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哈尔滨俄语导游词(优秀8篇)
哈尔滨俄语导游词篇一
公元1920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于1920年破土动工建造圣索非亚教堂,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0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6)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现在,教堂内部已经被改建成民族历史博物馆,记录了一些旧社会的事情,甚至有北京的旧貌,有大量工艺品出售,还要收取门票15元才能进入,内部已经失去了东正教教堂的原始面貌,仅仅是外形保留了原貌而已前一阵全国热播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很多镜头就取自这里。
前年索菲亚广场又经过扩建,面积又扩大了不少,风格也别具欧式!
哈尔滨俄语导游词篇二
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截至2015年,哈尔滨总面积约为5.31万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辖9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户籍总人口961.4万人。下面是由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哈尔滨概况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南部。方位在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 —46°41'之间。黑龙江省的版图犹如一只展翅腾飞的天鹅,哈尔滨就像悬挂在天鹅项下一颗璀璨的珍珠。哈尔滨这个名字,也是女真语“天鹅”的谐音。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黑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辖9区7县(市),总面积5. 3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987万,市区人口 475.5万,共有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6万。哈尔滨是中国省会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主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和粮豆生产基地。
哈尔滨交通发达,是东北地区连通内地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欧亚 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经由哈尔滨的`五条主铁路干线覆盖全省,连通国内外;全省12条主干公路,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交通网络;哈尔滨港是我国八大内陆港之一,乘船可沿松花江进入黑龙江、乌苏里江入海,可直抵俄罗斯;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东北北部最大的国际空港,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国内主要城市,并有连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洲、美洲等主要国家的空中航线。
哈尔滨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约4万年前,哈尔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早期生活在这一带的人称“肃慎人”,以后经多次演变, 至唐以后称“女真”。女真人后来成为满族人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灭辽、灭北宋后,建立金国,定都于今哈尔滨阿城区一带,时称金上京会宁府。金王朝在这块土地上历经四代皇帝,共38年之久,于1153年迁都燕京。上京会宁府是12世纪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都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北方文化的构成留下了厚重的财富,成为哈尔滨特色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哈尔滨的金代遗址有80多处,对金王朝感兴趣的朋友可前往完颜阿骨打陵址、松峰山道教遗址及五国头城遗址等处游览。
金朝以后的元、明、清三个王朝,中央政权均在黑龙江地区设治管辖。清中期以后,朝廷开关,允许关内中原人出关,于是大批旗人和汉人出山海关进入东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京旗移垦”现象。十九世纪末,哈尔滨地区的人口达到五万多人,出现了城市的雏形,也为这里注入了浓厚的京都文化色彩。
十九世纪末,沙俄政府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权利。1903年7月,中东铁路全线竣工通车。这条铁路北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沙俄通过对中东铁路附属地的控制,及对铁路沿线大量资源的掠夺,实际把整个东北变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日俄战争后,迫于维护主权的压力,清政府于1905 年10月批准设立滨江关道,隶属于吉林将军。滨江关道由道台治理,道台府设在道外区,其遗址现已修复,可供游客朋友们参观。
二十世纪初,在沙俄、英国等列强的胁迫下,清政府决定将“哈尔 滨开为商埠”。此后,有30多个国家的十几万侨民汇集到哈尔滨,开办了数以千计的工商金融企业和贸易公司,有19个国家设立了领事馆。哈尔滨成为20世纪初中国东北最大的国际商埠。随着大量侨民的涌入,哈尔滨有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第一家音乐学校、第一家啤酒厂等国内之最。哈尔滨也荟萃了文艺复兴前后的各类型建筑,犹如一座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因此当年的俄国人称哈尔滨为“东方的莫斯科”,法国人称这里为“东方小巴黎”。哈尔滨的开埠,加快了这座近代城市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大量侨民的涌入也为哈尔滨的文化构成,增加了浓重的色彩。1926年,哈尔滨的行政管辖权被全部收回,设立了哈尔滨特别市,结束了沙俄对哈尔滨长达28年的侵占,此时哈尔滨的人口约为30多万。
1932年2月5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哈尔滨。法西斯日军采取了一系列卑鄙的手段和高压政策,现在平房区的“侵华曰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就是前日本关东军第731细菌部队用活人做实验、研制细菌武器的地方。这一时期也是哈尔滨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哈尔滨人民和全东北人民一起,对日本的侵略进行了顽强的反抗。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就是哈尔滨人民抵抗日寇侵略的真实写照。由于战争环境的恶劣,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也是更为悲壮。李兆麟、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民族英雄,把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东北烈士纪念馆用大量的史实记录了这段难忘的历史。
哈尔滨还是中国工人运动出现较早的城市,工运领袖刘少奇、陈潭秋等都曾来哈尔滨领导过工人运动。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和平解放,它是中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是全国解放的大后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大后方。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三大动力”、“十大军工”等都曾落户在哈尔滨,还有量具厂、轴承厂、亚麻厂、电碳厂等企业。如今,它们中很多企业都成为亚洲同类行业中最大的工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哈尔滨现已形成了以机电工业为主体、以汽车制造、医药、食品加工、化工产业为优势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龙头。
哈尔滨还拥有较强的科技综合实力。有哈工大、工程大学、东北农 业大学等髙校23所,科研院所118个,两院院士 18人,博士生导师300 余人,科研成果年均千项。特别是哈工大的航空航天、智能机器人的研 发和焊接技术,都领先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游客朋友们,“浪漫之夏”和“梦幻之冬”是哈尔滨的两大黄金旅游季节。说起哈尔滨,很多朋友都会想到这里的冰天雪地,其实它还有清爽迷人的夏日风情,所以又被称为“冰城夏都”。如果您在每年的6月至9月来到哈尔滨,这里既会让您感受到夏季的凉爽清新,还可以让您感 受到“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中各类活动的浓厚氛围,一定会让您流 连忘返。2008年“第二届全球避暑旅游名城口碑金榜”上的50个世界 名城中,哈尔滨排名第16位。“第五届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中, 哈尔滨位居第3名。哈尔滨成为“夏都”,首先得益于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气候凉爽,高温时间短。当南国气温30°c 以上,热浪袭人的时候,哈尔滨的七月平均气温只有22°c左右,轻风送爽,酷热无踪。尤其是入夜后的气温只有十几度,睡觉时还要盖一个薄薄的被子,会让您很舒服的进入梦乡。
作为避暑胜地的夏都,哈尔滨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 42.39%,有18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2个,自然保护区20 多个,有鸟类250多种。哈尔滨还有丰富的水资源。松花江作为内陆通航的第三大内河,从哈尔滨穿城而过,滋养着这方土地,并为这座英雄的城市带来了灵秀之气。太阳岛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面积38 平方公里。仲夏时节,这里绿树成荫,微风徐徐,百花争艳。游人在太阳岛上可以观光游览、休闲漫步,细细品味这里生态园林的巧夺天工;您还可以在这里泛舟荡漾、戏水野浴,欣赏蓝天白云、一江碧水;或聚 三五好友,或携带家人,围坐在绿阴之下,把酒聚餐。置身在空气清新、美景如画的大自然之中,犹如进入世外桃源。
松花江南岸是百里长堤、百里公园,以斯大林公园最为著名。清晨,人们在这里晨练;傍晚,游客在这里散步休闲,看奔腾的江水,沐浴着阵阵微风,耳畔会不时传入优美歌声的旋律,让您感受这如诗、如画、如歌的江畔美景。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作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矗立在松花江畔的斯大林公园,您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防洪纪念塔面对的就是百年老街——中央大街。走在中央大街“面包石”铺就的路面上,您可以尽情欣赏两侧的建筑,‘‘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折衷主义式”、“新艺术运动式”等各类建筑70余栋,可谓“五步一典,十步一观”。 在中央大街还可以吃到正宗的俄式大餐和欧式西餐,还有百年老店的北 方水饺。著名的索菲亚教堂就在中央大街附近,是一座拜占庭式建筑,建成于1932年,曾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累了,您可以在广场上小坐休息,来一份哈尔滨的冰点、冰糕,或要一杯鲜啤酒,来一段哈尔滨红肠。哈尔滨的香肠和面包是哈尔滨的特色食品,香肠有红肠、风干肠和茶肠等。红肠又叫“里道斯”,做工考究,口味独特,入口不腻,留有余香,是佐酒的佳品。面包主要是俄式风味的“大列巴”、“沙一克”、果脯面包等,采用传统工艺烤制。红肠和列巴惟有哈尔滨秋林公司出品的最为著名和正宗。秋林公司是一个百年老店,面包和红肠的制作工艺一直传承至今。还有一些小食品,如酒糖、黑巧克力、面包圈、酸黄瓜等,都是哈尔滨特有的风味食品。
啤酒是随着中东铁路进入中国的。1900年,俄商在哈尔滨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哈尔滨人对啤酒的喜爱也由此开始。据统计,哈尔滨人均消费啤酒超过每年30立升,居全国榜首,仅次于德国的慕尼黑。啤酒文化已成哈尔滨人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2002年开始举办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是集啤酒文化、啤酒经贸和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啤酒盛会。啤酒节期间还有花车巡游、广场演出等各种比赛和活动,市民和中外游客可以在全城各个角落畅饮啤酒、享受欢乐。
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榆树是哈尔滨的市树。哈尔滨的榆树
最新哈尔滨俄语导游词(优秀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