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过年随笔 春节随笔500字高中(四篇)
高中过年随笔 春节随笔500字高中篇一
中国人壮胆总是制造一些声音。其实,人在胆怯时往往发出声音。这是动物的本能,先用声音把对方吓住。告诉周围一切生命“我不怕你们”!小时候,我们单身走夜路,走到害怕时或是吹口哨,或是唱歌。其实我们心里直打啰嗦!但也有声音起来作用的,三国的张飞一声吼叫就吓得曹操的一将领从马上掉下来。
岁月流逝,放出行鞭炮再不是壮胆,而是一种期盼。每家每户的中国人都期盼每年有个好年份——这种期盼是不变的。但随着岁月的变迁,放出行鞭炮的心态也在变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家家一样穷。出行的鞭炮大小差不多,放鞭炮的时间也差不多,大约在天刚刚亮时放鞭炮。但不同家庭的权势不一样。于是各家的心境也不一样。有权势的家庭总会说“我家的鞭炮放的最响”。似乎告诉别人“我家的运气最好”。出身不好的家庭,所谓地,富,反,坏,右。放出行鞭炮是不能伸张的。其实,那时各家的鞭炮声是差不多的,只是心态而已!
但也有将鞭炮放断的,那将认为不吉利。以至于一年的任何不顺利都会联系到出行鞭炮上!其实是因为那时的鞭炮质量太差而已!
那时放鞭炮还要防止顽童们抢鞭炮。我们小时候就做这种事。那时家里穷,春节时很少有家庭给小孩子买鞭炮。于是,我们就捡没有放燃的鞭炮,红眼睛就去抢。只要大人们把鞭炮点燃走开,我们就冲上去用脚把鞭炮踩灭,然后就用手抓地上的鞭炮。有时抓在手上的鞭炮炸响,那十指穿心的疼痛至今还记忆犹新!由于大人们防得厉害,我们只能等出行鞭炮放完再去捡。用从家里偷出来的手电筒照着,捡那些没有炸燃的鞭炮。如果等天亮,那些鞭炮就会被别的孩子捡去。
后来,中国搞改革开放。少数人富裕,放出行鞭炮就不一样。有钱人家买响数多的鞭炮,没钱人家只能意思意思。毫无疑问,那时的有钱人家会理直气壮地说“咱家的鞭炮最响”!没办法,这是事实。那时的穷人买不起大鞭炮呀!
如今的中国,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但放出行鞭炮却分不清谁是穷人谁是富人!因为响数最多的鞭炮也不过几十元,穷人也买得起。于是,放出行鞭炮又有变化。有的初一没有到就开始放出行鞭炮,有的初一两点放,有的四点放,有的......一夜都在放出行鞭炮。人们似乎想把自家的鞭炮声和别人家的区别开来!总想用鞭炮声显示自己的不同!当然,更多的是随大流。既然中国有这个习俗,自己也不妨放一挂出行鞭炮。
高中过年随笔 春节随笔500字高中篇二
又是一年芳华。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红柳绿。今岁,再见火树银花,春节已是不容置疑的探访人间。
春节
高中过年随笔 春节随笔500字高中(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