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讲话稿(优秀十三篇)
家风讲话稿篇一
当时,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要我星期天回家,有事商量。我带着6岁的儿子小明来到父亲住的县水泥厂职工宿舍楼,大哥、三弟、四弟都已经到了。
母亲朝我们说:“你们先等着,我到车间里找你爸去。”
20分钟后,满身灰尘的父亲回来了,他望着我们说:“都到齐啦,小四把毛巾拿来。给我抽打抽打身上的灰。”四弟听到父亲的吩咐,忙到洗漱间拿了条毛巾,出去帮父亲打灰。
父亲洗完脸后,换了一身衣服。他往茶几上放了三沓百元大钞。父亲的这一举动,使我兄弟几个都十分愕然:这是要开什么家庭会呢?
“孩子们,这是昨天晚上别人送给你妈的,整整3万元哪!今天的这个家庭会很特别,一个字——钱。”父亲把钱字说得很重。他继续说:“我们这个企业,工人的工资3个月没发了,一把手不知哪来那么多关系户,给企业供的煤炭掺水搅假,其他物料也价高、质差。我这个搞生产的厂长,想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难呀……”
“爸,你不要在给他们出那牛力了。听说,县委最近要让一批科局级老干部退下来,年龄超过55岁的都要退。”我宽慰地告诉父亲。
父亲摇摇头说:“我一不是给谁出力,二不是给谁卖命。我自己和全厂上下千名职工都得吃饭啊!如果组织要让我退休的话,就退;不叫退,就在一天干好一天。”
父亲说:“这3万元钱,是因为我坚决拒绝劣质原材物料进入生产车间。一把手同意了,我坚决不让车间人员收,结果搞僵了。外面供料的人送钱来的意思,是要我网开一面。”父亲说到这里,犀利的目光在我们兄弟四人的脸上掠过。接着又说:“人家给我出了难题。我感到难办呀。所以,才把你们叫来,帮我解决解决这个问题。”
“那还不好办。爸,你也来个睁一眼,闭一眼。一把手说咋办就咋办。你能得到的好处,就尽量得,反正您快退休了……现在有权不使,过期作废。再说,我们弟兄几个都等钱用。”四弟首先站起来说。
“你呢?小三。”父亲正视着三弟问。
三弟抿了口茶水说自己的观点。
“论说,这个社会都这样,反正你不捞他捞。爸,这是人家送上门来的,又不是你要的……如果要是别人,说不定后面还得给添个零呢。”
“你呢?”父亲把目光投向我。
我刚要说,这时,房门砰砰地响。孩子小明在门外喊着:“爷爷、爷爷。”四弟忙把房门打开,小明一下子冲了进来,扑向父亲。后面,母亲满脸笑容跟进客厅。
“坐下吧。”父亲揽着小明示意母亲。“你再接着说。”
“爸爸于你我兄弟不同。”我看着坐在一起的三弟、四弟,加重语气继续说,“爸爸是老共产党员,对这个问题,自会有决断。”说完我望着爸爸,爸爸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变化。他怀中的小明看看我又看看桌上的三沓钱,不住地眨着眼。
“该你说了,你可是家中的长子。”父亲凝视着哥哥,语气变得沉缓。
“说起来,这是个赃钱。”大哥慢言慢语地说:“我总感到,靠自己挣来的钱花得踏实,不会被别人指脊梁骨。爷爷在世的时候给我们立的家训不是说:犯法的不干吗?我看收这钱就是干犯法的事。”大哥说完看着父亲。
父亲把小明推到母亲怀里,深深喘了口气说:“我这大半辈子,清清白白。从参加工作到现在,身上可没有污点。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我要保持晚节,不能因为这点钱就染上了污点。还是你大哥说得好,他没有忘记家传祖训:犯法的不干呀。小三、小四你俩给我记住。”父亲提高了嗓门,“今天,我告诉你们,在外工作,千万不能学坏,家传的祖训要牢牢记住,这是做人的根本。今天,如果我收了这钱,就是受贿,就是犯法。小三、小四你俩现在和我一起,陪着我去厂部把钱缴了。”
三弟、四弟随父亲出了房门。一直听着大人说活的小明突然冒出一句:“犯法的不干。”
家风讲话稿篇二
家规有什么?勤俭持家、尊重长辈、和睦邻里,这些都是为大家熟知、遵循的家规。我家也不例外,现在我想要说的是我们家的一条特别家规:靠自己。
父亲靠着自己对教学的认真劲当上了我们县最年轻的校长。奶奶说:“那时孩子识字算数就行了,三儿(父亲乳名)不愿意,夜夜点灯读书。”爷爷很支持父亲,家里的农活不让他干,让他专心学习就行。父亲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毕业后顺利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父亲工作干得很认真,很下功夫。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课他都教得好。每年教师节,父亲总是被评为优秀代表。现在,父亲是一名校长,仍站在他那三尺讲台上讲授知识。父亲,正是靠着自己对教育这份热忱和坚守赢得了我们乡里人的爱戴。
可是在父亲的学校里,我什么都没有得到“特别”的待遇。班级干部不是我,少先队没有我,连那张张奖状都没我的名字。
进了初中,我开始懂得去学习,爱上了学习。成绩也在稳步上升,可那我想要的奖状却还未得到。父亲站在一旁说着鼓励话:“想要你要的,就得靠自己。时间还长着呢,慢慢来。”我心想,父亲你根本不想帮我,为什么不在小学的时候给我荣誉?我赌气一定要靠自己得到我想要的,让父亲看看我的本事。
是的,我成功了。家里的书柜摆满了我的各类荣誉证书和登载文章的报纸期刊,父亲把它们摆在最显眼的地方。父亲说:“幸好你开窍了,明白了要靠自己后天努力。”
慢慢地,我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
回过头来想想,我的爷爷,我的父亲,还有我自己。
爷爷那辈,靠自己,一把力气养活家人。
父亲这辈,爷爷给了父亲最大的支持,全家供父亲读书识字。但是要读出名堂,只能靠父亲自己。
而我如果不去努力,靠爷爷和父亲给予我的,或许生活得很轻松。但父亲没有这么做,父亲收起他能给予我的,鞭策着、激励着我靠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就是我们家的特别家规。
家风讲话稿篇三
我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对子女的教育,他们虽然说教不多,但却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以前,乡下有许多挑着货担走村串户叫卖的人。一天,村里又来了个挑货担的,孩子们一见都高兴地围了上去,不停地挑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六七岁的侄女也在其中。在叽叽喳喳的人声中,挑货郎忙得不亦乐乎。
等挑货担的走后,侄女手里捏着两个崭新的发夹,高兴地回来了。哥哥见了,便问她是哪里来的。侄女收了笑,怯怯地说:“秀姐给我的。”一旁的小秀马上说:“不是我给她的,是她自己偷偷拿的。”
哥哥一听,一把扯过侄女,大声怒骂道:“别人的东西你也敢拿,马上给我送回去。不然我打断你的手!”
侄女见状,眼泪很快便滚了出来,又不敢大声哭,更不敢独自把发夹送回那个挑货担的。刚好母亲从地里回来了,问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进屋拿了钱拿了发夹去追那个挑货担的。
外面正下着绵绵的春雨,母亲连伞也没打,在泥泞的村道上又走又跑,追得满头大汗,两个裤腿都是泥巴,但总算追到了那个挑货郎,对他说:“这是刚才我的小孩拿了你的两个发夹,等她回来取钱给你,你就走了。多少钱?我来把钱送给你。”挑货郎放下担子,收了母亲五角钱,满意地朝前走了。
回到家,全身都是泥水的母亲把侄女拉到一旁,一边轻轻地拭去还挂在她脸颊上的泪水,一边对她说:“别人的东西,就是再小也不能偷偷地拿走。拿了,这就是我们说的贼,会被人看不起的。奶奶现在帮你把钱给送回去了,总算是挽回了错误,你以后千万不能再这么做了。”看到侄女不停地点着头,母亲把那两个漂亮的发夹别在了侄女的头上。碰到村里的小朋友,她都会高兴地指着发夹对人家说:“这是我奶奶给我买的,五角钱。漂亮吧?”
一晃20xx年过去了。去年,侄女顺利地考上了重点大学,我们全家人都十分高兴。在整个求学期间,她一直品学兼优,深受师生的喜爱。而说起童年这件事,她仍是记忆犹新,感慨颇深。
当然,我也由母亲的行为中再一次受到了触动,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哪怕是面对再细微的东西,也不能有贪念,不能让贪念打湿了心灵的天空。一个人,只有不贪不占,才能拥有做人的尊严,才能绽放人生的靓丽,才能拥有灿烂的天空。
家风讲话稿篇四
那一年,父亲因病早逝,年幼的我不由失声痛哭,幼小的心灵便知道从此将没有爸爸牵我的手了。母亲抱着我颤颤巍巍地说:“二娃,不哭,还有妈妈在呢!”她自己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哭了。
那一年,母亲背着我去村口的小学念书了,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高年级的学生故意把我推倒在稻田里,我被弄了一身稀泥,哭着回家了。第二天,母亲却当着他家大人说是我俩玩游戏时他家孩子不小心把我弄的,叫我们以后不要玩这个游戏了。
那一年,过年了,邻居家好不热闹,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母亲从地里回来,叫着我的小名把我抱回家说:“妈这就做饭给你吃,小孩子不能随便扶在别人家门槛上看着人家吃饭的,再饿也要等妈妈回来做!”当饭做好了以后,母亲看着我们和奶奶先吃着,并把碗里唯一的两块肉一块夹给了奶奶,一块给了妹妹,然后等我们吃完了她才开始吃着。
那一年,我要去镇里念中学了,邻居家送我一件灰色 “的确良”的布料衣服,说穿着它到学校去会漂亮点,母亲却把衣服送还回去了,对我说:“再缺什么东西,不能无故要别人的东西,就穿着姐姐的那件衣服吧,是旧衣服不要紧,我已洗得很干净了!”因第二天早上要到离家70多公里的学校报到,于是我和母亲背着包裹深夜就出发,经过漆黑的山路时,我有点害怕,母亲却说:“没什么好怕的,妈走在后面呢!”当母亲看到山下有户人家还亮着灯,到了附近时,母亲说坐下来先歇一会儿,等天稍亮一点再走吧。
那一年,贪玩的我趁暑假时与村里几个小青年到小溪涧里摸了一天的鱼,回来被母亲痛骂了一顿,说不能与一些游手好闲的人一起玩耍,要多帮家里干点活,在家多看着点妹妹也行啊!
那一年,我辍学了,母亲送我去参军,临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到部队去了要好好听领导的话,要安心在那里工作,不要惦记着家里的事,当兵能锻炼人,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学点知识回来!”
那一年,我背井离乡,在外地打工去了,母亲便托老乡捎话来,说在外打工时要对得起老板给的工钱,如果感觉到累了就及时回家;还说把我退伍时带回来的棉被送给了当初要给我衣服穿的邻居了,邻居逢人就夸我这被子结实着呢。
那一年,我在外地成了家,
家风讲话稿(优秀十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