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商局个人工作总结汇总(四篇)
工商局个人工作总结篇一
一、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稳步推进
全系统清醒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清醒认识和把握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主动作为,履职尽责,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新突破。
1、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激发市场活力。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
部署,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9月1日起,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11月1日起,开通新设企业网上注册,逐步实现商事登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电子化管理。截止11月底,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52665户(其中内资企业37233户、个体工商户104643户、农专社10789户),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399户(内资非私营企业180户、私营企业4217户、个体工商户13395户、农专社607户)。
2、引深商标战略,推进品牌兴市。全系统加大了培育注册商标和争创驰、著名商标力度。截止11月底,新申请注册商标970件,推荐申请认定山西省著名商标52件,推荐认定驰名商标1件,指导5个社团组织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受理。有效注册商标达到了587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2件、山西省著名商标10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长治堆锦”今年2月份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0月份,着手制作《品牌的力量》大型商标画册5000份,重点宣传和展示我市驰名、著名和地理标志产品及企业风采,加快“品牌兴市、品牌兴企、品牌富民”建设步伐,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委托地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受理商标注册申请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市工商局积极申请,我市被省工商局列入全省首批上报国家工商总局(首批共三家,长治、太原、大同)。获批后,将为我市的市场主体申请注册商标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3、发挥工商职能,破解民企融资难。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发挥工商职能,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加大民营企业融资扶持力度,推进银企对接,发挥抵押担保登记职能,以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等方式,盘活企业资产。共办理股权出质设立登记6户,出质股权数额2.16亿元,帮助企业实现质押融资4.31亿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20起,主债权金额达到34.7亿。
4、关注民生,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3.15期间,围绕“新消费·我做主”年主题,开展了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三大运营商约谈、召开新闻发布会、建立“四省六市”联动维权机制、开展宣传、咨询等形式多样、亮点纷呈的活动。重点开展了对保险、银行、汽车销售、通信等行业的消费维权工作,通过问卷调查、明察暗访、走访消费者等措施,发现并及时处置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特别是对这些行业使用合同中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即“霸王条款”)进行了纠正。xx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接到群众电话及来访5521件,其中咨询类4506件,申诉和举报101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60余万元。
5、强化信用监管,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全系统充分运用“长治商务诚信网”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披露、公示企业信用信息,运用异常经营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录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组织开展了省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我市开展的“山西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培训会议,共计180余人参会。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26户企业荣获20xx-20xx年度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
51家企业被公示为20xx年度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同时推荐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9户。5月19日正式开通山西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共享)系统进行信息归集,并建立了工作台账。截止11月底,在“山西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上共公示股权出质166条,动产抵押333条,良好记录94条,失信记录424条。
6、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定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和工商部门“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以山西工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登记数据库为依托,建立了xx市场主体名录库。建立了市工商局市本级执法人员共80人名录库。在部分县区开展了企业公示信息“双随机”抽查试点工作。按照宽进严管相结合的要求,努力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监管制度。
一是认真开展企业信息公示工作。xx企业应报31825户,已报28713户,年报率90.22%。二是认真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按照省局要求,通过网络监测比对、实地核查企业803户。三是大力推进经营异常名录信息管理。全年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为异常状态68799户,移出10051户。四是开展了行政处罚案件补录及信息公示工作。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应公示144件,已公示144件,公示率、及时率均达100%。
(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有序的市场交易和竞争秩序有了新进展。
1、认真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和专项执法检查。以大型商场、品牌专卖店及专业卖场为重点,开展眼镜类商品和金银、珠宝首饰、服装商品质量执法检查,共抽检84个批次。开展了成品油和农资质量抽检监测工作,对xx106座加油站抽检油品206批次,抽检农资46户55批次。对36户销售不合格商品的经营户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没款20万元。
2、开展了公用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对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公交、保险、殡葬等重点企业进行了检查规范。共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48起,其中公用企业限制竞争案件1起,商业贿赂案件2起。查处了三起社会反响强烈的大要案件。分别为长治市某燃气有限公司限制竞争案(强制搭售保险),罚款10万元,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治中心支公司商业贿赂案,罚款6.8万元,长治市某燃气有限公司商业贿赂案,没收违法所得19553.6元,罚款7万元。
3、进一步完善打击传销网格化管理机制。全系统加大了防范传销宣传力度和与公安部门的配合力度,组织大规模的打传行动2次,端掉传销窝点6个,遣散传销人员120余人,移送传销案件2起。
4、强化商标监管执法,引深“双打”工作开展。开展了对互联网领域、商品市场、农资市场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治理。加大了对涉嫌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外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案件的打击力度。开展保护“迪士尼”、打击“汾、杏花村”等系列商标侵权行为专项执法。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5件,罚没款11.8万元,销毁侵权商品90 余件。
5、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全系统加大广告日常监测力度,共监测各类广告2300余条。按照《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和市文明办要求,发布户外公益广告550多条。开展了房地产广告专项整治、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专项整治、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落实《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形成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合力。全系统查办广告案件9起,罚没款12万元。
6、依法加强网络市场监管,促进网络商品交易规范有序。大力推进“四网建设”和“两清单”制度,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逐步延伸”的工作原则,探索出“一条龙”流水式受理网络案件处理流程。处理了消费者投诉“好厨娘旗舰店”网页涉嫌夸大宣传、“昂生大药房旗舰店”广告宣传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淘宝店铺“捷易通就在1987”涉嫌出售不合格商品等举报投诉案件。截止11月底,申请电子标识25个,数据比对完成率达到100%。
此外,深入开展了合同欺诈、二手车市场专项整治、无照经营等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了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及专项整治工作、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大气污染环境整治等工作,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48件。
(三)推进“六权治本”,“法治工商”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继续完善“两单两图”,按照《长治市行政职权编码规则说明》的要求,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行了统一规范编码。对省政府部门权力清单中的其他权力事项提出了取消下放意见。完成了工商部门16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审查上报工作。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情况,完成市局权力清单的动态调整工作。
二是强化执法监督,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全系统法制机构认真核审行政处罚案件,实现了零听证、零复议、零诉讼。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办案水平。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了省局在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河南大学、总局深圳行政学院和省委党校等处举办的培训共七期64人次。依托山西干部在线学院和总局行政学院网络专题培训网络教育平台,圆满完成总局七期201人次的专题网络培训班。
四是认真组织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强化作风建设和案件评查工作。对城区分局、郊区分局、高新区分局和潞城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了执法监督检查,对20xx年度办理的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和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档案进行了抽查。
(四)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了新加强。
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重要性,拉出了“两个责任”清单,不断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
1、认真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五项机制”。即:“一岗双责”的领导机制、常抓不懈的教育机制、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和具有工商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督导检查,推动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市局党组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组织专题工作会、分析研判会、学习讨论会10次,制定出台相关文件5个、党风廉政工作制度10个。市局党组书记带头落实“四个亲自”,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开展提醒谈话50人次。开展“两个责任”落实情况专项督查10次,发出整改建议书3份,提出整改建议15条。
2、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以建立“五型”工商为目标的纪律作风整顿月活动。从9月13日开始,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工商局党组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创新型“五型”工商工作目标。在局机关和直属分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纪律作风整顿月活动。重点整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方面、履行职责方面、工作作风方面、纪律作风方面、执法服务方面五个方面的问题。
同时将活动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及时进行推广,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目前72项制度目录已经基本成型。通过开展集中学习、自学、党小组学习、各支部学习、工商业务讲堂、党组中心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专题党课等形式学习系列讲话、xx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次党代会、市委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党章》、工商业务等内容。10月27日,市局机关和派出分局班子成员88人进行了集中考试。通过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月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机关管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
3、抓党员“扶贫驻村”工作,实现“精准扶贫”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根据市委的安排,我局选派机关4名优秀干部到扶贫点任第一书记,选派三名干部到扶贫点驻村扶贫,选派两名干部到企业帮扶。以健全基层党建制度入手,成立了市局机关精准扶贫领导组,成立了扶贫工作队,制定了精准扶贫时间表、责任清单。
9月份,集中10天时间,局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96人到扶贫点对接481户,1255名扶贫对象。目前初步确定了市局前期投资15万元扶贫资金,帮扶双井村6.5公里田间公路改造,连翘种植1000亩、土豆深加工、前山庄村粮食加工机械、申家奄村蓄水池建设等扶贫项目。
4、多措并举强化班子建设,夯实党建基础。为将全局干部职工尤其是市局领导班子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市工商局党组确立了“抓班子、带队伍、强监管”的工作原则,完善了党组会议制度、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党组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加强班子建设。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班子成员要增强“五种意识”,提高“五项能力”,即增强政治意识、担当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和执行意识、责任意识,提高驾驭全局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从严治党能力。通过狠抓班子建设,促使班子成员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努力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五)不辱使命,非公党建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了非公组织党员关系排查工作,共排查党员148名,确定固定组织关系党员53名,流动党员95名。二是全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专项行动。共有1.4万户正常经营的非公企业,已建立的非公企业党组织1178个(20xx年新建党组织16个),党员总数0.8万人,目前的组织覆盖率为30.8%。三是为非公企业联合党组织争取了工作经费。向省市县财政局争取了非公企业联合党组织工作经费,按照3:3:4的比例,
最新工商局个人工作总结汇总(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