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合作共赢案例(模板七篇)
企业合作共赢案例篇一
根据第二次驻潍高校联席会议精神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我校积极响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不断加深校企合作的深度,努力拓展校企合作领域,与一大批企业建立了密切的长期合作关系,并取得显著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部署,积极行动,成果显著。
根据联席会议精神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我校迅速建立了校企联动机制,组成了以副校长彭元彪为组长的6人联络员队伍。划分了校企联动责任区,选派、聘任和培训了校企联动责任区联络员。
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按照责任区划分,我校联络员迅速行动,深入到责任区内一百多家企业进行走访、联络,与企业进行沟通对接,了解企业的人才、技术需求意向,商讨合作意向和合作项目。通过与企业的对接,我校与六十多家企业建立了信息沟通联系渠道,与二十几家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合作项目,实现了校企双赢。
二、联合办学
学校积极探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一)2008年秋季,我校与潍坊保安培训学校开展联合办学,面向社会在全市范围内招收应届或往届初中毕业生,培养具有良好职
业道德和基本法律素养、具备保安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从事保安劳务服务和保安技术服务的专业人才和保安服务管理人才。
(二)2009年春季,我校与潍坊鑫荣制衣有限公司、东营中天化工有限公司、东关沙宣设计名店、潍坊力宇经贸有限公司、潍坊庄城食品有限公司、青岛啤酒潍坊有限公司、潍坊国际标榜美发美容化妆学校、潍坊正泓食品有限公司等八家单位,经多方商讨,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我方出师资、出教学计划,负责教学,企业负责安排学习场地和组织学习职工。校企双方分工负责,共建共管,达到提升员工素质、完成中职学历教育之目的。
三、共建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是我校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是我校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校企融合,有利于加深校企合作发展深度,更好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一)请进来
2009年9月,我校与新旭电子(潍坊)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协议,我校出场地,企业出设备,在我校建立实训基地。企业派出技术人员指导我校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学习,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利益共享。目前,实训基地已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二)走出去
2009年10月,我校与潍坊世华(益华)化工有限公司达成实训基地建设合作意向,世华出厂房设备、负责技术指导,我校派出带队
教师,让学生到企业,深入工厂车间,学习化工技术,体验企业管理,增长知识技能。目前,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中,估计11月份就能正式使用。
四、师资培养及校本课程开发
为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更好适应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方面主动邀请企业加盟。
学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与山东海龙集团达成师资援助协议,从山东海龙集团聘请六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化工类工程师到我校任教。通过工程师们的传帮带,使我校教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让学生学有专长,在就业时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要求,我校通过校企联络员走访多家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方面的信息。了解企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对人才在知识方面、技术方面、能力方面、特别是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都有什么要求。将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作为我们校本课程编写的重要依据。我校还从部分企业邀请了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车间管理人员各五名,与我校部分骨干教师一起编写了我校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现已投入使用,学生反映效果很好。
五、职工培训工作
为提高企业员工文化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受企业委托,2008年我校为潍坊鲁科机械有限公司培训职工76人、为潍坊市金河食品
有限公司培训职工180人、为潍坊鑫环盐化有限公司培训职工92人、为潍坊龙盛化工有限公司培训职工63人、为潍坊渤发水处理有限公司培训职工16人、为鑫盛达百货公司培训职工20人。
六、就业安置工作
学生就业安置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学校发展,而且也是对企业的有力支持。
目前我校与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潍坊世华(益华)化工有限公司、潍坊华裕实业有限公司、山东裕源集团有限公司、歌尔电子(潍坊)有限公司、康华生物有限公司、新旭电子(潍坊)有限公司、山东润丰化工有限公司、潍坊华辰生物有限公司、山东科润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国邦药业有限公司、潍坊海天化工有限公司、潍坊朗声通讯有限公司、潍坊祥维斯化学品有限公司、潍坊天瑞化工有限公司等二十几家企业开展了毕业生实习就业安置业务。根据我校实际,经与企业对接洽谈,目前我校已与上述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仅搞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而且还要在部分合适的企业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为了把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不断拓展就业空间。2009年春季,我校把实习就业空间拓展到青岛地区,实现了与青岛地区的对接,先后与青岛友结益电子厂和青岛伟力精工塑胶有限公司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安置业务合作关系。
由于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校企联动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我校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各企业纷纷前来我校选拔学生,或安
排实习、或安排就业。我校也同时给予企业以大力支持,认真组织相关处室部系召开就业工作协调会和学生实习就业动员会,进行广泛的宣传与发动,组织召开毕业生实习就业招聘会。通过招聘会,企业与学生直面交流、双向选择,绝大多学生选择到了理想的岗位,企业也招聘到满意人才。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成功率达96%。
总之,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了拓展教学、培养技能的场所,解决了实验设备不足的困难。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的关键,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同时企业对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安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随着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效益将进一步显现。
潍坊海洋化工学校
2009年10月28日
企业合作共赢案例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各位安然伙伴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充满期望的完美季节,这天,我们安然大军会师在英雄城、红色革命圣地――南昌,举行安然获牌一周年庆典暨安然20xx年度营销表彰大会,这将是一次红色的盛典,这将是一次英雄的盛会,这是对安然过去一年成绩的一次大检阅,这是对安然未来征程的一次总动员。
为此,我代表安然公司,对前来参加这次盛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刘长喜教授、清华大学阎旭临教授及各位领导,各位新闻媒体和安然公司的伙伴们、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安然直销牌照的盛大揭幕和安然铂丽斯国际大酒店的隆重开业盛典至今,历经一年的时间,安然人在这样的喜讯鼓舞、感召下,信心大增,信念更加坚定,在这个不平坦而又充满期望的路上,收获了太多的感动、祝福与期盼……
一路走来,社会各级政府部门、各级领导给予了安然无微不至的关怀、鼓励和期望,感谢你们,你们让安然得到了温暖,看到了期望!
一路走来,社会各界朋友给予了安然大力的支持和通力的合作,感谢你们,你们让安然有了信心,有了力量!
一路走来,社会各界媒体给予了安然无穷的力量与极大的鞭策,感谢你们,你们让安然更加睿智、更加执着!
一路走来,我们可爱的伙伴、优秀的家人们,用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时时刻刻在感动着安然,激励着安然,成为安然前进的动力,感谢你们,你们让安然更加坚强,更加有力量,更加精彩!
一路走来,我们的员工,我们的兄弟姐妹给了安然信心与力量,让安然在前行中不再孤单,感谢你们,你们让安然更加安心、放心!
企业合作共赢案例篇三
郓城县技工学校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市县各位领导莅临我校,对我校几年来的学校全面工作进行全面视察,是对学校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必将促使我们总结成绩与经验,查找问题与差距,使我校的各项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在此,我谨代表郓城县技工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校几年来的工作,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校创建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一九九三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技校,办学二十多年来,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19000余人,为社会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5000余人,市场化就业以来,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焊接、电工、机械制造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技工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山东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定点单位”、“山东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学校目前占地面积62亩,总建筑面积19170平方米,其中教室1829平方米,实验室 215平方米,学生宿舍3535平方米,职工宿舍500平方 1 米,办公室1159平方米,图书阅览室 215平方米,食堂(兼礼堂)1955平方米,实习车间140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7452平方米,固定资产2000万元左右。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70人,专兼职教师共60人,其中专职教师45人,兼职15人,理论课教师28人,实习指导教师32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3:1,具备高级讲师资格的16人,讲师资格的37人,中级以上实习指导教师28人,大学本科学历的45人。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县人社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紧紧围绕人社工作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深入开展各项制度改革,积极调整办学思路,以扩大招生和做好短期培训工作为重点,以提升教学与管理水平为中心,以改革与发展为动力,加大学校基础建设力度。全体教职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攻坚克难,为技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11,招生培训人数稳步增长,长期班招生达到693人,短期培训达到8600人,学校整体形象迅速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学校2011年9月被省人社厅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今年,我们继续加大校企合作、短期培训的力度,截至目前长期班招生已达489人,短期培训已开班6500人。
在培训方面,2011年,学校以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在岗企业职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大学生syb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 2 免费培训工作相继展开,共培训各类人员8600人,有效助推了我县经济建设的进程。在培训过程中,学校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以办好“四大”课堂为重点,着力推进培训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办好固定课堂,校内共承接失业培训、创业培训、在职职工培训1176人;二是充分发挥校外培训基地优势,办好实践课堂,充分利用红军阁酒店等校外实习基地,培训各类人员1500多人;三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办好“对接”课堂,全县以洪达化工、富海能源、瑞丰搪瓷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开展供需对接培训2037人次;四是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组织优势,办好农家课堂,全县10多个专业合作组织共1300多人次。
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根据学校专业优势,立足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从众多企业中优中选优。一是站在科学技术的制高点,选择高科技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例如与皇明太阳能旗下的皇明工程技术学院合作,成立皇明冠名班,招收五年制大专班。皇明工程技术学院是世界首所可再生能源专业教育培训
最新企业合作共赢案例(模板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