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三峡课文教案(通用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302

八年级语文三峡课文教案篇一

一、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2.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背诵全文。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认识作者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最具代表性, 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2、 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我们知道,长江不仅壮丽于现在,更壮丽于过去,你觉得三峡最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还是朗读过后再来解决。(学生齐读)

①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阙 嶂 曦 襄 御 溯 湍 啸 属 漱

②学生试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句停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

4、齐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quē xiāng yǎn zhǔ sù shù xī tuān xiào zhàng

阙处 襄陵 绝巘 属引 沿溯 飞漱 曦月 急湍 长啸 重岩叠嶂

5、译一译,记一记:

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一段一人,先读后译。

注意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补充注释)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b、至于夏水襄陵。(到了)

c、或王命急宣。(有时)

d、其间千二百里。(代指两地)

e、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认为)

f、良多趣味。(很)

g、沿溯阻绝。(断)

h、绝巘多生怪柏。(极)

i、哀转久绝。(停止)

j、每至晴初霜旦。(每当到)

6、读一读,说一说:

在译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内容。

①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②写水则抓住三峡不同季节(夏季、春冬之时、秋季)的景物特征来写。

7、 师生带着寻美的眼光找寻三峡最美的所在,教师引导:在山水

(学生回答一有沾边,便及时鼓励:你们跟郦道元真是心有灵犀,他也觉得三峡美在山水)

8、 好的诗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个字都会翻译,因为美需要的是体会而不是肢解,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文中三峡的美景。(各组一名学生限时1分钟描绘)

①三峡很美,哪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 (景物)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示例:三峡的 山 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②如此美景,作者是怎样将其描绘得传神入化——抓特征写景。

山——连绵不断、高峻挺拔

夏水——凶险、迅疾

春冬之景——清幽、秀丽

秋景——凄凉、哀婉(对渔歌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三峡课文教案篇二

《三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4.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5.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峡》。

二、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

(1)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2)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3)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4)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过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三峡课文教案(通用5篇)

八年级语文三峡课文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