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针刺伤应急演练的总结 针刺伤的应急演练脚本8篇(通用)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302

针刺伤应急演练的总结 针刺伤的应急演练脚本篇一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其中,据统计,针刺伤作为最常见的职业暴露,约占职业暴露的79%,在我们手术室的日常工作中也时有发生,在面对针刺伤,如何正确处理,降低危害,我科组织进行了应急预案演练如下:

演练步骤:

① 在传递器械过程中,洗手护士不慎被乙肝患者使用过的缝针刺伤。

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伤口,尽量挤出血液,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反复冲洗。

③ 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2% 碘酊、 碘伏或75% 酒精等)浸泡或涂抹,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护士长王如萍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对今后的工作予以要求:不断加强培训,尤其是针刺伤重点人群如新进人员,实习生及护工的培训,提高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标准预防,严格规范化操作,积极正确使用防护器具,尽最大努力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针刺伤应急演练的总结 针刺伤的应急演练脚本篇二

三 护理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污染的手套、帽子、口罩、手术衣(3)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4)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7.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1)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作对比,或按0月、1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或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乙肝3个月后、丙肝3周后复查。

(2)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后,立即报院感科、护理部及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

针刺伤应急演练的总结 针刺伤的应急演练脚本篇三

远离针刺伤

近年来,针刺伤已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之一,它不仅会造成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据有关文献报告,被相关病原体污染的针头刺伤后hiv的感染率为,hbv的感染率为6%-30%,hcv的感染率为18%,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及感染管理。

在临床上发生针刺的原因各色各类,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① 对针刺伤意识不足,②针头回套,③针头暴露,未及时处理医疗废弃物,④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有躁动、精神障碍不配合治疗的病人治疗时被针头划伤。

针对以上几个因素,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医院管理者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床护比安排工作,给繁忙、任务重的科室安排工作,弹性排班,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次数,如使用有安全保护性留置针、负压抽血试管等。

医护人员一旦发生针刺伤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及时咨询和处理,从而有关部门也可以方便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原因,从而提出预防措施。

针刺伤应急演练的总结 针刺伤的应急演练脚本篇四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器械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经常接触注射器等锐利器械,因此,极易引起针刺伤,随着针刺伤而来的就是令人生畏的乙型肝炎、丙肝、艾滋病。因此要做到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

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主要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

2023年针刺伤应急演练的总结 针刺伤的应急演练脚本8篇(通用)

针刺伤应急演练的总结 针刺伤的应急演练脚本篇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