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分钟(汇总11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分钟篇一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是要立足安康实际。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西北、华中和西南三个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汉江即是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也是陕南安康人的母亲河,它孕育着安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上曾誉为“黄金水道”。“九五”以来,我们始终把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汉江水质免受污染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汉江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虽然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环境保护型之路。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汉江经济走廊的开发·安康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调水区,优质水源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在我省境内汉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积6500公顷,涉及汉中、安康、商洛、宝鸡4市的200县区、2900人口。汉江全长1537公里,在我省就有6000公里;总流域面积9.500平方公里,在我省达00多平方公里。安康不仅是调水区,而且是水源涵养区,同时也担负着保护水源地水质的重大责任。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劣,泥沙下泄淤积河床、水库,使水利工程运行寿命和使用效率降低,丹江水质恶化,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留下了隐患。
随着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员社会人士履行义务、参与生态建设;架起方便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建设的桥梁;想方设法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山多植物种类多,水多工业利用价值大,山青水秀又处南北过渡带,孕育着宜人而鲜有的气侯资源。大可以“水”牵线搭桥,联结北京等五省市构建“同饮一江水,共建新生活”的新认识、新资源,立足资源优势,运作生态资本,把绿色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以而赋予整个经济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财政的反哺,实现经济跨越势发展。安康气候宜人,以山为雄,以山抒情,以水为灵,以水表情,游者有所依,情有所寄,使生态旅游成为主体。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从安康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尽绵薄之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安康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新清新,山野翠绿翠绿,溪流水沟清澈清澈,山中野兽出没……这些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啊!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安康大地就一定会安宁康泰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画!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与自然走向和谐,这是全面小康社会全新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这是安康市民间广泛传播的语言,体现了安康人民群众对生态环保的高度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都要有明显提高,生态道德教育要成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一部分。让“生态道德”建设,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春天正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草地上逐渐有了点点绿色,莉花、杏花悄悄打开了它的花苞,三月桃花也把它美丽的花朵绽放出来!让人看了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把这美景来维护。我们呼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让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分钟篇二
世界自然遗产不仅是一项荣誉和桂冠,还是一个“保护名录”,对南川而言,对她的保护,一刻未曾停歇。五年来,金佛山因生态而美,因对绿水青山的坚守而美。南川正在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将优厚的自然资源转变成群众切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保护者
倡导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
自20xx年金佛山成功申遗以来,南川区始终致力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在积极倡导设立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过程中,努力发动全民关注和参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20xx年6月23日,在金佛山申遗成功一周年座谈会上,除了就金佛山申遗成功后的保护、管理作讨论,一个议题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注意——我国只有文化遗产日,针对自然遗产的专属节日却是空白,这对我国自然遗产的关注和长远保护造成了极大局限。
对此,住建部等参会领导、金佛山管委会、与会学者及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负责人一致认为: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时机成熟,随即共同讨论了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事宜。
为更有力地推动“中国自然遗产日”设立的进程,该区政府先后多次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负责人、相关部门、相关学者对接,发起了《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倡议书》,得到中科院袁道先等五位院士的签名支持。
20xx年9月17日,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xx年起,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至此,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正式成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这强化了广大民众对世界自然遗产的认知体验,营造了全社会‘珍惜美丽家园、呵护自然遗产’的良好氛围。”袁道先院士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对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历史担当,体现了对壮美自然景观和悠久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高度重视。
让资源保护更加立体
科技手段助力保护管理
金佛山有多大?1300平方千米,占据了南川区一半的面积,相当于70万个篮球场,境内动植物达8000多种,其中银杉、银杏、古树茶、金佛山方竹、杜鹃被誉为“金佛山五绝”;动物有20xx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林麝、黑叶猴等。
银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的稀世珍宝,被植物学家称为“植物熊猫”。在金佛山广袤的密林中,仅有400多株野生银杉树。而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居民就从靠山吃山、乱砍滥伐,到放下伐木斧,成为生态护林员。
金山镇老龙洞村民梁正福的父亲梁隆全就是其中之一,梁正福父子俩护林35年,就守护着门前大山里大小不等的野生银杉70余株,管护面积上百亩,其中最大的银杉王也在此山中。他们负责挂牌、记录生长数据、每年采收银杉果实和防火防盗等工作。为了守好这片青山,从白天走到了黑夜,从春天走到了冬天,从少年走到了鬓白……几十年如一日,父子俩沿着崎岖的小路去林中巡护,由于父亲年岁的增长,梁正福从父亲手里接过这个“守护青山”的光荣任务,没有指南针等专业工具,全凭记忆和经验,坚持每日巡山护林,走错路也是很常见的事。
“其实我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坚持,但是心里总记挂着金佛山的银杉,人户远了都不去走,心里不踏实。”梁正福有些哽咽,他说这些银杉就是他们梁家一辈子最大的重任。
除了梁正福父子,还有守护大山39载的李氏兄弟、护林员何世华等,每年,金佛山聘请常规巡护工作人员45人、出动车次达700余次。
从20xx年起,为更加全面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监测工作,充分发挥野外监测工作的先进技术手段与科技含量,最大程度了解区域内野生动物动态信息,金佛山管委会累计投入资金约200万元,安装200台红外相机、32个高清摄像头,共取得有效画面约4333个,视频2360段,成功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和黑叶猴、7种二级保护动物活动的清晰画面,银杉种群分布地专门安装摄像头用于保护管理。对遗产地及外围地带形成有效的监控网络,对生态变化分析等相关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支撑依据。并先后与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等院校联合开展了黑叶猴、林麝、银杉等国家保护动植物的调查和科研工作。
让世界遗产“活”起来
走深走实“两化路”
人工繁育的3187株银杉幼苗移栽野外,存活率超过85%;黑叶猴从过去的71只增加到了151只,约占全世界数量的8%;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野外存在的清晰画面……一个个喜人的消息兑现了南川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承诺——始终将金佛山保护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金佛山管委会主任梁正忠坦言,世界自然遗产地尽管对保护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但如果不在发展中对研究成果进行运用,那么保护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遗产地并非“孤岛”,而是真真实实可以触摸的瑰宝。
林麝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雄麝所产的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消肿止痛、活血通经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心腹暴痛等症状,我国只有九个厂家的十一个中成药品种允许使用天然麝香。
但在过去,要取麝香必须杀麝,对林麝的保护极为不利。位于三泉镇的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是全国最早开展林麝人工养殖研究的单位之一,该所发明的活麝取香技术,使一只雄麝的利用次数多达10余次,效率提高了10多倍,从生产意义上极大提高了麝香的产量,从生态意义上改变了林麝的命运,对野生林麝种群的保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保护金佛山良好生态,南川也获得了许多真实回报。”梁正忠说,遗产地在为人类提供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同时,也为地方发展带来机遇,使生态红利得以共享。
45岁的杨明亮是金佛山的一名护林员,也是当地的竹笋种植大户,去年他为了抢抓进度,请人帮工,每人每天支付130元的工钱。同时,他还直接办起笋子加工厂,通过工艺创新和技术改进,已开发出5种方竹笋产品,借助电商平台,方竹笋走到了全国各地,并远销国外。
作为方竹笋的主要出产地,南川区正在摸索一条发挥方竹产业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邀请国家林业局竹研中心和南京林业大学的笋竹专家为方竹笋产业发展“把脉问诊”,确定了“谋发展、调结构、促增收”的思路,围绕林业产业重点项目,把笋竹种植与脱贫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短、平、快”山地生态特色经济产业带,目前已发展方竹面积22.4万亩,越来越多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变得既有颜值又有价值。
与此同时,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以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为目标,已实现200余种重庆野生中药材、50余种药用动物的人工抚育;完成黄精、灵芝等5种中药材大健康产品研发与试生产。遗产地中药材从研究到发展至产业化,前进速度非常喜人。现在,我区已建立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20xx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仅玄参就占了全国产量的60%。预计到20xx年,年产值将达300亿元,建成重庆市中医药产业集聚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诚的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坚守生态红线,优厚的自然资源必将转变成群众切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分钟篇三
同志们:
大家好!
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今天,我们人类已经成功征服了自然,成为了这个美丽星球上生物界的绝对霸主。然而,在我们无比骄傲和引以为豪地生存在地球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否则,我们必将面临可想而知的灾难!
本来,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为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集约性人居环境服务,这是一个极其容易明白的道理,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有许多让人不得容忍的现象和行为在发生。比如,森林被称之为地球之肺,起着净化空气、保护土壤等等作用,然而,在我们的身边,乱砍滥伐、破坏森林的行为并不鲜见;工厂里的污水、烟雾随意排放,为了躲避检查,独辟蹊跷用高压水泵把污水硬性压入地下,造成严重的地下污染;没有节制地乱开采地下矿石,造成一定的污染、混乱和安全隐患;水作为万物之源,也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浪费,我们看到,许多以前清澈长流的江河溪流,不是严重污染就是干涸不见了,等等。
同学们、老师们,您们想过没有,其实,像我们所看到或拥有的一条条宽阔的公路,一栋栋美丽的高楼大厦,一辆辆精美豪华的小车一样,现代化社会里的一切,都可以说是以毁掉资源、破坏环境和打破生态平衡作为代价的。像这些为了满足我们人类欲望而过度开发、随意破坏的现象
2023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分钟(汇总11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