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和探索优质(6篇)
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和探索篇一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尤其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只有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才能评定复杂的教育现象,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
我作为一名课改年级的教师对此问题深有感触。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而改变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以前,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只局限于那一张考卷。考好了,成绩高了,就是好学生;成绩不好,那就是一个差生。现在想来,这样的评价是何其的单一,何其的不足。几年来,我一直奋战在课程改革的前线,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对学生更全面地评价方式。终于在一番实践之后尝到了甜头。
·注重过程评价——发挥成长记录袋的评价作用
“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行为,作品或思考等描述的内容,而不仅是一个分数,它能具体直观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较好地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
“成长记录袋”主要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再有,“成长记录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能够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评价的效果。
在我校,每个学生从初一入学开始,就建立了一个“成长记录袋”,来整合各学科内容。有选择的把收集到的作品、材料进行分类;把自己在各个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收藏;把自己认为最棒的作品,最喜欢的作品收入其中;把学生个人学习计划、阶段性的自我总结、课堂及生活随笔、学习心得以及自我评价等保管起来。
建立了成长记录袋不是目的,如何发挥它的评价功能,促进学生改进和发展才是目标。当然,在“成长记录袋”建立过程中就已发挥了它的作用,它记录了学生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经历一段时间的结果。本着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我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改变评价理念——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运用激励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教师恰当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起波澜,萌生顿悟,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奋进、知难而上的心理,及时恰当的评价能起到持久的激励效应。在教学中,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哪怕是一点点,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尤其是那些心理压力重的学困生,更需要老师赞许的语言和目光去帮助他们减轻学习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树立自信。
记得在那堂《智取生辰纲》课上,我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生辰纲究竟属于谁?你由何判断的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们争相举手,抢着回答。这时我环视了一下,看见我们班的学困生小强同学似举手,还非举手,低着头,我就看着他,他也感觉到了,便把头抬了起来,正好我俩的目光碰撞到一起,他的脸红了,明显是缺乏信心。于是我轻轻的点了点头,他站起来,我马上鼓励他“老师相信你能行,试试吧!”他大胆的站了起来。回答的非常正确,只是声音小了点。我再次鼓励他“如果你的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同学们也不约而同的为他鼓起了掌,在掌声中他的脸再次红了。可是这一次是成功的脸红、自信的脸红、喜悦的脸红。从此,他每次上课都能主动的回答问题,有了很大的进步。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的评价,他们都有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心,哪怕是一句“你说的真不错、你很聪明、勇敢点、试试吧 „„ ”都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建立自己的信心,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真诚、准确、适时、适度,讲究评价艺术,不失时机地激发使学生从中汲取到无穷的动力,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
突出定性评价——发挥多指标评价的作用
改变评价方式,目的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不只是看学生成绩的高低,十个手指伸出来还有长有短呢,何况是由不同的孩子组成的集体。
首先我对每个学生都是有上进心的情况进行肯定,然后在不失时机的强调课改的意义,不只要培养 100 分的学生,更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学生,重视的是“能力”的培养。像肖亚,张福才虽然学习上很吃力,尤其是英语,但一到比赛时就一股劲地争第一。像刘宝来虽然有时违反纪律,但在劳动中每次都非常认真,给班级争光。我时常对他们进行观念的引导:为班级争光,得第一固然光彩,但得第一的人竟同样也是给班级纪律扣分抹黑的人是不是听起来更让人不能理解和接受呢?
通过反复思考,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我提议评出了劳动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文明之星、运动之星,让人人都看到“我能行”在各方面表现的成就。
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比喻教师的奉献精神,是毋庸质疑的。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的发展日臻完善的同时,是否也应重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呢?又该怎么做呢?这是我在课改中要重视的现实问题,要用实际行动去不断探索的问题。
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和探索篇二
时间似流沙一样,在指尖灰飞烟灭。体验了入学时的紧张与兴奋,经历了大学学习中的困惑与顿悟,感受了大学生活的丰富与精彩,领略了那么多难忘的点点滴滴,在德智体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觉得这些让我能够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面对我未来的大学生涯。
德育方面:厚德载物,只有具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海纳百川,只有怀有坚定的信仰才能勇往直前。大一一年的生活中,我始终要求作为共青团员及学生会成员的自己以身作则,积极投身于丰富的集体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院团委老师及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在与周围同学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在自己的不断思考反省里,我收获了真诚的朋友与师生情谊,得到了拼搏进取的信心与勇气,拥有了开创未来的胆量与魄力。
智育方面:作为一名神圣而光荣的医学生,我必须而且愿意为医学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学习过一本本沉甸甸的医学书,领略过一节节教授们精辟的讲解,我感到自己很充实。怀揣着最单纯的救死扶伤的梦想,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改良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
体育方面: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对于我们青年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青春的活力尤为重要。大学生活的相对轻松也给了我充足的时间来强身健体。通过经常与室友们在篮球场上龙争虎斗,在乒乓球台上切磋球技,我们保持了健康的身体,也有了更坚强的毅力。
劳动方面:在大一,我们宿舍评上了三星级宿舍。这得益于我和我的室友们对宿舍精心的装扮和辛勤的整理打扫。在家里,我开始承担了更多的家务活,毕竟爸爸妈妈都开始渐渐变老,而我已慢慢长大。我想,勤于劳动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也让人更加积极向上,这些不经意的点点滴滴都是对品质的培养。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想我可以说,我不后悔。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我想我已经很好走完了这紧要的初入大学的一步。我对自己以及这个社会的的未来充满信心。
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和探索篇三
对初中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措施。这一评价方法对中学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课程改革的发展发挥重要意义。通过素质综合评价,能全面反映初中生的身、心、能力发展状况,其评价结果还能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中学教育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以甄别与选拔为目的,忽视发展与激励的功能的教学评价方式过分注重学生终结性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在过程中的努力以及其独有的个性特点;注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注重量化标准,忽视质的评价。它将教育教学活动禁锢于思想的樊笼之中,没有将教育看成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并且有序列的动态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
最新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和探索优质(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