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汇总(六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篇一
1、 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
练习一第1、2、5题
课后习题
练习一第1、2、5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题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 56或56 40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2) 解决问题
40 56=96(km)或56 40=96(km)
(3) 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骑的路程,因此两道算式之间可用等号连接,即40 56=56 40
观察40 56=56 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如:
0 200=200 ; 200 0=200 所以 0 200=200=0
11 78=89 ; 78 11=89 所以 11 78=78 11
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数学当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 b=b a(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加法交换律:a b=b a
归纳总结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 b=b a。
随堂练习:
小红有24支水彩笔,小刚有16支水彩笔,小红和小刚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
答案:24 16=40(支)或者16 24=40(支)
探究新知2:加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题意
师:要求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骑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骑的所有路程是多少,列式:88 104 96
2. 解答:
方法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88 104 96
= 192 96
= 288(千米)
方法二: 观察算式中96 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他们的和。
即: 88 104 96
= 88 (104 96)
= 88 200
= 288(千米)
答: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288千米。
3. 发现规律
观察两种解题方法,发现:一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因此,
可以写成等式(88 104) 96=88 (96 104)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个叫加法结合律 。
4. 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 b) c=a (b c)
板书:加法结合律(a b) c=a (b c)
活学活用:
有三块布,第一块长68米,第二块长59米,第三块长41米,那么三块布一共有多长?
68 (59 41)
= 68 100
= 168(米)
答:三块布一共有 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题意
师:要想求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只要把后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来就行了,列式为:115 132 118 85
2.观察算式特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115与85能凑成整百数,132与118能凑成整数,因此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写为:
115 132 118 85
= 115 85 132 118
加法交换律 = (115 85) (132 118)
加法结合律
= 200 250
= 450
3.解答
115 132 118 85
= 115 85 132 118
= (115 85) (132 118)
= 200 250
= 450(千米)
归纳总结:
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活学活用:
丁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2页,第二天看了93页,这时还剩下138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答案: 62 93 138
=(62 138) 93
= 200 93
= 293(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293页。
探究新知4:连减的简便运算
情境导入
一本书一共有234页,还有多少页没看?
1. 理解题意
师:已知总页数是234页,减去昨天和今天看的,就是剩下的。
2、列式子
解法一:(1)今天看的 66 34=100(页)
(2)剩下的 234-100=134(页)
解法二: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
剩下的就234-34-66=134(页)
3.比较发现
比较以上解法得数是一样的,可知: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就相当于从被减数中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在连减算式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b-c=a-(b c) ; a-b-c=a-c-b
活学活用:
妈妈拿100元去超市购物,买蔬菜花了26元,买水果花了24元,还剩多少钱?
答案:100-26-24=50(元)
拓展提升:
1、 计算 :1 2 3 4 5...... 48 49 50
师解析:
方法一:观察这组数据发现,1 50=51,2 49=51,3 48=51….25 26=51
50个数相加,两两结合为25组,每组的和都为51,这样可以算出答案:51×25=1275
方法二:如果把50个数倒过来写,分别相加,就是50个51相加再除以2,即是答案。
即:1 2 3 4…. 48 49 50
= (1 50) ×(50÷2)
=1275
归纳总结:解决问题要动脑,这样会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解答时要选择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举一反三:
用简便方法计算:199999 19998 1997 196 95
答案: 199999 19998 1997 196 95
= 200000 20000 2000 200 100—(1 2 3 4 5)
= 222300—15
= 222285
归纳小窍门: 当算式中的数字较大时,可以利用估算的思路,把它们都看做是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计算出结果后,再减去多加的部分。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律和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 b=b a; a b c=a (b c)
b.数学运算时要选择简便运算方法,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课后习题
1、 计算下列算式
138 227 173 69 406 94
答案:138 227 173 69 406 94
= 138 (227 173) = 69 (406 94)
=138 400 =69 500
=538 =569
2、一根钢丝,第一次用去187米,第二次用去145米,这时还剩下113米,这根钢丝全长多少?
答案: 187 145 113
= (187 113) 145
= 300 145
= 445(米)
答:这根钢丝全长445米
板书
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a b=b a; a b c=a (b c)
善于发现简单法,计算准确快又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120 30-60 8×5×10
20 30÷3 120÷3×5
12×5-40÷2 150-100÷5×4
100×(38-31)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挂图及例4(板书后)
1.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洁员,师可问:60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汇总(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