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文件范文 共同协作文档(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协同文件范文一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4年起,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教育部开始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随之课程思政在全国大力推行,2016年上海部分高校首先开始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虽然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课程,但在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所有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中去,使得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同向同行,发挥思政协同育人功能。以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强调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现代学徒制的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双育人”模式的新背景下,课程思政推动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完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又促进高职课程思政化的构建与发展。
(一)校企合作“双主体”资源融合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内容是涉及多环节的系统工程,要达到实践育人的目标,必须强化学校和社会资源的融合与互动,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参加现代学徒制下设立的校内及工作室、实训室等项目实践活动,着力于全面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学徒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引导学生走进企业,接触社会,深入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校企融合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使思政内容更易融入课程教学。现代学徒制注重课程开发,课程设置上更贴近职场环境需要,课程内容更加开放包容,注重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方面更加灵活,形式多样。现代学徒制下多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团队学习、分享交流而获得情感激励和正确认识,促使学生增强学习动力,实现自主学习的新模式,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对学生考核更注重对学生诚信、责任、法制、团队、创新和职业态度相关方面的评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能力、技术”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考核体系依据学习过程、课外表现、实习情况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课堂的认知层面,这有利于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变为解决问题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三)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丰富了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建设。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注重人的道德品质,强调主流价值观的渗透与价值观教育,把思政教育内容与企业文化渗透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道德素质的同时,将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理念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管理操作流程,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毕业后完成身份转化。企业主体通过在企业文化、岗位实践、企业制度等内容中加入育人要求,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相关的能力素质还要求学生的道德与专业能力双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双主体”育人模式丰富了课程思政化的理论内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建设。
(一)顶层设计,形成价值引领的“双主体”育人的协同联动机制。院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是在党委领导下、举全校之力的顶层构建。高职院校的领导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让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应有的协同引领作用,让主流价值观在专业建设中发声,集系统之力打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选定
协同文件范文 共同协作文档(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