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给领导的建议(三篇)
员工给领导的建议篇一
现在,我要向你就采购流程提出一些建议。
管控采购的工作,最重点的是单价。可能你觉得你已经管控到它,但是我觉得你完全没有。 目前的做法是,新的单价和涨价都需要经过你的批准,但是降价不需要经过你的批准,然后每季度会有一个cost down的目标,每次都是5%
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是有问题的,因为价格的变化有很多情况。
首先国际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或者是人工成本的增加会引起一系列材料的价格变动, 但是他们的幅度是不同的。比如锡金属价格上涨20%,我们所购买的锡棒正常的涨幅应该是10%-20%,锡丝的涨幅应该是10%-15%,而锡膏价格涨幅不应该超过5%,因为锡膏的产品技术附加值太高了!但是如果我报告给你,因为锡金属的价格上涨了20%,而我这三种材料我全部接受供应商15%的涨价,你可能会也会觉得合理。
如果说,原料下降了20%,我可能正常能争取到10%-18%降价,但是我只接受了供应商5%的降价,或者没有降价,而这些你可能不会知道。
这样的情况,解决的方法是:需要将材料分类整理,在做季度cost down之前应该就材料的价格走势做出分析计划,并订制合理的目标,在季度cost down结案以后对目标的达成做出分析。而不是单纯的给我们一个指标5%,当原料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时候,就是我们最辛苦的时候,却无法达成目标,你可能不知道我们阻止了多少涨价,虽然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但是不管做出何种努力也不会被认可,我们的积极性就会懈怠。
然后是供应商恶意抬高单价或者降低单价。因为是only sourse,我们需要被迫接受供应商的高价.或者供应商有时候会恶意竞争,给出低于成本价很多的价格来打败其他竞争者,我们是否要接受这样的低价?在原材料和人工费都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突然降价50%,你看到这样的情况会开心,还是感到担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非常需要你的指示,才能够从容地应付。
改善的方案是,在有新的产品时,最好不要出现only sourse的情况。新的单价需要请供应商提供成本分析表,有的产品供应商不愿意提供,但是我们可以自行先估价,在涨价和降价的时候,这些可以作为基数参考。你会发现,我们目前
员工给领导的建议(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