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主管护师专业技术工作报告15篇(汇总)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主管护师专业技术工作报告篇一
九月份的主要工作:
作为工区的技术员,我按照工区各项规章制度,按时按质地完成各项技术管理工作。
1.技术管理:
(1)根据矿建设地面车间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对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了整理,有关计件加工图纸的设计。
(2)下井19个,生产工作面看条件8次,下井发现隐患16条,现场解决隐患11条。
(3)绘制计件加工图纸14份。
(4)在教陪中心授课18节,没有因此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
2.资料管理:
(1)修订了工区管理制度。
(2)完善运搬工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的有关内容。
(3)每周对工区的安全隐患排查进行总结,以书面的形式汇报安监处。
二、具体的工作情况:
(1)根据矿有关职能科室的要求,配合工区领导积极排查全区不安全人和不安全行为并以书面的形式及时上报安监处,避免了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保证了现场安全生产。
(2)及时修订了工区电器设备维修划分范围:根据现场生产需要合理的进行电器设备分片划分,保证了机电队范围内的电器设备个个有人管,人人都负责的良好氛围。
(3)深入现场,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排查隐患15条,都以得到解决),有条不紊的摆布生产。
三、工作中尚存问题
(1)学习系统性不够,虽然对学习很重视,但由于工作头绪较多,学习的深度还不够。
(2)业务专业技术还不够精、专,有待学习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
四、十月份工作打算
通过总结一月来的工作,我找出了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我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工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主管护师专业技术工作报告篇二
我于九月参加工作,曾从事表计校验、用电检查等工作,现任经营部副部长,负责线损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等工作。在一个月的实践工作中,我虚心学习、刻苦锻炼,将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专业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现将我个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标准设备管理,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性。
我们常说计量表计是电力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秤杆子”,那末标准计量设备则是校准“秤杆子”的工具,对电力企业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我局共有标准设备19套,为保证这些设备稳定健康运行,我主持建立了标准计量设备台帐,明确专人管理,定期送检,避免超期服役。对性能不太稳定的便携式单相表校验台,我们每月由生产厂家维护一次,不定期与其它标准做比对,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严重后果。xx月我们共送检标准设备12套,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力,送检合格率达100,深受电研所领导的好评。
二、搞好表计管理,维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
通过营业性普查,我们建立了表计台帐,将计量表计纳入规范化管理。我们确定了电表校验工作流程,由专人对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以保证台帐与实际相一致。表计在校验前先核对台帐,登记工作记录,校验中由微机自动记录误差资料,校验后由专人更改表计台帐;若需换表则出据《计量装置更换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出据《计量装置退补电量报告书》。这样做的后果,有效的遏制了个别人通过电表做文章、为个人谋私利的不良行为。为保证电表校验质量,我们实行电表校验终身负责制,电表只要被确定为人为调整不合格误差,不论时间多久,都要追究校验人的责任,决不姑息。xx月,我们共校验电表4741块,电流互感器4814块,超出计划任务56.7,为全局降损节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狠抓母线平衡管理,消除线损管理的盲区。
一般说,线损由高压线损和低压线损构成,这两级线损均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受到普遍的重视;介于高低压线损之间的母线平衡则很容易被忽略。而实际上,母线平衡是不允许被忽略的,如我局xx月全月完成供电量2.997亿kwh,若全局母线平衡率由0.5上升到1,全局全月择要多损失电量14kwh。母线平衡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为保证站内计量装置的准确性,xx月x月份,我们将站内计量电表全部更换为多功能电子表,并按照计量规程的规定每季度现场校验一次,确保表计稳定运行。通过此项工作,母线平衡率大大降低,米北、板东两站平衡率由原来的1.5以上降到0.5以内,效果尤为明显。
为及时准确了解站内平衡情况,我们设专人每天都关注各站的平衡情况并每周核算一次,只要发现某个站连续两天平衡率超过05,便立即赶赴现场查找原因;对各站上报的计量故障,我们保证在12小时内人员到位,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xx月,我们共换表46块,现场校验146块次,处理站内计量故障,确保全局全月母线平衡率在0.5以内。为完成供电量指针,确保经济效益,更换电子表的工作我们凌晨即出发,尽量在用电低谷期工作,首开我局“零点工程”先河。
四、重视现场管理,全力配合降损工作。
现场管理包括定位、验收及多种形式的现场调查等方面的工作。每一次定位或验收,我都要求班组成员认真负责,不能局限于做记录,而要真正参与进去,该把关的严格把关。xx月x月份,在对四宝革塑有限公司1000kva增容工程进行验收时,我们仔细检查接线,发现了厂家的计量接线错误,防止了一起严重计量事故的发生。
对其他现场工作,无论是用电普查、还是重点调查某些线路、台区,还是调查公用配变的负荷情况,我都坚持实事求是、力争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调查清楚,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我还将现场调查作为自己深入基层、接触第一线的难得机会,通过现场调查,为供电所的同志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丰富自己的阅历,补充缺少的知识。xx月,我们共调查线路30条,台区,纠正错误接线11处。
五、优化无功配置,为降损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无功管理是线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无功管理,我不满足于供电所报几张表、填几个数字,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我一方面深入实际、多次到北沙、东阳、大步村等地,从改正无功表接线入手,帮助供电所人员测量用户的无功状况、为用户确定无功补偿方案、检察无功补偿效果;另一方面查阅相关数据、了解无功补偿最新动态,不断补充自己的头脑,为我局无功补偿工作寻求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通过不懈努力,供电所的同志们及不少用电户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去月共增无功补偿量近10000kvar。
六、完成的其它工作。
一个月来,我除完成以上几项工作外,还配和其它科室完成了农电工考核、汛期扬水机站设备检查等其它工作,不再详述。
以上便是我一个月来的工作情况,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今后我将全力改正缺点,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个人素质,为圆满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主管护师专业技术工作报告篇三
本人于20xx 年7 月本科毕业后进入**省所工作至今,先后在*室、*室担任技术员一职, 从事检验工作。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在专业技术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现将这期间的工 作内容总结如下。
一、 专业技术工作(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年7 月~ 年12 月
在此期间,本人在*室主要负责医用耗材类产品的检验工作,包括各类口罩、防护服、手术衣、医用组 合包、医用护理箱、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医用敷料等,主要检验项目有口罩的颗粒过滤效率、阻燃性 能、合成血液穿透,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度、透气性能、抗渗水性、表面抗湿性,敷料的液体吸收性、水蒸气透 过率、阻水性,脱脂棉和纱布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等。由于工作需要,我积极学习相关标准,熟悉掌握的有 yy0330、yy0331、yy0594、yy0469、gb19082、gb19083 等;除此之外,为了加深对常用标准的理解及提高检验 水平,我找来这些行标、国标的引用标准,利用业余时间仔细阅读,如gb/t4744、gb/t4745、gb/t5455、
gb/t12703、 gb/t12704。在检验医用耗材产品的同时,还与同组前辈承担起部分无菌净化车间的检测任务,为生产一类、 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起到了把关作用,同时有许多机会能够学习到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 从而对自己所负责的检测领域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室工作的一年半里,本人作为副检共完成日常检验任务 宗。在检验技术方面,参加了2 次比对 试验,分别是全国比对试验和 公司组织的全球滤材比对试验,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第二阶段: 年1 月至今
由于在过程中接触到了微生物试验,因此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间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微 生物检验操作基础”、“无菌检验和微生物限度检验”等培训课程。为了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多发展,于 年底主动申请调至*室工作,专门负责所有产品与微生物相关的检测任务,现主要项目有无菌和微生物限 度等。
由于本科所学专业的限制,上学时在微生物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操作对于目前的工作内容来说是明显不 足的。为此,在理论方面,我继续之前的学习方法,从相关检验标准入手,现已掌握的有《gb15979 一次性使 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t14233.2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 验方法 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由于现在面对的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的产品自有 其独特的样品处理方式,这促使我必须去阅读更多的标准,诸如《药品包装材料标准》、《化妆品卫生规范》、《消 毒技术规范》等等,从中找出可取之处,进行验证试验后再用于检测,只有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才能保 证结果的科学性。
在实践方面,抓住每次动手的机会,从微生物试验的基础做起,如配置培养基、灭菌、倒平板、摆斜面、 菌落计数、菌种传代及复壮等。但是,仅仅满足于基本操作无异于固步自封,要想在这个领域迅速成长起来, 必须要在试验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接触的很多产品具有抗菌(杀菌、抑菌)成分,比 如妇科用凝胶、鼻腔喷雾剂、医用超声耦合剂,对于此类产品,必须有效地去掉其中的抗菌成分,才能检出可 能污染产品的微生物。起初,我并没有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拿到样品就直接进行培养基倾注法,几次之后发现 这样的检测毫无意义,因为产品自带的抗菌剂已经把可能污染它的微生物杀死了。通过请教前辈及查阅文献资 料,了解到使用培养基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能去除抗菌剂,于是我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对同种样品进行试验,比 较结果发现,孔径为 0.45um 的滤膜既能够有效过滤抗菌剂、又能够截留污染产品的微生物,可见薄膜过滤法 独占优势,比培养基稀释法更加可靠、客观,因此确定此法为抗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方法。
踏足微生物检验的半年里,本人已完成无菌检验任务 宗,微生物限度 宗。期间顺利通过了 sfda/cnas/国家计量三合一专家评审组和**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评审组的两次评审,完成了血液透析物的 任务。为了打破检验项目受限的局面,在确保按时完成日常检验任务的情况下,还需要为扩项做大量的准 备工作,如消毒效果验证、化妆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的微生物检测等。
二、 技术能力培养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工作两年里,本人积极参与单位 组织的各种培训课程和技术交流活动,督促自己在吸收和沟通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学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在2 次技术大比武中,虽然我都没有获得名次,但个人觉得,无论是比武前的准备工作,还是比武过程中暴露 出的问题、比武后详细的总结,均使我受益匪浅,检测水平与学习能力齐头并进,我想,这些远比名次来得更 有意义。
200*年x 月,为了加强在微生物检验方面的能力,我参加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组织的 *版《中国药典》微生物检验内容专项培训,学习了一系列相关课程,除最熟悉的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限度 检查方法外,还有防腐剂效力检查法、灭菌法、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全封闭式 无菌检测系统和无菌隔离技术,并将所学的知识做成ppt 在科室进行培训交流,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三、 今后努力方向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呈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发展的局面。目前,许多新的微生物检验项 目即将在我科室开展,诸如抗菌性能、空气消毒效果验证、dna 吸附性能,为此,我的学习重点将放在材料学、 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临床诊断学等专业知识,以便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 会继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主管护师专业技术工作报告篇四
九月份,我担任市政管理师一职,从事市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相关工作至今。 现对一个月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专业技术,提高专业技能。
本人认真学习,为适应本公司市政项目业务需求,特制定了适应本公司实际情况的园林绿化养护一级、二级标准。由于园区的市政绿化以草坪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制定各个区域的养护标准,主要路段,第一范文网参观路线草坪绿期达到360天,每平方米杂草不多于5株,草坪高度常年保持在8-10cm,苗木生长健壮,无死亡现象。绿化区域内无垃圾,无大量落叶堆积。
针对绿化养护工人水平不齐,工作不协调等问题,制定了园林绿化养护操作规范,操作流程,从除草、灌溉、施肥、修剪、防病虫害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使是新手,也能迅速适应工作,以及针对随时发生的各种参观接待,大型活动,制定了相应的紧急预案。使绿化养护工人在遇到紧急任务时,能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由于各区域杂草种类不同,主要有空心莲子草、马唐、狗牙根、白茅、三叶草、天胡荽、香附子、牛筋草、水蜈蚣、酢浆草等,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工人不断调配实验,找到了适合本地实际的除草剂配方。杂草出苗前的除草剂主要有10%氟硫草定、72%异丙甲草胺、48%氟乐灵、60%丁草胺等,每100mz草坪分别用药45ml、
二、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修养。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我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己崇高的理想和毕生的追求。
三、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技能。
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通过多年的努力,本人的专业技术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获得了同事们的认可,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员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勤奋工作。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主管护师专业技术工作报告篇五
本人于xx年6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同年11月分配到宿豫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作物栽培业务工作。xx年12月被宿豫区人事局批准为助理农艺师。xx年1月被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聘用到助理农艺师岗位,在任助理农艺师5年来,一直从事作物栽培业务工作,能够充分认识到粮食生产与安全关系到民生、社会的安定,体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重要地位。本人几年来不仅掌握了作物栽培专业和相关农业法规、标准、规程,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发展要求,而且能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独立解决生产或科研中难度较大技术问题。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和领导安排。业务上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请教,认真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做好苗情调查、肥力监测、施肥指导工作。现将任助理农艺师五年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苗情考查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参数 苗情考查是作物栽培业务基础性工作,技术性较强,做好该项工作能较准确反映当地施肥水平、作物所处的生长阶段。为做好苗情考查工作,本人能够坚持深入基层、溧入田间地头调查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调查作物分蘖构成变化,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准确记录与分析,做好田间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及定点苗情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指导农户进行合理施肥、有效防治病害等农业调控措施提供一系列可靠准确的参数。
二、认真负责搞好苗情调查工作,为农民施肥提供准确数据 苗情是我们作物栽培技术人员应及时掌握的作物生长信息,只有搞好苗情调查,才能及时掌握农民施肥规律和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几年来,本人能够细致认真地搞好水稻、部分蔬菜的苗情调查,并做了汇总和归档。
三、做好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切实做到为农服务
作物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方式,做好施肥、植保技术指导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本人能够积极配合土肥、植保人员进村入户,对主要作物生产进行施肥技术和病虫害指导,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老百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参与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
试验示范既是将新技术推广给农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农业生产工作后劲的保证。几年来,本人参与了“粳稻移栽密度试验”、“杂交籼稻移栽密度试验”、“肥料运筹试验”、“水稻适宜移栽秧龄控制试验”、“直播稻播量试验”、“机插秧、直播稻和人工插秧效益比较试验”,推广“番茄生产技术”和“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推广了“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汞范推广”项目,平均每年应用面积达40万亩。
五、积极参与农业项目实施,促进农业延伸服务
助理农艺师任职以来,本人多次参与科技部、农业部和省农林厅在我区农业重点推广项目的实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xx年3月至今参与并实施了“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平均每年应用面积40万亩,新增总产4. 67万吨/年,亩增加117.1公斤,亩直接增加经济效益21 0元,项目区平均每年增加效益8400万元,5年累计增加农户总收入达4.2亿元。在该课题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得宿迁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xx年1-12月参加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全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下降i50h左右,增产12y0以上,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2 020xx年1月至今参加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帮助农民掌握科学施肥方法,全面普及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施肥综合效益,建立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增强服务能力,科学配臵肥料资源,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构建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通过项目三年实施以来,稻麦平均每年亩节省纯养分3. 25公斤,节本2 3.88元,亩增产粮食82.8公斤,增值14 0.6元,累计亩增经济效益近164. 46元。全区每年推广应用面积40万亩,总计增加经济效益近6578.4万元。
2 008午5月开始至今,参与万亩水稻高产技术普及化示范区建设,完善并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省工节本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利用率,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种粮效益,促进粮农增收,而且可以节省耕地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空间。转变宿豫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普及,促进了农业增质增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认真总结经验,撰写科普文章
几年来,本人通过刻苦钻研,认真总结,先后撰写了数篇论文和总结报告;其中20xx年3月参与撰写的《无公害芹菜栽培技术》,4月参与撰写的r无公害大白菜栽培技术》发表于《现代农业科技》。20xx年2月参与撰写的《水稻旱育秧黄苗、死苗的诊断与防治技术》发表于《现代农业科技》。2 020xx年撰写的
2023年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主管护师专业技术工作报告15篇(汇总)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