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教案第二课时(十四篇)
春夏秋冬教案第二课时篇一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积累语言,体会四季的美好;学写笔画横斜钩。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四季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们班的同学有的喜欢鸟语花香、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春天;有的喜欢可以吃雪糕、穿裙子的夏天;有的喜欢硕果累累、落叶金黄的秋天;还有的呀喜欢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的冬天。看,四季缤纷多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四季有关的课文《春夏秋冬》。齐读课题《春夏秋冬》。(提醒翘舌、后鼻音的字)
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上面都描写了什么,属于哪个季节?
2、看来这个问题难不倒大家,来一个有难度的,每幅图分别表示哪种天气呢?
柳枝摆动,我们可以用“风”来表示;荷花上有水珠,我们可以用“雨”来表示;树叶上的一层白色,我们看出“霜”,雪人,我们看出“雪”。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这四个字都是描写天气的,他们和春夏秋冬这些季节的字组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词语(教师相继出示词──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理解词义。指导“夏雨”非“下雨天”
3讲解重点词语“秋霜”通过观看视频、形声字、组词等方法识字,重点认识雨字头,知道雨字头的字和天气有关,比如雷、雪、雹等字。
三、读懂课文,理解字义
1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那同学们你们知道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都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的吗?请你读一读,找一找。在读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对,借助拼音)接下来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找一找吧!细心的小朋友已经找到了,“吹、落、降、飘”而且这几个词都可以用动作表示,是动词。这些动词和我们刚才学的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组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接下来要学的短语(出示课件)大声读出来吧!
2认识“吹、落、降、飘”字,学生识字方法分享,加一加、形声字、做动作(通过做动作发现降和落都是向下,吹和飘都是左右方向),形近字飘漂,重点学习降的偏旁“双耳旁”,出示图片理解。组词。填空。同学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样,希望你们能运用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接下来就请你把我们刚才认识的这几个字再带入文中读一读吧。
3指导朗读。轻、重。大家读的可真好听
4奖励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有的同学出错了哦,我们再来一遍。
5小雪人看见大家玩的这么开心,也想加入大家,大家欢迎吗?请你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吧。(稍微提示降多音字)
6有几个雪人玩累了,你们可以送他们回家吗?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
(1)呈现“春、冬、、雪”3个要求会写的字,提示撇捺画,
(2)单个展示生字笔顺,指导书写。“春”的上半部分写完再书写下面的日。“雪”的第三笔横钩的.横要写得长一些。
(3)学生独立书写,教师指导。提醒坐姿、握笔。
(4)班级展评。
2、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并写出画中景物名称,下节课和同伴一起欣赏交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天气。冬天过去了,又一年春天来到了,请同学们注意看这一幅课文图画:
二、看图识字
(1)请你来说说观察到了哪些植物?哪些动物?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分类,(植物:草、花;动物:鱼、鸟)
(2)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找出四种事物的特点用一个字表示。(小组代表发言)
小结:颜色表示植物,动作表示动物(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3)出示: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学生自由读。
你们发现了什么?
a.反义词:出――入(表示动作)。你学的知识真扎实
b.表示颜色的词放在词的前后都可以。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c.形近字:人-入。真是一个认真细心的孩子,老师要向你学习!
d.跟水有关:游、池。哎呀,这个同学肯定认识不少的生字,能够利用偏旁去学字,了不起!
(4)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词组的意思。你理解的很准确,老师给你一点建议,如果能够用上表示颜色的词或者动作的词,你的句子将会锦上添花!
三、拓展学习
1、填空。学用动词、形容词(表颜色的词)
2、用一段话描述自己的画,用上动词、表颜色的词。
四、指导写字
(1)呈现“花、风、飞、入”四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重点讲解风、飞,指导横斜勾笔画。“入”的第二笔从左上格偏右一点起笔,第一笔比第二笔短。注意“花”的最后两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学生跟笔书空。“飞”共3画。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指导。提醒坐姿、握笔。
(3)班级展评。
春夏秋冬教案第二课时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雨、阝”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吹”“落”等动词和一对相反的词:“出”和“入”。
3、了解四季变化,感受不同季节的景色,能主动积累有关景色的词语。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雨、阝”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吹”“落”等动词和一对相反的词:“出”和“入”。
教学难点:
了解四季变化,感受不同季节的景色,能主动积累有关景色的词语。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1、教师:小朋友,走过寒冷的冬天,春天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喜欢春天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入多彩的四季。
2、呈现一幅彩色的课文插图(画上有春夏秋冬)。板书课题:春夏秋冬。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1、学生再观察课文插图。
2、你能用完整的句子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不同天气情况,并用词语描述。看图并“完整”地表达,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图中是什么季节?它们各自表示哪种天气?
柳枝摆动,我们可以用“风”来表示;荷花上有水珠,我们可以用“雨”来
1 / 3
表示;树叶上的一层白色,我们看出“霜”,雪人,我们看出“雪”。教师相继出示词──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朗读,小组赛读,齐读)
4、自由读文。
细心的你还从图中观察到天气出现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带着问题读一读课文,在读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借助拼音,问问同学或者老师)
(1)自由读词语,把词语中的新字圈出来,好好拼一拼,读一读,记一记。
(2)学生练习拼读。
(3)出示课件,抽生读词语,随机正音。
(4)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抽生读。
(5)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6)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把“我会认”的字偏旁指出了。 a、重点指导“雨”的偏旁字跟气候有关。 b、新偏旁“阝”降。 c、形近字:人-入
d、跟水有关:游、池(加一加,找朋友,减一减,猜一猜)。
1、教师指导学生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读课文。
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那么从图中观察到天气出现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呢?出示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初步理解动词字义。
这些词语读着读着就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动态图画,孩子们,经过这么多遍反复的读,你能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吗?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总结:与风有关――春风吹、冬雪飘;表示方向由上到下――夏雨落、秋霜降
1、四季各有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天气。冬天过去了,又一年春天来到了,请小朋友注意看――课文插图图画:
(1)你观察到了哪些植物?哪些动物?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分类,(植物:草、花;动物:鱼、鸟)
(2)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找出四种事物的特点用一个字表示。(小组代表发言)
小结:颜色表示植物,动作表示动物(青草、红花、游鱼、飞鸟)(3)出示: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学生自由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a、反义词:出――入(表示动作)b、表示颜色的词放在词的前后都可以。
2、读一读,背一背(指名背诵、齐背)。
1、巩固练习。
课文填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连一连: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2、指导书写。
(1)呈现“春、冬、花、雪、风、飞、入”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7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春”的上半部分写完再书写下面的日。“入”的第二笔从左上格偏右一点起笔,第一笔比第二笔短。“雪”的第二笔是小短竖。注意“花”先写撇,再写竖弯钩,第三画是长撇,最后写捺。学生跟笔书空。“飞”共4画。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评。
春夏秋冬教案第二课时篇三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落”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风”等7个生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的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借助图片和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难点:了解四季特征及现象,积累相关词语、
2课时
第一课时
1、播放儿歌视频,引入课文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头问声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天到,秋天到,苹果柿子枝头闹、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们穿棉袄。
2、同学们,儿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季节?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板书课题“春夏秋冬”,用红色粉笔圈出“春”字)
3、教师相机教认“春”“冬”(上下结构)。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最后指名学生用句式“这幅图是()天,因为我看到了()”来表达。
(2)课件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教师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5)识记生字,交流认记方法、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来识记;比较识记法:“吹”和“次”;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四幅图片及相应词语,连线区分并认读。
4、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认识部首雨字头“”,雨字头的字大多与天气现象有关。
(3)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4)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5、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吹、落、降、飘”、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与其他季节对比)
(3)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4)了解“霜降”,学习双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5)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做动作,感受雪花的轻盈,使其知道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
(6)课件视频展示“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加深词语理解。
(7)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生:冬雪飘。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雪”。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师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4)让学生当小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
注意:“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给下面的部件足够的空间;“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雪”字底部是“彐”。
2、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第二课时
1.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让学生认读。
2.复习课间操小游戏、(教师说“什么吹”,学生回答“春风吹”……)二、看图学习新词
1.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青草在哪里?红花在哪里?鱼和鸟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要说完整的句子。
(3)教师相机出示词串。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如熟字比较:“池――他”“入――人”;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3、指导朗读词语和短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4、指导背诵课文、同桌互相背,全班齐背。
1.指导书写生字“花、入、风、飞”。
(1)指名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观察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互相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讲解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注意:“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2、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集中纠错。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1、教师指名读生字。
2、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上学会了书写哪些字、教师指定三个学生到黑板上模仿教师的板书写一遍生字,其他
春夏秋冬教案第二课时(十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