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模板(二十二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301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一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 独钓寒江雪。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lù)飞, 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lì),

绿蓑(suō)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jì)逐(zhú), 大雪满弓刀。

望洞庭

(唐)刘禹(yǔ)锡(x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二

一、《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三

摘要:杜十娘故事作为中国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也是许多民间戏曲和曲艺艺术的题材来源。为吸引观众,在演绎经典故事时形成了一定的改编方式,改编后的戏曲和曲艺作品,又促进了艺术形式本身的发展和经典故事的传播。

关键词:杜十娘故事;改编;观众需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杜十娘故事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最早的文本是宋懋澄的文言小说《负情侬传》,后经明代冯梦龙创作成通俗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而,文本作为杜十娘故事传播的重要手段,会受到市场和接受者教育水平的制约。“普通百姓对小说故事的接受,多是从说书先生、戏曲演唱那里得来的。”本文通过京剧、评剧、二人转、龙舟歌几种民间艺术形式,来分析民间戏曲和曲艺对杜十娘故事的改编方式,从而探讨观众的审美取向对戏曲和曲艺发展,以及经典故事传播的影响。

一、借“金钱”来警世

京剧《杜十娘》是荀派的代表曲目,剧中以李甲归舟后,杜十娘一夜思虑的唱段著称。其中唱到:

二黄快三眼

想世间那珠宝原是作孽的根本,

银钱也害了多少人。

夫妻为你成仇恨,

弟兄们为你把家分。

桩桩事都为你作祟招引,

都道你是至宝我恨你万分!

在此部分唱词前是杜十娘深夜暗自伤情,后面是杜十娘悔恨自己看错人,决意自尽。若单从文意的角度出发,这部分内容与上下文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甚至省略也不会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那么为何要在故事中插入这一部分呢?我认为,演员跳出角色来讲述金钱害人的普世道理,不仅可以产生间离效果,提高艺术欣赏水平,也可以超越时代局限,使戏曲作品免于过时。

二、借人物自诉心理变化

评剧《杜十娘》又名《青楼遗恨》。“船头抛宝”一折中“闻听此言大吃一惊”一段,高亢激昂,是杜十娘悲伤情绪的宣泄。

闻听此言大吃一惊……随他千里心坚定,还想着承欢庆鸾凤和呜,只恨我瞎着两眼把他看得那么重,千思百虑错把他从…,,千两银卖我身绝情绝义,似这等无情辈万难相从……

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没有心理状态的描写,却为戏曲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间剧作家通过想象,细腻地展现出杜十娘的心理状态:她先是震惊,再转为心碎,最后决意自尽,使得其后杜十娘奚落孙富,抱箱自尽的情节更为合理。在戏曲中,演员展现人物的心理,可以看作人物角色的自述,也可以说是演员跳出角色,从自己的角度关照角色。演员结合观众的需求来展现人物心理,更能迎合观众口味,故此成为改编杜十娘故事的一种方式。

三、借人物来扩展故事

杜十娘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民间艺人所丰富,其中,故事原型中的人物是扩展故事的基础。杜十娘故事借人物来扩充,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在原故事情节中,配合人物境况,添加适合人物身份的唱词或诗歌。

二人转《杜十娘》有这样一部分:

(白)男:十娘,这皓月当空,何不唱上一曲,你看如何?

女:李郎,你饮酒,待为妻与你唱上一曲《烟花叹》。

(唱)烟花那女子叹罢那第一声,

为只为家贫寒,才卖那小奴身。

杜十娘是xxx从良,而这首《烟花叹》正与杜十娘的身份相符合。可见,根据人物身份可以扩展故事内容,增强艺术性。其二,基于原有人物境况的再创作续篇。续篇不再是对基础故事的改编,而是原故事中所没有的全新创作。杜十娘故事在流传中也是一样,龙舟歌《杜十娘沉百宝箱》的篇尾就有续篇说明:

欲知后事情难剖,

请观续出一套龙舟。

李甲叹更以文堂有,

不妨买套解吓心愁。

指出杜十娘沉江后,李甲归家,流落街头卖字为生,欲知后来李甲的境况,则需“观续出一套龙舟”。续篇《李甲叹更》己不再是人们熟知的杜十娘故事,而是在原有故事基础上,借用原故事结尾的人物境况创作的新内容。虽然,续篇借用了原故事的名声,但满足了观众意犹未尽的心理,迎合了市场需求。

结语:综上所述,民间戏曲和曲艺在演绎杜十娘故事时,在警世、心理和人物三大方面做了扩展。警世,即在叙事中添加知识性的话语,令观众开阔眼界或明白一个道理;心理,即是丰富角色心理状态,揣摩人物所思所想,并将其表现出来;人物,即根据故事原型中的人物身世生平,联想出符合人物的内容,既有对故事原型的改编,也有基于人物的再创作。从这三方面延伸出的三种方法,表现出经典故事在民间戏曲和曲艺中是如何被再度演绎的。在故事原型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民间艺人结合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各自的艺术特点,采用适当的改编手段,不仅使经典故事与民间艺术相互糅合,而且使故事更投合观众口味。不仅是杜十娘故事,在民间戏曲、曲艺中演绎其他经典故事,如秦香莲、梁祝、西厢等等,也基本采用了这三种方法。改编后的戏曲和曲艺作品则更易于被观众接受。这样,受到欢迎的戏曲和曲艺作品不断上演,既促进了戏曲、曲艺自身的发展,又丰富了经典故事的传播途径,使经典故事历久弥新。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四

经典故事像浓郁的香茗,使人回味无穷;经典故事像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经典故事细雨润物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灵,陪伴我们快乐成长。经典故事使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对和错、美和丑、善和恶。你读过的经典故事肯定也不少,选一个最喜欢的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解析】

这是一篇类似于读后感的作文。经典故事我们并不陌生,《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牛郎织女》……这些经典故事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但是怎样把你喜欢的经典故事写好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三、审清题意,贴近选材

经典故事就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故事。有经典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有经典童话故事,如《大林和小林》《白雪公主》;有经典历史故事,如《卧薪尝胆》《完璧归赵》……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材料。

二、围绕重点,简明复述

复述经典故事时,要把握好详略,既不能全文或原句照搬,又不能寥寥几行结束。要注意围绕经典故事的重点去简明复述。把最能突出中心、表现主题的部分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具体,其余的部分则能简就简,能删就删,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三、写出感想,画龙点睛

你为什么喜欢这篇经典故事?是因为它告诉你一个深刻的道理?还是因为它给你有益的启迪?或是因为它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把你喜欢它的原因、感想写出来,最好围绕经典故事的中心思想来写,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名家例文】

童年读书

莫 言

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保尔在水边钓鱼,冬妮娅坐在水边树杈上读书……哎,哎,咬钩了,咬钩了……鱼并没咬钩。冬妮娅为什么要逗这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浑身煤灰的穷小子呢?冬妮娅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保尔发了怒,冬妮娅向保尔道歉。然后保尔继续钓鱼,冬妮娅继续读书。她读的什么书?是托尔斯泰的还是屠格涅夫的?她垂着光滑的小腿在树杈上读书,那条乌黑粗大的发辫,那双湛蓝清澈的眼睛……

我想,如果冬妮娅不向保尔道歉呢?如果冬妮娅摆出贵族小姐的架子痛骂穷小子呢?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没有了。一个高贵的人并不意识到自己的高贵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高贵的人能因自己的过失向比自己低贱的人道歉是多么可贵。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xxx”就爆发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节选自《童年读书》,有删节)

【赏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外国经典小说,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用质朴的语言叙述了童年时阅读其中的一个故事情节的内容,生动感人。

文章开头“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莫言对书的酷爱和痴迷。大师复述故事的手法很特别,倒叙开头,描写和一连串的疑问相结合,把故事情节交代得清清楚楚。然后根据这个情节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一个高贵的人并不意识到自己的高贵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高贵的人能因自己的过失向比自己低贱的人道歉是多么可贵。意蕴深刻,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佳作】

我喜欢的经典故事

河南 王宜菲

我喜欢的经典故事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有憨厚可爱的《三只小猪》,有纯洁美丽的《白雪公主》,有机智勇敢的《小兵张嘎》……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安徒生的《丑小鸭》这篇故事。(运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开头,形象具体)

丑小鸭真可怜,从一出生就受到大家的嘲讽、排挤,因为她长得太丑了。兄弟姐妹欺负她,鸭妈妈最终也嫌弃她。受尽侮辱的丑小鸭被迫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流浪生活。在沼泽地里,猎狗看见丑小鸭竟也懒得理她。劫后逃生的丑小鸭来到了农场,与猫和母鸡为伍,因为不会下蛋,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丑小鸭只好继续她的流浪生活。冬天,她被冻僵在河面上,被农夫抱家救了回来。在农夫家,丑小鸭闯了祸,逃到了灌木林里。春天来了,历经磨难的丑小鸭在河面上游玩,却发现自己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简要复述故事内容,重点突出)

丑小鸭是我学习的榜样。因为她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逆境中不气馁。她不因自身模样的丑陋而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她不因别人的嘲笑欺凌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最终成为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写出了喜欢丑小鸭的原因。)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过磨难,丑小鸭怎么能变成天鹅?如果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我也要向丑小鸭一样,不放弃,不气馁,坚定信念,努力拼搏,直至实现自己的梦想。(联系实际,写出了自己的感想,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丑小鸭》,永远是我的最爱!(照应开头)

【点评】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五

新版八上语文文学常识

《合欢树》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 《善良》王蒙,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边城》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代表作《长河》、《边城》等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

《士兵突击》兰晓龙,编剧。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

《荷塘月色》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散文集《你我》。

《我爱这土地》艾青,现代文学家、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雨巷》戴望舒,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诗人,翻译家。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雷雨》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被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窦娥冤》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已斋叟。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将进酒》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琵琶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雨霖铃》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

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说》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六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

[1]文章开头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总领全文。

[2]这句话是如何写高山和流水的?

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通过俯视与仰视,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3]这两句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

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 勃发的生命力。

[4]此句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特点?

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 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艺术特色

本文清幽隽雅,意境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山是“高峰入云”,山下是“清流见底”。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七

八上语文期中试卷

真正的慈悲不是行善,而是接纳自己的阴影。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四大题,共8页,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案不得写在密封线以内,也不准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班级、姓名写在指定的位z。 命题人:鲍海中 考试日期: 2013/11/06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2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⑴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 )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 )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⑵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dùn( ▲ )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mǐn( ▲ )感的神经末梢。

能写一手好字,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这需要从平时做起,苦下功夫。请将以上两句中的四个词语补充完整并字迹工整地依次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不仅需要牢记,更需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

b.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积极进取。 ....d.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爱因斯坦是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 b.在这次活动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c.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d.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名著阅读。(2分)

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 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5、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个标题。(不超过18字)(2分)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八

一学期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和全年段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在“培优转差”工作过程中,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转差”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

通过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学困生,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时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将一学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培优重在拔尖。指导优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并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许多优等生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同时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后进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辅差重在提高。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找自己的优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定时检查他们的作业,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班级里能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4、在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环境。努力把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过程。如试行“今日我当家”干部轮流制度,让每一个学生中的一些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

短短的时间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粗糙,还有待改进。但相信只要学校的支持、老师的配合,我们“培优转差”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的。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九

新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新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 4、b; 5、b;

6、a; 7、a; 8、a; 9、a; 10、c;

二、填空题:

11、4; 12、(3,4); 13、—1,6; 14、6;15、21:05;16、15; 17、x ; 18、70 ,40或55,55; 19、一、二、四; 20、18;(4n 2)

三、解答题:

21、计算

(1)解:原式= 3分 (2)解:原式=(-8)×

6分 =-6

22、因式分解

(1)解:原式=3x(1-4x2) (2)解:原式=x2-4x 4

=3x(1-2x)(1 2x) =(x-2)2

23、化简求值

解:原式=4 4 -(4 -1)

=4 4 -4 1

=4 1

当 =- 时

上式=4×(- ) 1

=-3 1

=-2

24、(1)a(-2,3) b(-3,2) c(-1,1)

25、证明: ae是∠cad的平分线

∠dac=2∠dae

ab=ac

∠b=∠acb

又 ∠dac=∠b ∠acb=2∠b

∠dae =∠b

ae∥bc

26、解:(1) 直线y=kx-3经过m(-2,1)

1=-2k-3

k=-2

直线y=-2x-3

当x=0时 y=3 b(0,-3)

当y=0时 x=- a(- ,0)

(2)s aob=

= × ×3

27、解:(1)3 ; 24

(2)设q与t的函数关系式:q=kt b过(0、36),(3、6)

b=36

6=3k b

k=-10

b=36

q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q=-10t 36

(3)够用

到达目的.地的时间t:2 00÷80= (h)

需要油量: ×10=25(l)

余油量30升 25<30

油箱中的油够用

28、

(1) ; .

(2) ; .

(3)成立.

证明:①如图4, , .

又 , . .

在 和 中,

, , ,

. .

②如图4,延长 交 于点 ,则 .

, .

在 中, ,

. . .…………14分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十

田青,知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中国宗教音乐》《净土天音》《捡起金叶》《禅与乐》等,2018年出版九卷本《田青文集》。

来自: 闲之寻味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模板(二十二篇)

姜白石论书,人品高篇一(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