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标志论文起标题(大全11篇)
标志论文起标题篇一
内容摘要:在设计过程中,各设计领域风格的相互交融已成为设计风格变化的主题之一,在一种设计领域中,作为传统风格的表现手段放到另外的设计领域中也许会成为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法,所以涉足多领域、多实践也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志设计的立体化带来了一场新的“视觉革命”,标志设计进入三维领域也是发展的必然,它将在标志设计领域竖起一面前卫的旗帜,开辟一个前人未有涉足的领域。
关键词:奥普艺术标志设计视觉空间。
在全球化带来的生活方式趋同的过程中,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形势下,标志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成为视觉传达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与此同时,标志设计的色彩、造型以及思想理念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在这个显示标志个性化的设计时代,如何应对甚至引领设计潮流呢?我们都知道,在设计过程中,各设计领域风格的相互交融已成为我们设计风格变化的主题之一,所以,涉足多领域、多实践将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关于奥普艺术。
奥普艺术(opart),又被称作“视幻艺术”或“光效应艺术”,是以几何形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光色效果,表现运动幻觉的一种抽象艺术。它采用黑白或彩色几何形体的复杂排列、对比、交错或重叠等手法,画面形式感强烈,色彩富有运动性,从而使视神经在与画面图形的接触中产生视幻效果,让观众得到闪烁、流动、旋转、放射等运动的感觉,使静止的画面产生炫目流动的动感效果。
这种艺术同时兴起于欧洲各国,曾对美国等国家的工艺美术、银幕艺术有着积极的影响,它打破了纯绘画艺术和装饰图案艺术之间的界限,成为流行的一种标签。艺术家以此证明诉诸视觉的艺术品与探究知觉心理的科学之间并无严格的分界,用严谨的科学设计亦可激活视觉神经,通过视觉作用唤起并组合成视觉形象,达到另一种同样动人的艺术体验。
标志设计是表明某种意义特征的记号、标记。它的表现手段是利用图形以及文字来构成具体可见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并将这一视觉符号中的内容、信息、观念传达出去,影响观者的态度、看法和情感等,从而达到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设计手段被极大地提高了,标志设计创意的领域也明显被拓宽。纵览当今的标志设计,形式精彩纷呈,应用范围更为广阔,特别是在印刷、复制技术方面,现代标志的设计者不必有太多的顾虑限制。纯平面的标志图形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市场的要求。与此同时,标志设计的色彩、造型以及思想理念也均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其形式上也经历了由复杂繁琐转向明快简洁,由绘画形象转向图案格式,由具象转向抽象的过程。那么,如何加强标志的视觉特征,增强视觉冲击力以便强化大众的记忆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善于利用其形、色、光、材质来首先吸引人们的视线,并造成深刻的视觉印象。
将奥普艺术为“我”所用。
标志不属于纯艺术范畴,从传播学和功利角度出发,标志和其他形象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共性,更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有自己独特的具象化语言,又有其独特的抽象化表现,无差别的艺术形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可循的艺术规律。同样概念的具象与抽象,表现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往往有许多不尽相同的表达方式和视觉效果。
通过研究分析奥普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找出一定的视觉规律,特别是平面构成的结构规律和韵律规律。平面构成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构成的,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在构成中,韵律常伴节奏同时出现,在同一要素周期性反复出现时会形成运动感,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借鉴奥普艺术的一些方法与原则为“我”所用,在设计标志时恰到好处地创造标志图形的视觉空间感。视觉空间感的构成,就是要打破日常视觉经验的束缚,利用特殊的表现技巧,使想象的、陌生的形体获得与之相吻合的空间环境,在几乎荒诞和非现实的构想中形成一个视觉世界,给画面创造新的视觉空间带来另一种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种创造标志视觉空间感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幻觉空间:形象不与画面平行,在平面中产生立体幻觉。如:一个形象重叠到另一个形象之上时,就会产生一前一后的感觉,这也就是平面的深度感。这样的画面结构虽然简单,却在形的大小、数量和空间的组织上具有无穷的变化,使画面产生一种秩序性及反复性的美感。如(图一)加拿大cbc电台:标志图形以c为设计要素,分别向四周发散,形成视幻效果,体现cbc电台在不断传播信息。
2.暧昧空间:暧昧空间可以在平面中创造出奇特的空间,变不可视为可视,违反正常空间观念的不同形态的组合,便可产生似是而非的矛盾空间印象,新的形态与观念也随之产生了,这也就是利用视觉差异创造新空间的目的,也是创造具有空间感标志图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3.线条空间:通过线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在平面上寻求一种空间感和运动感。这些并置的线条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波纹或几何形画面,造成了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使视觉神经在与画面的接触中产生空间立体感。
4.重复构成空间:重复构成就是用简单的几何形要素,如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进行重复性的排列方式,其迷人之处在于以简单的结构产生复杂而丰富的视觉效果。
结语:创新之乐。
标志设计虽受本身所要表达内容的限制,但它的制约也正是它的创意特色。在设计过程中,各设计领域风格的互相交融已成为设计风格变化的主题之一,在一种设计领域中作为传统风格的表现手段放到另外的设计领域中也许会成为一种全新的风格,所以涉足多领域、多实践也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秀的标志设计,正是把它的制约转换成为新颖、独特的契机,以丰富的知识积淀、以发散的创新思维、以巧妙的构思顺应制约,完美地体现标志所要表达的视觉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区别于其他符号的独立生命。因此,在标志设计中,我们可以吸取各风格流派的精华恰当地为标志设计所用,使现代标志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版。
[2]门德来,《现代标志设计创意与表现》,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版。
[3]杨改学,《现代视觉媒体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标志论文起标题篇二
文字是记载历史、积淀文化的视觉语言,是人类思想情感的图画形式。文字的发展变化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审美感受和视觉感知不断抽象化和符号化的过程。观看文字发展史,就像阅读一部视觉艺术史,不同阶段的文字图像反映出了特定时期文字符号各具特色的设计与创造。
作为中国本土的文化和视觉语言——汉字最能代表东方的艺术文化与特色,是中国文化几千年传承的最重要载体。世界其他很多国家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因文字的断代而留下诸多历史谜团和永远的遗憾。汉字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象形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现代美术字艺术字体等几个连续的演变阶段。由汉字延伸出来的艺术,除了书法篆刻艺术外,绘画艺术、诗词歌赋、语言表达和交流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一、汉字——传达视觉艺术信息的符号。
汉字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越来越多地蕴含了人们的情感因素和审美意蕴,其表意性、象形性、表情性、和谐性、审美性等方面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发展。以形写意,以意表情,字画同源,汉字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体系。
从文字的发展历程来看,整个文字系统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其次才有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其中以象形、会意和指事方法为早期出现,形声则是成熟阶段。
从广义视觉角度来看,任何文字字体都具有丰富的图像性。这种图像性体现在文字的结构、造形与笔画之中。图像性已经使汉字成为图形中最为精彩的元素,它积淀了人类文明的诸多特征,包括人们的审美、感观及心理特征等。
现代设计中的汉字设计,是作为传达信息的符号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形式关系,不仅仅是字体造型,兼有内在含义基础加入艺术的视觉元素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文字的深层含义。文字设计是以研究字体的合理造型结构(点画、字架)、字形之间的有机联系(字距、行间),以及文字的编排为基础内容,还包括字形提炼、编排酝酿、情调确立、构图想象和表现形式的选择等一系列形象思维创造的过程。
二、汉字的装饰设计演变。
我国汉字的装饰历史,最初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是奴隶主和封建主的各种生活用品,也有一些祭祀的物品,上面最早出现了文字装饰。
汉字的装饰演变到了春秋时期,其特点是强力的装饰感和趣味性。如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鸟虫体,就是将基本笔画做出鸟型等的样式,装饰感强。汉字字体发展到汉末,出现了瓦当字体,瓦当是古代建筑装饰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这种文字主要特点是结构匀称整齐,在当时很盛行。再到后来,汉字经历了书法艺术各种字体的传承演变,已经逐渐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装饰书写文化,其魅力之强大,为世界各国所共识。
汉字装饰手法很多,设计中常用的就有16种,比如笔画共用、本体装饰、联想装饰、投影等。在实际设计当中,设计师常常根据文字的具体内涵去创意设计。
目前,图形文字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在标志设计、广告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方面已经相当普遍。笔者就以中国书法艺术为素材提取设计元素,设计了3组标志。
酒店标志(图1):书法字体由洛阳书法家李进学题词,标志的主体是汉字书法的“金”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个性,内涵丰富、有力,突出了企业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涵。背景为金色的朝阳和红色的地平线,预示着酒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企业的文化凝聚力;饱满而稳重的汉字结合图形细腻的外形,体现出酒店的尊贵与品质感。标志形态古朴真实,含义明晰,并具有较强的识别性。
河南省第三届工业设计展标志(图2):同样是以汉字“河”为基础元素,以书法为表现手法来进行设计的。这一汉字书法的“河”蕴涵“三水”,表达了洛阳的地域特色,即“母亲河——黄河、洛河和伊水”的三水结合,即“第三届”涵义图形。这一标志体现了河南省第三届工业设计展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标志以黄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其造型充满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工业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河南科技大学第六届运动会会徽(图3):会徽主体以书法字体“6”为视觉语言,并用自由的笔法将其勾画出驰骋赛场的运动健儿,以象征“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精神;整个图案以红、蓝为基础色,红色象征热烈、欢乐、激情,寓意美好的明天;蓝色体现青春、希望、活力。颜色的搭配运用,充分体现出体育竞技项目的丰富多彩,也很好地预示着河南科技大学第六届运动会极具观赏性。会徽整体造型简洁、笔触轻松、色彩明快,充分体现了活力、动感,传达出了学校运动会的丰富内涵。
结语。
在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汉字发展和汉字设计传承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要把挑战看成是一种机遇,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挖掘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更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为中国的汉字发展、汉字设计和艺术设计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标志论文起标题篇三
内容摘要:在设计过程中,各设计领域风格的相互交融已成为设计风格变化的主题之一,在一种设计领域中,作为传统风格的表现手段放到另外的设计领域中也许会成为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法,所以涉足多领域、多实践也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志设计的立体化带来了一场新的“视觉革命”,标志设计进入三维领域也是发展的必然,它将在标志设计领域竖起一面前卫的旗帜,开辟一个前人未有涉足的领域。
关键词:奥普艺术标志设计视觉空间。
在全球化带来的生活方式趋同的过程中,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形势下,标志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成为视觉传达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与此同时,标志设计的色彩、造型以及思想理念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在这个显示标志个性化的设计时代,如何应对甚至引领设计潮流呢?我们都知道,在设计过程中,各设计领域风格的相互交融已成为我们设计风格变化的主题之一,所以,涉足多领域、多实践将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关于奥普艺术。
奥普艺术(opart),又被称作“视幻艺术”或“光效应艺术”,是以几何形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光色效果,表现运动幻觉的一种抽象艺术。它采用黑白或彩色几何形体的复杂排列、对比、交错或重叠等手法,画面形式感强烈,色彩富有运动性,从而使视神经在与画面图形的接触中产生视幻效果,让观众得到闪烁、流动、旋转、放射等运动的感觉,使静止的画面产生炫目流动的动感效果。
这种艺术同时兴起于欧洲各国,曾对美国等国家的工艺美术、银幕艺术有着积极的影响,它打破了纯绘画艺术和装饰图案艺术之间的界限,成为流行的一种标签。艺术家以此证明诉诸视觉的艺术品与探究知觉心理的科学之间并无严格的分界,用严谨的科学设计亦可激活视觉神经,通过视觉作用唤起并组合成视觉形象,达到另一种同样动人的艺术体验。
标志设计是表明某种意义特征的记号、标记。它的表现手段是利用图形以及文字来构成具体可见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并将这一视觉符号中的内容、信息、观念传达出去,影响观者的态度、看法和情感等,从而达到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设计手段被极大地提高了,标志设计创意的领域也明显被拓宽。纵览当今的标志设计,形式精彩纷呈,应用范围更为广阔,特别是在印刷、复制技术方面,现代标志的设计者不必有太多的顾虑限制。纯平面的标志图形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市场的要求。与此同时,标志设计的色彩、造型以及思想理念也均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其形式上也经历了由复杂繁琐转向明快简洁,由绘画形象转向图案格式,由具象转向抽象的过程。那么,如何加强标志的视觉特征,增强视觉冲击力以便强化大众的记忆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善于利用其形、色、光、材质来首先吸引人们的视线,并造成深刻的视觉印象。
将奥普艺术为“我”所用。
标志不属于纯艺术范畴,从传播学和功利角度出发,标志和其他形象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共性,更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有自己独特的具象化语言,又有其独特的抽象化表现,无差别的艺术形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可循的艺术规律。同样概念的具象与抽象,表现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往往有许多不尽相同的表达方式和视觉效果。
通过研究分析奥普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找出一定的视觉规律,特别是平面构成的结构规律和韵律规律。平面构成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构成的,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在构成中,韵律常伴节奏同时出现,在同一要素周期性反复出现时会形成运动感,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借鉴奥普艺术的一些方法与原则为“我”所用,在设计标志时恰到好处地创造标志图形的视觉空间感。视觉空间感的构成,就是要打破日常视觉经验的束缚,利用特殊的表现技巧,使想象的、陌生的形体获得与之相吻合的空间环境,在几乎荒诞和非现实的构想中形成一个视觉世界,给画面创造新的视觉空间带来另一种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种创造标志视觉空间感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幻觉空间:形象不与画面平行,在平面中产生立体幻觉。如:一个形象重叠到另一个形象之上时,就会产生一前一后的感觉,这也就是平面的深度感。这样的画面结构虽然简单,却在形的大小、数量和空间的组织上具有无穷的变化,使画面产生一种秩序性及反复性的美感。如(图一)加拿大cbc电台:标志图形以c为设计要素,分别向四周发散,形成视幻效果,体现cbc电台在不断传播信息。
2.暧昧空间:暧昧空间可以在平面中创造出奇特的空间,变不可视为可视,违反正常空间观念的不同形态的组合,便可产生似是而非的矛盾空间印象,新的形态与观念也随之产生了,这也就是利用视觉差异创造新空间的目的,也是创造具有空间感标志图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3.线条空间:通过线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在平面上寻求一种空间感和运动感。这些并置的线条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波纹或几何形画面,造成了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使视觉神经在与画面的接触中产生空间立体感。
4.重复构成空间:重复构成就是用简单的几何形要素,如线、方
最新标志论文起标题(大全11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