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设计(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一

数列求和的综合应用

数列求和的综合应用

典例分析

3、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7n—8,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an|}的前n项和tn

4、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s100=145,则a1 a3 a5 … a99=

5、已知方程(x2—2x m)(x2—2x n)=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的等差数列,则|m—n|=

6、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1=2,a1 a2 a3=1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令bn=anxn ,求数列{bn}前n项和公式

7、四数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21,中间两项之和为18,求此四个数

8、在等差数列{an}中,a1=20,前n项和为sn,且s10= s15,求当n为何值时,sn有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已知数列{an},an∈n,sn= (an 2)2

(1)求证{an}是等差数列

(2)若bn= an—30 ,求数列{bn}前n项的最小值

10、已知f(x)=x2 —2(n 1)x n2 5n—7 (n∈n)

(1)设f(x)的图象的顶点的横坐标构成数列{an},求证数列{an}是等差数列

(2设f(x)的图象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构成数列{dn},求数列{dn}的前n项和sn。

11 、购买一件售价为5000元的商品,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每期付款数相同,购买后1个月第1次付款,再过1个月第2次付款,如此下去,共付款5次后还清,如果按月利率08%,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上月利息要计入下月本金),那么每期应付款多少?(精确到1元)

12 、某商品在最近100天内的价格f(t)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是f(t)=销售量g(t)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是g(t)= —t/3 109/3 (0≤t≤100)。求这种商品的日销售额的最大值

注:对于分段函数型的应用题,应注意对变量x的取值区间的讨论;求函数的最大值,应分别求出函数在各段中的最大值,通过比较,确定最大值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准备

进一步熟悉正、余弦定理内容,能熟练运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答有关问题,如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证明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式。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定理。

教学难点:应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关系的相互转化。

1、写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推论等公式。

2、讨论各公式所求解的三角形类型。

1、教学三角形的解的讨论:

①出示例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分两组练习→讨论:解的个数情况为何会发生变化?

②用如下图示分析解的情况。 (a为锐角时)

②练习: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的解的情况。

2、教学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活用:

①出示例2:在△abc中,已知sina∶sinb∶sinc=6∶5∶4,求最大角的余弦。

分析:已知条件可以如何转化?→引入参数k,设三边后利用余弦定理求角。

②出示例3:在δabc中,已知a=7,b=10,c=6,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分析:由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可以判别? →求最大角余弦,由符号进行判断

③出示例4:已知△abc中,,试判断△abc的形状。

分析:如何将边角关系中的边化为角? →再思考:又如何将角化为边?

3。 小结:三角形解的情况的讨论;判断三角形类型;边角关系如何互化。

作业:教材p11 b组1、2题。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准备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掌握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利用三角公式解一些有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思维点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问题,用正弦定理解,但需注意解的情况的讨论。

思维点拨::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应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在求值时,要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

例6: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方向300 km的海面p处,并以20 km / h的速度向西偏北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并以10 km / 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2。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3、边角互化是解三角形问题常用的手段。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准备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等比数列性质请同学们类比得出。

【方法规律】

1、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联系着五个基本量,“知三求二”是一类最基本的运算题。方程观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2、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常用的方法使用定义。特别地,在判断三个实数

a,b,c成等差(比)数列时,常用(注:若为等比数列,则a,b,c均不为0)

3、在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大(小)值时,常用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加以解决。

【示范举例】

例1:(1)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30,前2n项和为100,则前3n项和为。

(2)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之和为26,前六项之和为728,则a1= ,q= 。

例2:四数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21,中间两项之和为18,求此四个数。

例3: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44,偶数项之和为33,求该数列的中间项。

2023年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设计(四篇)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设计篇一数列求和的综合应用数列求和的综合应用典例分析3、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7n—8,(1)求{an}的通项公式(2)...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5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