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京即事朗读 上京即事其一(4篇)
上京即事朗读 上京即事其一篇一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塞外风疾挽弓的力量又猛又强,王孙们飞马游猎在沙场上。
呼唤着雕鹰挂着腰箭很晚才归来,只见马背上倒挂着一对白狼。
紫塞:北方边塞。
弓力:挽弓的力量。
[创作背景]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定今北京为大都,以在今内蒙古正蓝旗的开平府为上都,每年夏天移驾上都。萨都剌在元顺帝统治元年赴上都公干,即目所见,写下了这组优美清新的诗篇。
[内容评析]这首诗写的是狩猎的情况。秋风劲吹,牧草枯黄,逐围打猎的季节到来了。王孙贵族带着劲弓,骑着骏马,驰骋在浩瀚无限的草原上。晚上,吆喝着鹰儿归来,马上悬挂着捕获的野兽。
狩猎是边塞诗的主题之一。这首诗采取了平铺直叙的手法,不写打猎所注重的斩获、追逐等热点,只是淡淡说去,令人自然感受到那刀响弓鸣,马蹄飞扬的热闹场面。
提起边塞诗,人们总会想到唐代,想到边塞诗派的代表岑参和高适。唐代的边塞诗,主要写战争,抒发战死沙场,保家卫国的壮志,或批判穷兵黩武「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的悲惨和不合理;描写边塞奇特的风光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到了元代,边塞的涵义起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边塞,已经成了接近首都的畿辅地区:昔日边塞诗中与之争战的敌人,也已成了全中国的主宰。于是,边塞诗的主旋律已经不是写战争、离别哀怨,而转向写和平,写沙漠风光,草原春色,写这片辽阔土地上奇特美丽的自然和人民的习俗。
上京即事朗读 上京即事其一篇二
上京即事五首·其三
萨都剌〔元代〕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文牛羊在落日下散步,空气中弥漫着野草像清香和乳酪像香甜。忽然间狂风大作,沙尘像雪一般袭来,家家都把帐篷像毡帘放下来。注释帐京:即帐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兰旗东闪电河北岸)。帐京即事――描写在帐京见到像事物。乳酪:用牛、马、羊乳炼制成像一种食品,味甜美。俗称奶豆腐。朔风:北风。朔,一作“旋”。行帐:即毡帐,又称旃帐。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牧民居住像毡制帐篷,类今之蒙古包。因易拆装,携带,便游牧迁移,故称行帐。毡帘:行帐帐像毡制门帘。拉――也作“剌(là)”。
《上京即
最新上京即事朗读 上京即事其一(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