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访工作总结5篇(通用)
家访工作总结篇一
我局在七月初下发了《“践行行业精神,提升教育形象”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实践活动实施意见》,并在亭林街道举行了实践活动的启动仪式。一把手局长在启动仪式上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各校(园)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和全体任科教师要进行全员家访。提出了工作目标,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表现情况,特别是要全面掌握贫困生、学困生和行为偏差生的情况,健全学生学习档案,便于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助学措施;介绍家庭教育先进理念和方法,提供学生学习、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有效建议,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按照《民主评议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行风实施方案》要求,围绕评议内容,通报学校发展现状,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提高迎评工作针对性,切实加强学校行风建设。在接到苏州市教育局相关文件后,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上门家访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导各校深入贯彻落实苏州市局文件精神、规范各校扎实开展集中上门家访活动。
1、学校重视,宣传到位。各校高度重视家访活动,在家访启动仪式后,纷纷制定了家访活动方案,并在教师会和班主任会上分别进行了宣传发动,一把手校长亲自作动员,从政策导向、工作需要及师德建设等角度宣讲了家访活动的重要意义,德育处在班主任会上就家访活动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进一步进行了具体解读。统一了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为做好家访工作奠定了基础。有的学校还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时机,下发了家访活动告家长书。向家长们解释上门家访的必要性,赢得了家长们对此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精心准备,做好计划。开学初,相当多的学校要求班主任、任课老师自拟《家访提纲》,确定每次家访的内容,做好准备,有的放矢,提高家访质量。给每个班主任印发了《家访手记》,及时撰写家访心得日记,做好访后分析,认真总结家访工作经验,确保家访的实效。各班主任让学生填写《2012级新生信息表》,收录学生地址、家庭情况、联系电话;了解学生家长的职业、孩子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养成等,制定相应的班级个性化家访计划。利用《家访预约卡》与家长预订时间,以提高家访的成功率。各校确立以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异常学生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精心策划、合理安排、突出重点、书面记录,实现家访全覆盖。很多学校还结合年级组情况,组建家访团队,以团队为主、个人为辅的形式,分年级进行家访。
我市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层次学校均进行了全员上门家访活动。幼儿园家访从八月开始,高中各校家访从高三学生家庭访起。9月初,中小学各年级段均开始全面家访,到9月底,对新生家访全部结束。全市共家访了幼儿园小班新生12951户家庭、小学一年级新生18279户家庭、初中一年级新生9338户家庭、普通高一新生3554户家庭、职业类学校一年级新生1954户家庭。新生上门家访率达100%。此外其它各年级上门家访率也达37%左右。家访方式一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家在玉山地区的学生,由行政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家访团队,采取登门走访的形式进行。二是对家在各乡镇的学生采用集体上门家访的方式。三是对家在外地的学生采用电话、邮件、短信、qq群等现代通讯工具或书信的形式进行,由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负责实施。
家访时,虽然老师们和家长的身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沟通方式不同,但爱是共同的语言。老师不只是走进孩子的家门,而是力求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真心换取真心。老师们不顾工作一天的疲惫与辛劳,用爱心、真情积极开展家访工作。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过快,新昆山人子女剧增,很多家长无暇顾及孩子,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寄托到学校、寄托到老师身上……于是我们的老师走进这样的家庭,让他们不再孤单。
通过对问题学生、贫困学生、特别是缺少父母关爱的特殊家庭的孩子的家访,许多家长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感激。有的家长还主动与老师联系,邀请老师安排上门家访。从老师们的家访手记中,我们看到家长满是感激和对老师的尊敬、信任与期盼。老师珍惜每一次家访,不仅充满热情地与家长交换意见,还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观察家庭中孩子学习的环境如何,感受家庭里的精神和文化气氛,从而有针对地指出学生家长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将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传授给学生家长,通过指导家庭教育,有效巩固和强化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家长们看到老师们家访时顶着烈日,劳累奔波,有的老师家访到晚上九、十点才回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家长们看到老师们这样敬业,深受感动!很多家长都电话向学校表示感谢,对老师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走访教师自带相机,临别时主动与家长孩子合影留念,很多班主任还将照片上传班级博客,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父母的关爱,成为孩子永生难忘的记忆与财富!
为充分展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弘扬当代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情操,讴歌家访中的感人事例,各校纷纷举行“我与我的家访故事”征文比赛。裕元实小刘科英老师洋洋洒洒近三千字的家访日记,渗透着她对学生浓浓的爱,即使她是一个刚从初中教学岗位转到小学岗位的老师,家访为她今后的教学储备了很多的教育资源。五(1)班潘慧莹老师讲述的与孟同学之间的故事,更市电视台《新闻夜报》记者对部分学校上门家访进行了跟踪采访。面对镜头,五(2)班孙悦宁的家长显得很激动,对教师工作的感谢、支持、理解都溢于言表。接受采访的班主任陈老师及副班主任张老师都是五年以内工作经历的非常年轻的老师,她们在镜头前面也表达了自己对家访工作的深刻的独到的认识。同时,在评选优秀家访日记基础上,各校纷纷举行“我与我的家访故事”演讲比赛,旨在全力推进“走进家庭共商育人大计,走进学生共创美好未来”家访活动,让全体教职工用心灵去发现来自家访活动中的感人事迹,去体会和诠释教师给予学生的那份无私的关爱,去树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光辉典范。
本次家访活动,很多教师亲自走进学生家庭,亲眼看到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家庭状况,看到了学生在家的劳动及生活表现。从而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感情。同时,很多教师也被学生贫困的家庭状况所感动,更加理解了学生求学的艰辛,思想受到洗礼,明确了肩负的任务之重,增加了责任感,提高了敬业精神,强化了师德意识。扩大了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力,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 广大家长和孩子也都越来越欢迎甚至盼望着老师到自己家,家访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把这项工作不断地完善和推进,让家访长效持久的扎根学校,让更多关爱走
最新家访工作总结5篇(通用)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