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沈阳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图片(三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沈阳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喟:张学良是个强人
强人,在我国古典小说里是“强盗”的意思。现在,强人也指有能耐、有本事的人。
张家故居是一座由中院、东院、西院和院外四个风格各异的建筑群组成的古色古香的宅院。大门口两尊威严的石狮把门,两旁立有上下马石,门楣正中悬挂着一块“治国护民”的匾额,颇有王府门风,让人心生敬畏。
二门前最惹眼的是一棵梧桐树,寓“栽下梧桐树,招得凤凰来”之意。张家究竟是先娶了于凤至才栽下梧桐树,还是先栽了梧桐树后招来于凤至,不得而知。反正人家的梧桐树就在那里长着,宅院在那里搁着。
中院是一处青砖结构的三进四合院,为帅府的主体建筑。进得庭院,四周建筑颇像缩小了故宫形制,颇具皇家气概。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本来胡子出身的张作霖即号称“东北王”。
正房歇山脊,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窗下石头墙基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猴子骑马的“马上封侯”图,有鸡鸣牡丹的“大吉富贵”图······,寄托了宅院主人的人生追求。
室内富丽堂皇,名人字画,各种精巧玲珑的小摆件和精雕细刻的红木家具,让整个居室显得无比典雅、凝重,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财富,应该是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榨取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在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张府端的是个销金窟,淫乐窝,院里院外两重天啊!张家父子家财万贯,吃喝嫖赌,挥土如金,还落了个青史留名,真算是能耐!
我不得不叹服院子主人的“高富帅”!
二喟:张学良是个罪人
紧挨着张府的有一处西洋风格的三层楼房,墙体因用青砖砌成,故俗称大青楼。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搬入大青楼办公。
大青楼与张府相比,多了些现代气派。罗马式建筑楼内墙壁上的花瓷砖仍是原物,老式电话机、电冰箱、保险柜和宽大的写字台、睡床等用具显示着房子主人的思想已经接受了现代文明社会的熏陶。
大青楼内,最著名的是一处会客厅,因为厅内置放着两只老虎标本,所以也叫老虎厅。1929年1月10日,震惊全国的“杨、常”事件,即张学良处决与其政见不合的东北高级官员杨宇霆、常荫槐,就在此厅。大青楼自建成到“九·一八”事变,期间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处决“杨常”、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长官、接受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信印、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军事活动,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楼。
恰巧,我们参观大青楼的时候正是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81年前,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事件爆发后,张学良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眼睁睁看着3000万东北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寇的铁蹄践踏着祖国肥沃的土地,这与张府大门上悬挂的“望重长城” 、“桑梓功臣”匾额形成绝妙的讽刺。“九·一八”成了中国人民的国耻日,自然也成为张学良终身的耻辱。为何张学良流寓海外至死也没回到他的祖国,他的故乡?我想,他是愧对祖宗,愧对养育他的这块黑土地,一种沉重的负罪感让他无颜见江东父老!
张学良功臣也,罪人也?无须什么人涂脂抹粉,也无需谁
沈阳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沈阳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图片(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