉林的文武官员在吉林将军率领下,都要到龙潭山祭礼“龙潭”与“神树”。民国年间,“神树”萎残凋谢了山上有建于公元4—5世纪的古城遗址及水牢、旱牢,还有建于清代的龙凤寺、龙王庙、关帝庙等古建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山是吉林市的四大名山之一,龙潭山公园依山而建,是吉林市最大的市区风景名胜公园,也是中国自然生态保护较好的城市森林公园之一,具有较高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价值。
龙潭美称在龙潭山上有龙潭山公园和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龙潭山城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著名风景区。龙潭山就是因龙潭山城和城中龙潭的传说而得名的。
关于龙潭的由来,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龙潭山周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渔猎耕织,安居乐业。有一天,忽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从天上降下一条孽龙,落到山间水池中。从此,老百姓称水池为龙潭,山也被叫做龙潭山了。这条孽龙经常呼风唤雨,发大水祸害山下的老百姓。有一年孽龙又发大水,淹没了山下的庄稼和房屋,老百姓四处逃命。一个叫林小妹的女孩也被洪水冲走,其父林翁拼命追赶,好不容易游到女儿身边。正要救起女儿,忽然一只受伤的燕子掉在林翁面前,林翁先救了燕子,再看女儿却不见了踪影。林翁及老伴失去独生女儿,痛不欲生。这时被救的燕子突然开口说话了,她安慰了老两口一番,并认林翁夫妇为父母。因燕子生长在龙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龙潭燕。为除孽龙报达林翁夫妇救命之恩,龙潭燕决意飞往南海仙山求师学艺。三年之后龙潭燕功成归来,率领众燕子打败了孽龙,从此龙潭山下的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2]
龙潭山公园景色公园充分利用森林公园优势开展了端午踏青游园会、朝鲜族民俗游园会、滑翔、滑雪、庙会等群众性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江城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龙潭山现已开发出春花、夏荫、秋叶、冬雪四大自然景观。
龙潭古池是一处由泉水形成的潭,俗称“水牢”,潭呈长方型,四壁以花岗石条垒砌,是1500多年前高句丽北疆古城堡的贮水池。与水牢相距250米处,有一圆形石砌深坑,俗称“旱牢”,是高句丽时期古城堡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
龙潭山公园最著名的景观当属“龙潭”,龙潭位于山的西北最底洼处,有板石砌成阶路送出你到潭边。龙潭藏于山洼林荫深处,寒气袭人。 龙潭东西长47米,南北宽22米,潭水呈墨绿色,水面布满浮萍,显得深不可测。龙潭山上植被丰盛茂密,整座山有各种树木140万株,百年古树和珍贵名木就有百余株。每年一到秋天,那原来绿色的山,转眼就变成了色彩斑斓的五花山了。你看那红的感烈,黄的富有,紫的凝重,绿的深沉,红绿参差,黄紫斑驳,远远望去像一幅重彩油画高悬于天地之间。公园里的林木、牌楼、水榭、亭台都使人心旷神怡,乐不思归,徜徉其间,脚下踏着厚厚的落叶,阳光从林隙间泻下来,一束又一束组成光帘,真是一幅绝妙景色。
主题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范文六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向海景区观光旅游。向海景区位于吉林省西部通榆县境内,总面积1055平方千米。区内沙丘蜿蜒起伏,湖泊波光潋滟,黄榆婆娑起舞,苇海蒲草荡漾,草原碧波万顷。向海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3年,纳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xx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xx年,入选“吉林八景”之一;20xx年,被评为“国家低碳旅游示范区”;20xx年,被认证为“中国丹顶鹤之乡”。1992年,李鹏总理曾把电视风光片《家在向海》带到了世界环发首脑会议上播放。在外国人的惊叹声中,向海逐步走向了世界。
各位朋友,“向海”之名源于一庙,这庙便是今天的“香海庙”。清朝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庙,取名“青海庙”。1784年,乾隆帝私访下榻于此,因感于“青海庙”的“青”比“大清国”的“清”字少了三点水,而视为有削去半壁江山之意,遂将此庙赐名为“福兴寺”,并亲笔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书写匾额,并留有“云飞鹤舞,绿野仙踪”和“福兴圣地,瑞鼓祥钟”两块碑文。后来因水患庙宇坍塌,藏人瑞安活佛云游至此,易地又重修新庙,取名“福兴寺”。此后福兴寺庙会年年热闹非凡,平日进香祈福者也络绎不绝,加之乾隆皇帝前后两次光顾,使得福兴寺声名远播。1920xx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来寺传经说法,汇聚喇嘛1080人,前来听经受法者不计其数,寺里日日香烟缭绕,弥漫如海,因而得名“香海寺”。随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东北,1945年前后,香海寺成了军营和难民营。破除迷信又使“香海寺”在1946年3月改名为“向海庙”。当时的向海庙已成为无主的空庙。1972年,向海庙在“破四旧”的声浪中被彻底毁掉。1994年,向海庙这一历史名迹又被重新修复,时任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将其题名为“香海寺”。修复后的这座庙宇,无论是规模还是工艺,都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各位朋友,向海保护区内有三大水系交汇贯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额尔泰河,北有洮儿河引水系统,从而形成向海水库和兴隆水库2个大面积的芦华沼泽区。多样的植被、丰富的资源使向海成为百鸟繁衍生息的安乐窝和春秋迁徙的必经之地。保护区内共有各类珍禽293种,其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被称为“湿地指示物种”的鹤类就有6种。目前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全世界仅有1500多只,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就有200多只。所以说向海是鹰飞鹤舞、珍禽荟萃的百鸟乐园。
各位朋友,由于特殊的地理资源和特征,向海自然保护区形成了以丹顶鹤为主的湿地珍禽景观,以蒙古黄榆为主的天然榆林景观,以苇荡蒲草为主的水生植物景观,以沙滩泳浴为主的人文景观,以蒙古包“手把肉”为主的民俗景观,以苍榆古庙为主的历史遗迹景观。
各位朋友,向海是“鸟类天堂”。从水面到天空,由沼泽至草地,自沙丘到苹塘,鸟儿铺天盖地,无处不在。最美的还数丹顶鹤,中国古代的《相鹤经》描述了丹顶鹤的特点、习性。丹顶鹤除两翼前端羽毛是黑色,通体洁白如雪,头顶呈红色,鸣叫响亮,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九天”之说。在民间,丹顶鹤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有“松鹤延年”之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它一直与神仙相伴,故有“仙鹤”之称。
各位朋友,如果您想在园中观鸟,可以到向海百鸟园去,这座建于20xx年的百鸟园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一个百鸟园,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园中直径220米,中心柱高45米,边柱26米,共32根,共投资1070万元。现在园中共词养鸟类60余种。如果您想饱览珍稀鸟类的英姿,就请到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千米处的仙鹤岛。仙鹤岛,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岛上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苇荡高可过人、茂密连片。良好的生态环境,优雅的山水风光,给珍禽的饲养驯化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给鸟类爱好者提供了与鸟嬉戏拍照、洞察珍禽奥秘的“世外桃源”。岛上笼舍,造型古典雅致、别具一格。
各位朋友,向海是大自然的杰作。寒冬乍过,百鸟回巢,相舞相恋;碧水游鱼,绿草连天;黄榆芦苇,层林尽染;雁鸣鹤唳,恍若仙境。向海是大自然的珍品,是对所有生命的礼赞。走近向海,就是走近生命;走近向海,就是走近我们人类自己。
向海也是植物王国,珍稀树种蒙古黄榆,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一层层,千姿百态,令人满眼苍翠。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迎客送宾。真可谓“黄榆簇簇含晨露,杏花十里映朝霞。”向海更是动物王国,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当数人与动物和平共处。“东有长白,西有向海”,向海已经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旅游胜地,与名闻天下的长白山旅游区珠联璧合。
主题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范文七
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20多种林木和200余种草本植物。三条大河(霍林河、额木太河、洮儿河)横贯区内,22个大型和上百个小型自然泡沼星罗棋布,产鱼20多种;鸟类173种,隶属16目、40科、98属,其中有鹤类6种,占全世界现有15种鹤类的40%。珍稀禽类有: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白鹤、天鹅、金雕等,成为远近闻名的“鹤乡”。1981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105400公顷。1992年,我国加入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后,向海即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册》。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意义的 a 级自然保护区》。1993 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纳入“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家邮政局曾于20__年7月30日发行《向海自然保护区》特种邮票一套四枚。
借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来描述丹顶鹤故乡——向海的瑰丽景观再恰当不过。向海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西北部,20__年“向海鹤舞”被评为“吉林八景”之一,在中国吉林省享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之美誉,是吉林的象征。
“鹤之故乡、人间天堂”鹤乡之前世今生,魂牵梦绕不了情。
乾隆皇帝曾在向海亲笔题下“云飞鹤舞,绿野仙踪。福兴圣地,瑞鼓祥钟。”的碑文。
荷兰亲王贝恩哈德到向海观光后,深有感触地说:“这真是人间仙境!”
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其博先生考察向海后说:“我到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象向海这样完好的自然景观、原始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湿地生物,全球也不多了,这不仅是中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的一块宝地。”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审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被国家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
向海在省内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之美誉。区内三大水系交汇贯通,从而形成向海水库和兴隆山水库两个大面积的芦苇沼泽区。草原、湖泊、沼泽、沙丘、榆林、灌丛交错相间,多种生物类型相互渗透,形成向海特有的生态自然景观。区内共有鸟类293种,其中被称为“湿地指示物种”的鹤类就有6种。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目前全世界仅有1500多只,在向海就有60多只。
鹤岛:位于向海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公里处,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苇荡高可过人,茂密连片,最值得一看的当然还要数人工驯化成功的半散养的丹顶鹤。
博物馆:是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微观缩影,体现了向海湿地特性,尤其各种动物栩栩如生。一幅幅白颧筑巢,鹤翔雁舞,仙鹤育雏等真实照片,会把你带入神奇的动物世界。
香海寺:1664年清朝顺治初始,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庙,取名“青海庙”,一九七二年在“破四旧”中毁掉。一九九四年始,对庙宇进行了重新修复,已故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将其题名为“香海寺”。寺内几株参天古榆有几百年的历史,如今仍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人们还赋予古榆美丽动听的传说。
蒙古黄榆林:黄榆光观区距县城约60公里,那里有一片亚洲最大的蒙古黄榆林,面积约50平方公里。蒙古黄榆树是亚洲稀有树种,属于榆科、榆属,是天然次生林,是干旱地区沙丘岗地上特有的树种。
主题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范文八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长白山的山顶,我们的脚边,我们的眼前,就是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的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目前东北地区仅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是吉林省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一个是黑龙江省的丰林自然保护区,那相比而言,后者逊于前者。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为21万多公顷,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生物资源保护最完善的,被誉为“天然物种资源博物馆‘的物殊重点保护区。60年建保护区,86年列为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xx年被评为四a级旅游景区。据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达2540种,动物1508种。
长白山有四绝,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长白山一绝中垂直景观带的第一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处于500——1000米之间,气侯温和湿润,森林茂密,素有长白林海之称,这里主要是以红松,落叶松,黄菠萝,胡桃秋等针叶和阔叶树种为主,还有一些藤类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等到,300多种的大多数动物生活在这时,像梅花鹿,马鹿,林蛙等。
(长白山地势高耸,地形起伏变化大,从山下到山上随海拔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呈现四个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观,从山脚到山顶不足60公里的行程,可以观看到从欧亚大陆从温带到极地的几千公里的自然景观变化,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针叶林带,海拔在1000——1700米之间,这里气温明显下降,空气湿度大,冬季来寒,夏季凉爽,树木以耐寒的针叶树如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等为主,明确为暗针叶林带,紫雕,棕雄主要生活在这里,活立树木。
岳桦林带,海拔1700-20xx米,这里山势险峻,气候来寒,降水多,风力强,每年八级以上的大风就有200多天,所以在这里生长的岳桦没有一般的桦树那的清秀挺拔,变得树干扭曲弯折,尤其是在迎风坡一同由于疾风劲吹,岳桦全部向背风一侧,形成了独特的旗形树冠。
高山苔原带,海拔在20xx米以上,高大的乔木已绝迹,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苔藓构成了开阔的地毯式的高山苔原,白腰雨燕也生活在这里.在这里有长白山开花最早春花,此花喜欢冬逝之时盛开,满族人称为“日吉纳花”,朝鲜称为“金达莱”,汉族人称“野杜鹃”,此花不仅可赏,还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弱,止咳化痰。还有冬青花,严冬时开,花色鲜艳,叶绿枝青.
科学工作者在长白山岗峦间发现全球罕见的稀有天然形成矿藏,是由铌和铝全成的一种氧化物体,因无法确定它的化学元素属性,只好命名为长白矿,这一发现对人类深入探索地球化学,地球矿物学,晶体化学的形成提供依据。
长白山东有图门江,西有鸭、浑江,北有松花江,南与朝鲜接壤,一衣带水的地理,使它成为中朝两国的界山,图门,鸭必为中朝两面三刀国界水,长白山是其山脉的首部,东北方向的完达山位居左辅,西南方向的千山位居右弼,北部与大兴安岭位居后盾,越过鸭便是朝鲜半,过过朝鲜抵今日韩国斧山南部,形环日本,黄渤海.
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是中国最深的高山湖和最大的火山口湖,水面海拔为2188米,南北长约4。8公里,东西为3。37公里,水面为9,82平方公里,周长13,6米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最深373米,蓄水量达21亿立方米,是天池的一位,其中关于怪兽传达室言,有如尼斯湖的‘尼西“,文部湖的”怪兽“,哈纳斯湖的’红帆”,其名为图们泊意为万水之源的意思,又认为其与日本海相通,又名海眼,因其神秘名为龙潭,怪物最早于1903第一次发现,93年成立特种动物研究会,观察。1216级台阶登山。
白云峰高2691米,朝将军峰高2750米。
长白山的形成:长白山形成于约一千二百万年前,人类历史亦晚,约二万六千年左右,地球(45亿年前成)经太古、元古、早古生代的震旦纪(长约39亿年,只有藻类,海绵及三叶是小生命,长白山沉于大海底部),六亿年后经寒武、奥陶纪,有腹足,腕足等动植物出现,海底的沉积物渐隆起,先后露出水面,传播陆地将形成的信息。
由地质海西、燕山、喜玛拉雅等造山运动,海水从这几经苍桑的古陆上退走了,同时地壳接二连三的运动,巨大的冲击波拉开了长白山火山爆发的序幕,海西时爆发的花岗岩为主的岩浆转为玄武岩岩浆喷发,喷发状由原来的“裂隙式”转为以天池为中心的“定点式”,后期喷发的就不再是岩浆,只是火山灰和气体了,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主要成份是灰白色的浮石,灰黑(绿)色的(气孔状的)粗面岩石、
至今为止,长白山火山喷发过三次,于1597年8月(万历年间),1668年4月14日(康)1720xx年4月14日,(康)距今已300多年了,据近代地震观测,长白山地区地壳相对稳定,目前无火山喷发,是一座巨型的休眠火山体。
长白山山脉属阴山山脉,中国有天山、阿尔泰山、喜玛拉雅山、南岭、北岭、昆轮山,阴山等七大山系,它最古老的民族为肃慎族为阿尔泰语,长白山山脉在渤海水下,伏地上有群岛,再西南伸展与崂山相通便是山东半岛,再过胶洲,西行便是泰山是尾部,阴山全长4000多里,经六个省区青、内、新、黑、吉辽)亚洲东部的仅两大山脉为长白山和兴安岭。
大峡谷;长白山火山爆发后所喷出的强大碎屑流,经流水雨水从巨大的高差向下流蚀,千年的冲涮而成,长约7,5公里,宽约200——300米,深约100——200米。‘
长白山名字的由来:古时(夏时)不咸山(东胡人、匈奴人、契丹人,肃慎人),北魏时称徒太山(徒太当时的鲜卑语意为太皇——挹娄人——勿吉人);隋唐时称为太白山,(模歇人),至金代始称为长白山,因为金代女真人认为长意为长远,长在,长存,且白与国都白城国号金色气相一,金在五行中为白,有为长白山的定名由完岩雍定,并人格化长,认为兴国,灵应金克辽。
长白山是三江发源地,鸭绿江,全攻795公里,程“之”状,,上丹东黄海;图门江顺势东北行,入日本海,全长516公里。松花江位于吉林内为二松,一松在黑,二松长1400公里。
销售业务员的个人工作总结 销售业务员个人工作总结(优秀10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