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学生会工作心得感悟汇总(14篇)
最新学生会工作心得感悟篇一
坦白地说,对于初出茅庐,涉世不深的我来说,能在团学联这个群众里面度过我的一半大学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想想大一加入这个群众,加入权益部时自己以前是那么豪言壮志,那么富有激情满怀信心。再想想大二开始接手权益部时感觉的新奇和压力,当时用心没有想到这条路会这么难走,会有这么多担子要扛,工作要做,职责要担。也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这些要耽误什么,放弃什么!这天,我才明白!
作为这个部门的带头人,我深知,这个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合作,是团结,是齐心协力。两年来,我最愉快的经历是每一次在工作中和大家合作的过程。忘不了大家一齐为《大学时代》的顺利印刷而奔波忙碌;忘不了“寝室文化节”中大家不厌其烦的组织并改善;忘不了制定卫生检查制度和标准是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的情景;更忘不了星期五晚上大家齐聚一齐商讨工作的背影。虽然自己就要退出这个可亲可爱群众,但我每次回想起我们这个群众的点点滴滴,我都会很自豪的露出笑容。因为在那里我们一齐留下了汗水。
同时,我也明白自己的工作存在不足,因为自己思考得太多,顾虑的太多,也因为很多冲动。对此我会深深思考,认真的自我检讨。期望自己在以后的路上能改善自我。
当然,我们权益部还有很多需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工作等这要做。我只能说,权益部的重担已经落在了新任部长和我们各位亲爱的部员的身上。每一项工作都亟待完善:寝室文化节、卫生检查、《大学时代》、权益接待、勤工家教等等,我相信他们会比我做得出色,我相信他们必须会把权益部的工作做好,做出风格,做出特色。
最后,我还想说:真的很幸运,我能拥有这个机会去认识更多的同学朋友,去服务大家,去锻炼自己。也真的很感谢各个兄弟部门以及同学们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对我们的理解鼓励。也真的很感谢我们的老部长对我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感谢我们各位可亲可爱的部员。这一学起来的辛勤工作。他们永远战斗在工作第一线,不辞劳苦,不含怨气,默默的支持着自己的工作。我明白,不管他们工作方法如何,大家的初衷都是为了权益部好,都是支撑着整个权益部,都是位同学们做出自己一点点努力。
最新学生会工作心得感悟篇二
回首过去一学期,工作的点点滴滴时时在眼前隐现,回眸望去过去的一幕慕,在不知不觉中充实眼睑。似乎初进学校的记忆依然就在心头。但我已深深地感觉到新一年的工作重担已向我们迎面压来,为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我必须在过去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能力进行进一步学习,加深认识。
这一学期来,在学校及学生会各干部的领导下,当然还有同学们的支持,我院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坚持以为同学服务为工作准则,为加强同学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了解而努力。从中我学了很多东西。
运动会是我们全校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十分注重的大型团体活动,不仅仅能锻炼个人,更加能体现团队意识与服务意识,增强同学们的凝聚力与奋斗精神。我们院学生会响应学校的号召,也积极地部署安排各项运动会事宜,各位运动员以及学生会的干部们也努力地工作着,我们社会实践部也在此积极的响应院团委与学生会的号召努力的展开各项工作,安排本部人员负责运动会的各项赞助,争取社会的各项支持,努力的完成学生会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以及各项工作。
我们社会实践部除了工作之外还组织去了车展会参观游玩,通过此次活动我们部各个成员之间都增加了进一步的了解,进一步的增进了每位部员之间的感情,增加了部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得整个部门之间更加的团结更加的具有集体主义感,为以后我们部门的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精神基础以及活动的广阔平台。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知道了该如何去工作去学习,进一步扩展了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完善了自己在各个领域之间的不足与缺陷,知道了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知道如何去与人交往如何在各个方面进一步的展现自己,知道了这个社会上的很多很多事情,了解了自己,清楚了社会,知道自己该如何去走自己的路。
我尝试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工作,对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对学生会的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更让我交了那么多好朋友。在工作中,我十分注意虚心向他人学习,同时各级领导、老师、学长不管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等方面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借此机会我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的来说,工作是忙碌的、辛苦的,但却又是充实和快乐的,和大家一起奋斗,一起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一起享受活动成功的喜悦,这种合作的快乐让人回味。我为自己能在学生会这样一个大家庭和大家一起工作而感到幸福和骄傲。同时,也希望下学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会的工作能做得更好。
最新学生会工作心得感悟篇三
这个,还是认真而朴素地总结一下。虽然,好像在外联部打了几个月的酱油,但是心得体会还是挺有的。
首先,谈论一下外联部的位置和工作性质。外联部就是一个公关的部门,其责任在于维持整个学生会的经济。而我们嘛,就是公关人。公关,实在点说,就是把我们的“脸”放到别人的桌子上,让人看看,让人感兴趣,让人觉得有合作潜力,让人从腰包里掏出钱,在你这张脸上贴点传单啊,横幅啊,海报啊……这张脸是什么?这很重要,它的本质是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你就是整个学生会的代表,你的言谈举止,你的气质形象,你的处事方式…….总之你在外面和商家交流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给这张脸上化妆,化的好,是拉成赞助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外联的工作性质就凸显出来了:带着为了几万学生丰富快乐的大学生活的崇高责任心,以持久的激情和动力,去与商家保持友好而公平的合作,拉到赞助经费,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哈哈~是不是很伟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次,说一点个人拉攒助的心得。这几个月,还是跑了很多商家的。失败了n多次,成功了n-n 2次左右。实在话,本人没用心去做,很水很水很水,因为一些让我快崩溃的事,期间,差点想自己退了外联。现在想来,幸好哦,不然退了我就后悔了。不过呢,经验还是有的,因为我自认为总结经验的能力还有可以~哈哈~吹牛了~好了,回到正题,打字手都冷了,以下是总结出来的心得:
1, 预估赞助对象。就是选取和活动联系点多,相当的赞助商范围。
2, 选择联系方式。方式无非就这么几种:压着马路到处找,打电话,联系以往合作的商家,找关系(你是啥子公司老板的儿啊 女啊,就方便,不过不提倡)。这里,压马路最好耍,也最浪费时间,也最没有效率,也最容易现场摆平,适合小中型活动,学校周边的商家很多都被拉烦了,所以压马路更要注意两种商家,一种是啥子都不懂的,又想在学生中作宣传的,那你就严肃地去好好宰他一顿。呵呵,开完笑的,我的意思是在这种商家上容易拉到赞助,要重点对待,还有一种就是做过很多次赞助的了,比如第五元素,基本每年都做赞助,又有钱,这种就要“先下手为强”,与其保持长期合作。推荐的方式是 打电话,现在信息查询很方便,查询到最多的是总机的号码,我们需要市场部经理的电话,这中间就需要转接,在电话里如何简洁,折重的表达我们的意图很重要,让别人感觉很有必要转接更重要。这就看说话技巧了,把活动的规模,影响,时间等等用最精炼的话讲出来。
3, 跟进谈判。如果是压马路的话,就要带上活动策划,赞助策划,合同等等。然后与商家谈就是了。如果是电话的话,就要争取尽快进行面谈。
4, 面谈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① 切记混战。比如两人前往谈判,最好一人为主,一人为辅;一人攻,一人防;一人胆大,一人心细;一人突破。一人补漏。分工合作,攻占敌营~
② 察言观色。就是观察对方的反应,不是看表面,而是去揣摩内心。比如他提出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啊,这不合适那里又不合适啊。这一般并不是代表他不想提供赞助,恰恰相反,表露出了他有一定的兴趣。我们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就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进行,他想吃糖,就给他点甜头,哄哄骗骗,手到擒来。察言观色 需要经常练习,如果不能熟练使用,切忌自己随意猜测,这时候做到脸皮厚是很不错的选择。
最新学生会工作心得感悟篇四
20xx年三月下旬,第四届学生会正式上任,在经过了短暂的人员调整和部门磨合后,学生会工作迅速进入正轨。总体上,按照部门来说,各部在这个学期内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是秘书处传承了上届学生会的资料、建立了通讯录、成立了qq群,之后就是做了一学期院刊……科技部承揽辩论赛和数字系统设计两项重任,拉来了杨廷宝班与健雄辩论队大战了一场。生活部稳扎稳打,做了问卷调查,并红红火火办了棋赛,可惜就是后期活动太紧,卡掉了吃香蕉和慢骑车。体育部篮球赛依然是中流砥柱,而乒乓球赛也短平快。宣传部是风筝节的主要力量,成长起了一批精兵强将。而外联部几经联系持之以恒,带给了我们一次难忘的学生会团训。最后就是文艺部,文艺部可谓马壮兵强、后台坚硬,卧薪尝胆几个月就为了最后一场轰轰烈烈的k歌大赛,无奈神州哀鸣四川地震,带着哀悼的心情,我们含泪停止了刚刚开始的歌赛,画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
各部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各部门的工作总结中都会详细提及,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作为一个学期工作的总结,这里想以学生会组织、管理、运作等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一、部门划分
第四届学生会在一些方面和之前的学生会有所不一,其中一个就是部门划分上面。吴健雄学院学生会历经三届,在部门组织及工作分工方面是较为成熟的,各部门对于每个学期的工作目标都较为明晰,而与此同时也存在这瑕疵。我们本届学生会在部门工作方面主要做了如下调整。
首先,将文化部改回文艺部。这一名称的改动我认为绝对不是换汤不换药的行为。在改换名称之前,我对文化部名称的由来做了一些调查,最终得出其起名“文化部”的主要原因是校学生会里就是文化部,而不是文艺部……而其他附加的理由也只不过是人们牵强附会看其名曰其意而已。而我认为,存“文化部”而去“文艺部”最大的弊端在于行动目标的缺失!文化的帽子太大了。提到文化,人们第一反应是儒家礼道,而估计几经联想估计才能想到文艺。而作为大学学生会的一个部门,文化部怎么能做出文艺的事?读书活动?英语风采大赛?辩论赛?那么让科技部去做什么?k歌大赛?迎新晚会?那这不是文艺部又是什么?本来根据人们做事情的准则,挂着什么名字就应该去做什么事,在文化部必然要想着和文化有关的事情,那么就有可能越俎代庖抑或尸位素餐。所以,还是好好的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吧,把名字先改回文艺部,仅仅和文艺相关的事情就够做的了。另外名称的改动对于招新也有不少帮助,让那些真正喜欢文艺、擅长文艺的同学们找到一个飞翔的天空。在全国各高校大多数学生会里,文艺部一般是最活跃、最奋进、最出人才的部门,我相信,我们的文艺部大有前途!
其次,把编辑部编入秘书处。话说我们学生会的编辑部,历史可谓曲折。其实学生会里本来没有编辑部,可院报院刊总是要出,原来是分给宣传部做的,可是宣传部任务太重,而出院刊和出海报似乎也不是一码事,于是两年前从宣传部里拉出来一个编辑部。编辑部每年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出院刊院报,如果自己积极再搞个征文比赛什么的。我认为,这样的部门划分也是欠妥的。同为学生会的部门,分工差异和轻重必有差异,可是过大就会造成不平衡,过于不平衡,整体学生会就不和谐了。于是,编辑部也别再存在下去了,直接被秘书处整编,单设一个副秘书长负责院刊院报的工作,而和学生会有关的文章又可以直接从秘书处内部调用,省去了中间环节。这个理论分析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但在一个学期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是有诸多漏洞,这些后文会做一定分析。
再者,把辩论赛归于科技部。按以前工作,下学期的辩论赛是文化部来做的,而科技部的是数字系统设计竞赛。其实大家都清楚,整整一个科技部来做数字系统设计竞赛实在是杀鸡用牛刀。人力不成对比姑且不说,单说数字系统设计大一的根本就不懂是什么东西,如果一学期只做这样的活动,群众反响可想而知。那么,正好文化部没了,顶替的是文艺部,而文艺部也另有事干,这和思辨有关的辩论赛就归于科技部吧,也可以说名正言顺,同时也能给科技部的同学们组织活动锻炼自己的机会。
第四,把外联部拉回校内。走出校园,和社会接触,有拉赞助的经历,实在是一个好事情。想把这个事情做好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时间、热情。热情自不必说,现在的外联部的成员们就像一团火焰,只要有干柴就能烧起来。可是时间……这一点是我们吴健雄学院的学子们很尴尬的事情。的确,想拉成赞助,必须把时间投进去,和对方磨,可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投入多少我们就少多少,这是有代价的。所以这个学期,我们把外联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学校内部,和其他院系以及协会进行交流,而和校外交涉则是在必须的时候才进行。而作为锻炼成员必不可少的途径,我们还会坚持外出拉赞助的,不过我认为最好还是放在每学年上学期比较合适。
二、成员确认
这也是个大问题,在工作开展之前必须把这件事情搞定。首先第一个,每个部门该有多少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主席团做了认真的规划,最终确认了学生会总人数不超过60人的标准。而对于每个部门的人数我们也制定了标准。并且告诉部长,多出去的成员就裁,不要碍于情面,而如果具体活动人数不够,我们会从其他部门抽调人手配合工作。而裁员其实也是每年的下学期所要进行的必要工作。其原因显而易见,经过一个学期的认识,新生们对于自己和学生会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需要进行一下双向选择了,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生会选择利于发展的成员。历史和事实都证明了,人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对于一个部门,各个成员关系其乐融融,大家除了工作的进行外还有情感的交流、学习的帮助,那么这个集体是有很强力量的,而她的成员也是能相当获益的。对于协会、学生会,同样如此。
第二点,让谁去哪个部门?这也是一个双向的问题。首先是成员的个人选择,大家都有自己的爱好,唐王爱丰满,楚王爱细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自己想在的部门工作肯定比不感冒的部门要好。其次是我们给出的建议。还存在这样的同学,他们为人随和、综合素质强,多向发展,去哪个部门都能有所贡献,都能得到收获。这种情况,我们尽可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给一些合理的建议。再者就是工作需要,所谓能者多劳。这一针强心剂注入哪个部分也是很有讲究的。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学生会工作第一是人才,第二才是工作。一个学期的工作也证明了,当人员和部门的分配能很好配合的话,点了眼睛的龙就能飞了~~
最新学生会工作心得感悟篇五
本届学生会自xx年10月成立以来在学校各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帮助下以及学生会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来学生会组织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责任 严明纪律
本届学生会共有七个部门:主席团、生活部、文艺部、体育部、宣传部、学习部、广播站,合计56名成员。该届学生会成立伊始,主席团就统一了思想,并对各部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部门每个成员明确了责任。各部门及成员要努力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并在开展活动时应本着既分工又合作的精神。当每个部门、每个成员都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之后,工作起来便目标明确,各司其职,有的放矢,并且进一步的使每位成员明了自己的身份,或者说是角色。每个人都不是领导者,而应该在每次的活动中尽心尽力地为全校同学做好服务工作。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便不会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才能使学生会有一个良好的口碑,才能和普通同学打成一片。
一个集体纪律的严明非常重要。没有严明的纪律,工作中就会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针对这一点,主席团要求每周五下午利用大课间召开一次例会,全体成员必须参加,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缺席,且与会成员必须签到。每周的例会都要总结上周工作,研究、安排下周工作。
常言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样的纪律和制度一直到最后
2023年最新学生会工作心得感悟汇总(1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