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桔灯》读后感400字(四篇)
《小桔灯》读后感400字篇一
《小桔灯》是冰心为《中国少年报》而创作的短文,截于1957年1月31日《中国少年报》,是影响最为广泛的冰心作品,有人认为它是叙事散文,也有人认为它是儿童小说。从文章的环境描写、情节设计、结构安排、人物塑造来剖析,将它归于小说似乎更合乎实际。
小说以抗战时期的重庆歌乐山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文静、灵巧的少女,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父亲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失踪,母亲因病卧床不起,所表现出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小说的语言生动、优美、凝练。小姑娘上山打电话,请大夫做小桔灯,以及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在我的手上”这些细节、场景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刻进读者的心里,使读者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冰心在《漫谈〈小桔灯〉的写作经过》里写道:“我可以`不闻不问'这故事的前后果,而只用最简朴的、便于儿童接受的文字,来描述在这一个和重庆政治环境、气候,同样黑暗的环境下的下午到夜晚的一件偶然遇到的事,而一切的黑暗阴沉只为烘托那一盏小小的`朦胧的桔红的光'怎样冲破阴沉和黑暗,使我感到`眼前有无限光明'。”
虽然冰心奶奶去世了,但是却把美留给了世界,让世代的读者欣赏到文学无穷的魅力。
《小桔灯》读后感400字篇二
周末,我读了冰心奶奶的一篇散文《小桔灯》,我被文中描写的那位乐观、坚强、勇敢的小女孩所感动。
这篇文章反映了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革命者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艰难的处境和对光明的渴望。小女孩的父亲是位地下党,因为党组织遭到破坏而离开家,母亲也因受到特务的殴打而吐血卧病在床。
冰心奶奶选取了小姑娘打电话、照看妈妈、与“我”攀谈、做小桔灯送“我”四件平凡的事情,读罢一位乡村贫苦少女能干、懂事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当我读到冰心奶奶问她吃饭没,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鼻子一酸,一颗热泪滴在书上。回想我们的年夜饭多么丰盛,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就算是我们平时任何一顿饭,都比小女孩的年夜饭好一万
最新《小桔灯》读后感400字(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