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军旅书法家龙增德优质(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302

军旅书法家龙增德篇一

龙增刚,男,布依族,1968年5月出生,贵州贵阳人,1989年1月参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瓮安县松坪乡党委副书记、建中镇镇长、建中镇党委书记,瓮安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等职。2019年8月13日,因积劳成疾,引发呼吸衰竭、肾衰竭,经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7岁。龙增刚同志是优秀基层干部的代表,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参加工作26年来,拼搏实干,忘我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做一合格的党员,要学习龙增刚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一丝不苟落实党组织决定的政治品格。我们要像龙增刚同志一样,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于群众的根本利益。严守政治纪律规矩,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做一合格的党员,要学习龙增刚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心甘情愿与群众共甘苦的公仆情怀。龙增刚长期扎根基层,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带领干部群众建水库、修公路、抓发展、创和谐,造福一方百姓,一摞厚厚的工作笔记记载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心系群众的高尚情怀。

做一合格的党员,要学习龙增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甘于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龙增刚做人严实,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好处,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像龙增刚同志一样,为党和人民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扎扎实实工作,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缅怀这位好党员,更应该的是学习龙增刚同志精神,以龙增刚为镜,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淡泊名利、严于律己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实苦干,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尽量把工作做到最好,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军旅书法家龙增德篇二

2019年8月13日,瓮x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龙增刚同志因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他把自己年仅47岁的生命留在了瓮x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一生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执着坚守和不变本色。

龙增刚同志1968年5月出生,布依族,贵州贵阳人, 1989年1月参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月任瓮x县草塘区青池乡政府秘书;1991年11月撤区并乡后调入松坪乡工作,先后任乡团委书记、党政办主任、组织干事、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2019年12月调入木老坪乡工作,任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2019年6月调入中坪镇工作,任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9年3月调入建中镇工作,先后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2019年7月调入中共瓮x县委组织部工作,任组织部副部长、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县委基层组织局局长,2019年2月任中共瓮x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龙增刚同志从事组织工作近二十年,他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始终保持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他是践行“安、专、迷”组工精神的优秀楷模,他是用生命践行“三严三实”的优秀基层党务干部。

坚守信念 扎根基层无怨无悔

“组织上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一定把它干好”。 26年前,20岁的龙增刚,通过省公开招考,怀揣理想,从贵阳来到瓮x县这个一类贫困的青池乡,从此,他就安家落户,扎根在这片红色革命老区的沃土,贫困的山乡多了一个“小秀才”。

在乡镇,他一干就是24年,从来没有想过调回贵阳的问题,家人曾经叫他去“找路子”,他总说:家都在这里了,还走哪里!他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从工作员一步一步走向领导岗位,深知群众的疾苦和基层的困难,但他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在工作中,他谦虚好学,善于吸取经验教训,喜欢和老百姓交朋友,练就了一身调解本领,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很多工作中的难事,经他出面,就会很快解决,因此,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 “小金刚”。

从事组织工作,他善于发现群众中的乡土人才,他考核推荐的村干部基本都稳定工作2019年以上,有的至今还在岗位,他推荐启用的大金星村党总支的书记田述均,是2019年瓮x县唯一被省委表彰的 “文朝荣式好支书”。

主政建中镇后,他通过调研走访群众,了解到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发展难的“三难”问题,他抓住省公路局帮扶建中之机,申请建设了建中到果水连接省久铜线的通乡油路项目;跑遍全镇45口水井和5座水库,申报水利项目5个,一年后就改变了建中镇靠人挑马驼饮水的历史,他与当时分管水利的副镇长龙海燕一起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二龙治水”;他发动干部、引进客商种植“白茶”、绿茶2万多亩,发动群众种植烤烟8000多亩,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龙增刚务实拼搏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省公路局驻村干部赠送龙增刚同志的一幅对联---“增产增收立党为公,刚柔相济执政为民”就是最好的印证。

2019年7月调入瓮x县委组织部负责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后,他深知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保垒强不强,关键看干部”的道理,于是,他从村支“两委”班子换届着手,实施“领头雁工程”,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并提请县委研究同意,对村干部进行职业化管理,先后两次对村干部报酬进行了提标,在原基础上每月增加工资800元,实行了工龄工资补助政策,并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在他主抓党建工作的三年里,瓮x县党建工作连续两年获“全州第一”;机关党建工作先后得到了贵州省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高度肯定;2019 年,驻企特派员工作在全省工商联推广学习;2019年,创新开展的“1 3”机关党建服务模式,被评为全国建设服务型机关最佳案例和全省机关党建创新成果二等奖。

生命会燃尽,精神的火种却越烧越旺。龙增刚在瓮x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辛勤开拓和耕耘,让党建之火在革命老区愈烧愈旺……

为民情怀 始终践行服务宗旨

“乡镇干部的工作地点不是在办公室,是在老百姓的家里,在田间地头”。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乡镇,他走遍了家家户户;在机关,他走遍了全县99个村(居),他有一垛工作笔记本,专门记录着所到地方干部群众反映的点点滴滴。

在建中镇任党委书记期间,格颈水库的抗洪抢险、病险加固,他两天两夜坚守库区指挥,建中治水,他是“跟着水管所长屁股后面跑的书记”。

今年1月,他带领同事坚守永和镇红岩村轿顶山村民组的水利建设工地,只为了帮助群众能赶在过年时用上自来水,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家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今年6月,永和镇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洪水造成63户居民房屋不同程度受灾,上千亩庄稼被毁。洪灾发生的第二天,他便带领部里的干部赶赴受灾严重的观溏村,现场查看灾情,给受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最近天气多雨,你们要多到村、组,把遍访工作落实好,部里最近工作较多,还有一个偏远村民组我还未走访,过几天我就去,8月上旬要完成所有偏远村民组的走访工作”。这是龙增刚副部长在今年开展的贫困户遍访工作时,向永和镇党委副书记李永群交待的事,这也是他临终未了的心愿。

深情帮扶忆母恩。他经常说:“看到那些困难的群众,我就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近80高龄了,没有在床前好好尽过孝,我离开家乡来到这里,这里的乡亲也是我的亲人呀!”去观溏村看望贫困户,得知村民屈家发因患间隙精神病,无法照料卧病的母亲时,他难过地掉下了眼泪。

老百姓都是他的亲戚。在猴场青池,他是蒋华富、李德全等群众子女的“老师”,是他用思想影响父母、带动子女,纷纷考上学校外出就业;在松坪场村,蒋全华有一个孙女叫蒋思忆,在出生时其父亲已过世,龙增刚同志10多年来坚持不间断关心照顾,给她送衣服、学习用品和慰问金,鼓励她好好学习,小女孩幸福地说,我有两个亲爷爷!

在他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基层组织局局长期间,他大力夯实基层党组织服务阵地,借行政区划调整契机,组织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4个,其中“村社一体化”模式11个,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不求生命辉煌,但求无悔人生”。他通过实际行动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人民的心里。他想得最多的,始终是服务群众的问题。

永葆本色 清正廉洁人淡如竹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他刚参加工作时一位老领导送给他自勉一生的座右铭。

有的人认为,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应该很风光,更不会差钱。而龙增刚却始终坚守清廉的底线,与家人一道,共同承担起生活的沉重压力。

在县城文峰花园不足100平米的住所中,除了一台旧彩电,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屋里随处可见的摆设就是各种书籍,清洁办公桌上,除了处理的文件、稿子、材料外,最多的就是他记录的笔记。

在和老百姓、同事打交道时,都知道他是一个很随和、很亲切的人,但在家,“他性格很犟、不讲人情”,这是不少亲友对龙增刚的看法。

他从来没有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友办过私事。当初爱人赵益芬放弃贵阳牛奶厂工作,来到乡下陪伴他,他在松坪乡任党政办主任,分管食堂,怕别人背后“戳脊梁骨”,说自己公权私用开“夫妻店”,中饱私囊,怎么也不愿让妻子到食堂干活,挣一份辛苦钱。赵益芬先后做过代课教师,卖过牛奶、米粉,直到今天,也只是一物业公司临聘人员。

有一次,妻子告诉他说,现在你工作在县城稳定了,兄弟一直找不到事做,家庭比较困难,能不能你给安排一下,帮兄弟谋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龙增刚对她说:“兄弟找不到事做,我也晓得,但如果需要动用我手中的这点权力,那肯定是不行的”。就这样,妻子没有办法,只好把他的弟弟叫来跟着他们一家住,在县城摆个临时摊点烤蛋饼养家糊口。

龙增刚同志光明磊落,一尘不染。一位在偏远山区工作的干部,想进城,借口向龙增刚汇报工作,到他家拜访,提着礼物,希望“照顾”。“礼物请你提回去!”龙增刚严词拒绝, “只要你确实优秀,现在进县城可以参加遴选,机会是很多的!” 这位干部不甘心,走时将礼物留下,结果,他硬是让妻子当场给他还了回去。

权为民用,甘守贫寒。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屈芳说:“龙增刚同志在乡镇工作了20多年,不管在哪个岗位,总是能把所有工作都做得很好,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困难和要求。”

患肾病半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治疗一边上班,从未在同事面前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说过一声痛。7月26日,他高烧至40度,医生坚持叫他住院治疗,他却仍然放不下工作,上午输液,下午上班,同事们都叫他休息,他只说“没事,没事”。直到7月29日下午在列席县委常委会时,实在扛不住了,他才正式住进县中医院,还坚持一边输液一边处理工作。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龙增刚同志先后转院到都匀、贵阳,也没能控制住病情,8月13日,因呼吸衰竭、肾衰竭,再也没有回来。

他走了,生命定格在了47岁。一位边远乡下的村民放下手中的农活主动赶来“超度亡灵”;一位小区业主主动担当办理丧事的“总管”;数位白发苍苍的乡下老人赶来日夜“守灵”,寸步不离……,一位中坪镇卸任多年的老支书挥毫为龙增刚送别:“革命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从政廉洁于公于私光明磊落”。

他走了,带着未兑现的承诺。他曾跟家人说,有时间的话带他们去上海看打工的妹妹,顺便带他们看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可终究,他为事业倾尽所有,却还没来得及带家人看到许久未见的妹妹。这个承诺,永远无法再实现了。

他走了,同事、妻儿、群众泪洒千行。一生精神归华表,满堂珠泪洒云天,山无语,

最新军旅书法家龙增德优质(9篇)

军旅书法家龙增德篇一龙增刚,男,布依族,1968年5月出生,贵州贵阳人,1989年1月参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瓮安县松坪乡党委...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