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汉字使用调查研究报告(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91

汉字使用调查研究报告篇一

汉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还告诉我了我们漫长的历史中的许多故事,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可是我们对汉字了解到底有多少?就让我去调查一番吧。

二、调查方法

1、查阅读有关的书籍和报刊。

2、上网预览了解汉字有哪些分类,各有什么特点。

3、参加汉字展览,现场感受汉字的魅力。

三、资料整理。

调查数据显示:能写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的学生只有1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2%;能写出象形,指事,形气,四种造字方法的学生有60人,被占调查总数的60%;能写出两种造字法的学生有2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8%。

此项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造字的了解不全面。

四、调查结论。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这丰富的文化。可是,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太少了,仅仅只了解了冰山一角。希望大家能对其进行更广泛,深入的学习,从而更全面的去感受汉字的趣味。

汉字使用调查研究报告篇二

调查目的:了解社会用字规范化情况

调查时间:20__年11月14日

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汉字的具体情况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有写错别字、繁体字、同音字等等。现归类如下:

(1)写错别字。这种占的比例最多。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王武上山砍毛竹,不料毛竹溜下山,刺中了别人的心脏,那人当场身亡,王武写悔过书时把“竹溜死人”写成了“溜竹死人”,县官不经调查,就根据悔过书定了他死罪。一个人因为两个字的错误赔了性命,这样严重的后果真叫人听了不敢相信。

再有:“课程表”中“程”写成了同音字“成”。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可失”的成语。这样的成语不仅发生了错误,并且改变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育。我看过一家裁缝店招牌上醒目地写着“李氏载缝”四个红色大字。这真是个大笑话!

(2)写同音字:我们在写作和默写时经常会犯“音同字不同”的错误。有人竟把“欢度国庆”写成“欢渡国庆”。国庆是条河吗?我还记得我在默写《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最后一段时把“连结”写成“连接”,谁叫它们的发音相近呢。还有“近”和“进”。如果不区分它们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谁能听得出来是哪个字呢?

(3)街头广告错别字多:行走在街头,在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上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乱造简体字的重点之一,如“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家具”写成“家具”;一些店铺把“零售”写成“另售”,“排档”写成“排挡”,“鸡蛋”写成“鸡旦”,就更是屡见不鲜。在一公共电话亭前,一块醒目的告示牌上写着“打拆”两字,前后连起来一读,才知道原来是买一种电话卡可以“打折”。

街头错别字多让学生深受其害,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在教学时发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也经常有同音的错别字,指出来时学生们都说是“大街上到处都这样写”或者“电视上也这样写”。一位女士说,前几天她给上小学的孩子检查作业时发现,儿子把“篮球”写成了“兰球”,她告

汉字使用调查研究报告(4篇)

汉字使用调查研究报告篇一汉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还告诉我了我们漫长的历史中的许多故事,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