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端午节主题总结(4篇)
大班端午节主题总结篇一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也早早的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们认识了棕叶、糯米、黑芝麻馅料、火腿肠等材料,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包裹粽子。
代老师先给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演示完毕后,孩子们也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只看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张张翠绿欲滴的粽叶间”,几分钟后,在孩子们辛勤的努力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跃然桌上,虽然不成样子,但蕴含着孩子们甜甜的心血。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大班端午节主题总结篇二
大班孩子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临近端午节,家长纷纷为孩子佩戴了香包,孩子们对形状各异、散发香味的香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随之而来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要佩戴香包?”“什么是端午节?”产生了探究欲望;这个阶段的孩子观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我设计并进行了本节活动。
环节设置及反思:
首先我通过播放歌谣《端午节》带领幼儿排小火车拍顽固节奏进入场地,一下就集中了孩子注意力;随后我出示香包,设疑提问、引发思考:“这是什么?有什么味道?为什么要佩戴?端午节是怎样来的,有哪些习俗?”从而引入课题;紧接着通过观看动画视频,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动画的播放一
最新大班端午节主题总结(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