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有意义的清明节(7篇)
记一次有意义的清明节篇一
下午,我和妈妈带着书和一些东西去了千亩游园踏青。
我们找到了我们的幸运树,坐了下来。妈妈打开语文书,琅琅书声从我口中飘出。我背得很熟练,也达到了我的要求。清风从我头上飘过,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花瓣从头上落下,慢慢地在空中跳舞。背完了,我又爬上了树,闭上眼睛,享受着丝丝凉风,仿佛到了天堂,随心所欲。
玩累了,我就柔软的草地上,半闭着眼睛,打个盹,美极了。
这时,我又想起了小胖胖——我的小兔兔。我找到了肥沃的草地,热火朝天地挖起草来,当小兔子的麦当劳。
我们继续走,看到了绿化工人。他们大都是年迈的老人,正专心致志地种树,我和妈妈很羡慕,也想亲自体验一下。工人见了说:“自己种一棵百日红吧!”我看见旁边就有一把铁锹。我拿起它,沉甸甸的。我先把它插进湿软的土地,用脚踩一下,用铁锹产出土来,放在事先挖好的坑里,最后再在周围垒一个边儿,防浇水时漏水。我和妈妈一连种了六棵树,真是收获不小啊。
记一次有意义的清明节篇二
4月4日,又是一个清明节。每到清明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来。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今年的清明节,本来爸爸妈妈准备带我去上坟的,但是因为这几天都在下雨,怕山路滑,摔倒,就没去上坟。但是,我还是去电脑商;了解了一些有关于清明节的资料。这使我本来就不平衡的心中多了一丝安慰。
现在的清明节除了放假就没有别的一点活动,这使我很苦恼,所以我下决心长大以后要弘扬我国的传统。
记一次有意义的清明节篇三
寒假的生活还历历在目,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清明便悄然而至。今年的这个清明节,我过得更有意义。
清明那天一大早,照例是拿了烛炮纸钱到山上去祭拜祖宗。回来的路上气氛有点凝重,谁都不响。
走到半山腰,妈妈随意一声:“咦,这么多艾草!”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哪里哪里?妈妈,什么是艾草?”我好奇地问。
“这是一种野草,有清新的香味。市场上在卖的那些艾饺就是用这种艾草做的。俗话说‘清明到,吃艾馃’,现在正是吃这种野味的当季。这些
记一次有意义的清明节(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