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精选(三篇)
高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 脱水性强氧化性 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酸 盐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酸 盐 水
(4)碱 酸 盐 水
(5)盐 酸 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cl-agno3 及hno3so42-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co32-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 na2co3== caco3 2naohcao h2o== ca(oh)2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 碱 盐 水
(3)酸 碱 盐 水
(4)盐 碱 另一种盐 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cuo h2o
2fe(oh)3 fe2o3 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酸碱盐区分口诀:阳离子只有h 的,全是酸。阴离子只有oh-的,全是碱。盐,除了酸碱,再除去有机物(像甲烷,乙烯,乙炔,苯,甲苯,乙醛等)的化合物就全是盐。
酸的定义:化学上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物质;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碱指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在酸碱电子理论中,碱指电子给予体。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 )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酸、碱、盐的溶解性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一个重要依据,酸碱盐溶解度记忆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全部都属可溶盐。硫酸盐不溶钡和铅;酸易溶,碱难溶。氯化物不溶银亚汞,碳酸盐,多不溶。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 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 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 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
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真正fe3
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 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
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
__-10-39:57:00西部化雪
4、多
最新高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精选(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