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主义心得体会高中及感悟 高中家长会感悟和心得体会怎么写(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命令主义心得体会高中及感悟一
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同志们:
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负责人员之所以拒绝这个国内和平协定,是因为他们仍然服从美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匪首蒋介石的命令,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阻止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经过双方代表团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表示了对于战犯问题的宽大处理,对于国民党军队的官兵和国民党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宽大处理,对于其他各项问题亦无不是从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作了适宜的解决。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决心将他们发动的战争打到底。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在今年一月一日所提议的和平谈判,不过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前推进,以便反动派获得喘息时间,然后卷土重来,扑灭革命势力。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谓承认中共八个和平条件以为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因为,既然承认惩办战争罪犯,用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国民党反动军队,接收南京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以及其他各项基础条件,就没有理由拒绝根据这些基础条件所拟定的而且是极为宽大的各项具体办法。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命令你们:
(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二)奋勇前进,逮捕一切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不管他们逃至何处,均须缉拿归案,依法惩办。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
(三)向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地方军事集团宣布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对于凡愿停止战争、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者,你们即可照此最后修正案的大意和他们签订地方性的协定。
(四)在人民解放军包围南京之后,如果南京李宗仁政府尚未逃散,并愿意于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我们愿意再一次给该政府以签字的机会。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朱 德
有关命令主义心得体会高中及感悟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面上看是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但从根子上讲是立场问题和政治问题,具有极大的政治危害性。
政绩观错位图虚名做虚功。一些干部只将做事和能不能出显绩挂钩,在推动事业发展和工作落实上搞选择、打折扣,难以给领导留下深刻影响的事不愿做,观摩评比看不到亮点的事不愿做,只挑选责任轻、易见效、好处多的事做。更有甚者,有的部门习惯数据造假,为讨好上级、赢得好评,编造成绩单,掩盖真问题。
只重程序不重效果。一些干部习惯于用开会、发文件、派检查组等方式推动工作,事事都要开会、发文和检查验收。有的会议和发文照本宣科,缺少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一些地方出现了不让多开大会就改开小会,不让多发红头文件就改发白头文件或便函,不让随意到基层督察检查就改开展“调研式督察”等问题。
表态调门高行动落实差。有的干部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只重表态不重落实,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嘴上大谈担当实干,实则在工作中搞形式、走过场、打折扣,阳奉阴违、表里不一。有的干部满足于口头表态、材料画圈,面对困难矛盾不是以身作则、站位一线,而是简单作批示指示,动辄让下级签责任书,后续落实则不管不问。
浮在表面多深入实际少。有的领导干部主观臆断、好大喜功,指导工作不深研细谋、不遵循规律,习惯于凭经验办事,甚至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乱决策、乱拍板、乱作为。有的领导干部走马观花式的一般性调研多,解剖麻雀式的蹲点调研少;到成绩突出的地方去得多,到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得少;被牵着鼻子走的调研多,不打招呼随机调研的少。
意识不强本领不硬。一是信念有偏差。政绩观没有摆正,偏离了人民立场,公心在外、私心在内,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二是能力跟不上。真抓实干需要有真本事、下硬功夫,一些能力不足的干部看问题抓不住主要矛盾,解难题找不到关键环节,干工作使不出真招实招。三是干事缺敬畏。对组织重托、群众期待、岗位职责缺乏敬畏之心,面对工作庸懒散慢,面对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不敢斗争,政治麻木、办事糊涂、推诿扯皮、不思进取。
制度机制待完善。一是权力运行机制、工作决策机制、干部考评选用机制不科学。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虽有制度却执行不到位,让那些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干部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二是领导方法不科学。有的地方和部门片面强调对上一致,不尊重规律,不考虑差异,布置任务脱离当地实际,必然导致下级机械应付。三是考核评估不科学。一些单位考评重形式不重内容,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痕迹不重实绩,约束力和严肃性不足。
发现查处能力待提升。一是发现难。奢靡享乐之风不难辨别和查处,相对而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往往具有一定隐蔽性,加之缺少可以直接适用的具体情形、认定标准,在工作实践中不好精准识别准确认定。二是预防和惩处难。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往往造成一定后果才能进行处理,且缺乏相对应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问责规定。
加强政治监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纪委相关要求等,融入工作研究、部署、推进中,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要强化对树牢“四个意识”、贯彻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以及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落实“两个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切实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和其他分管领导的“一岗双责”作用,定期研究、部署、检查、推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对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协助职责,有针对性地向党委(党组)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和方案,用好纪委监委谈话函询、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等措施,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落实工作不力的党员干部早提醒、早纠正。
研判政治生态。围绕贯彻执行重大决策部署情况、被监督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作出承诺情况、巡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内容开展政治监督。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在责任落实、用人风气、腐败问题、干部作风、纪律执行、政治文化、群众评价等方面精准分析评价本地区政治生态状况。同时,系统梳理脱贫攻坚、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等专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找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形成政治生态研判的长效机制。
深化标本兼治。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是否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纪事实性质、配合组织审查及认错改错态度、违纪时间节点、造成后果和潜在影响等方面,精准把握形态间的转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落实“一案一整改”,针对重点领域频发多发问题开展专项警示教育,把查处问题与督促整改结合起来,实现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的有机统一。(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李德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出版,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2019年3月和2020年4月,中办分别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的文件,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降压减负,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和更实举措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的意志和毅力。
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注重形式、忽视内容,不重实效、本末倒置,脱离实际。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要素的组织和结构。形式与内容分别对应事物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形式主义割裂了形式和内容,违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工作中表现为认识与实践脱离、主观与客观脱节、行动和效果脱节。
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复杂的思想根源和社会现实基础。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现实基础既有历史文化的影响,也包括令其蔓延生存的现实土壤。形式主义发生在领导干部中,常常伴随着不了解实情、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式主义迎合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又催生形式主义。因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常常被一起提起,二者联系紧密,相互交织。
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党集中整治的形式主义,不同于历史上的直接的、盲目的、主观的形式主义,有别于党的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过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本本主义。这种形式主义不能总被领导干部拿“理论水平不高、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多”作为自己开脱错误的公开借口。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政绩观错位、价值观走偏才是当前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这种形式主义不只是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更是价值论、利益论的问题;不只是受历史传统封建文化影响,而且有现实利益原因;不是盲目自发的,而是自觉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为主体的认知判断、价值选择和立场站位。因此其危害更大,影响更恶劣,成为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现实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对一些干部来说,形式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工作习惯甚至形成路径依赖。整治形式主义必须拿出敢于碰硬的精神,制定实施纠治形式主义的硬杠杠和严格督查检查考核的硬制度,增强基层干部自觉抵制形式主义的硬本领。
形式主义不仅耗费基层干部精力,浪费财政资金,损害群众利益,而且对上级政府决策产生误导,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党和政府威信。要把整治形式主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时刻紧盯形式主义的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不断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对标对表,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中立查立改、坚决破除。
形式主义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变异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开展集中整治,补齐工作短板,摸清形式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上面有官僚主义的要求,下面就会有形式主义的应对。整治多年来危害不减且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顽疾,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抓住根本性的关键性的问题,在治理导向上持续强化。
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绝,一个重要原因是形式主义没有被真正当作作风“公害”,人人喊打。有的人口头反对形式主义,心里不以为然、见怪不怪,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有的人对形式主义是不愿打不真打,有的人想打但不敢打。监督惩戒不力,权力观扭曲、利己主义生存空间的扩张使得滋生形式主义的土壤日复一日长期存在。因此,虽经反复整治,形式主义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须知道,形式主义不仅仅是作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它与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背道而驰。形式主义问题突出,消耗的是人民的信心,毁坏的是党和民族的基业。任由形式主义蔓延泛滥,最后会像毛泽东所批判的,“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正确的治理导向,把科学的价值观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一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在顶层设计上力戒形式主义,从实处着眼,靠实绩说话,让工作本身的完成度、群众的满意度成为评价干部工作的度量衡。二是突出对基层降压减负。降压不降担当,减负不减责任。优化完善考核机制,推动督查考核方式转变,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干事环境,让基层干部有担当作为的勇气、能力和精力。三是凸显用人导向。在干部“选育用管”各环节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发挥干部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奖罚分明,斩断下级通过形式主义获得提拔的期望,让搞形式主义的人不仅尝不到甜头、捞不到好处,还要受处分、吃苦头。只有让更多干部去琢磨如何干事,而不是去琢磨领导,让干实事、群众满意而不是自以为领导满意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形式主义是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要想纠治各种形式主义行为,直至彻底铲除它们,必须找准其内在病灶,从思想认识、利益根源和体制机制上来破解,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同时着眼,从作风修炼和制度约束同时着力,在治理机制上持续优化。
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
命令主义心得体会高中及感悟 高中家长会感悟和心得体会怎么写(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