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电子版免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汇总10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电子版免费篇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小学中低年级语文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启蒙教育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具有示范和影响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作用。汉语是历史悠久、内涵深刻的语种。但现在多数国人的母语达不到要求,语文高考成绩不理想,关键是从小就没打好基础,这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研究语文教学的特点,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语言的质量,发展小学生语文能力,提升成人语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怎样把握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语言的要求?笔者认为要把握“三性”。
一、语言的准确性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其一言一行都可以效法。故教师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规范性。才具有正面示范的效应。越是面对小学生,语言越要规范。小学中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处在很强的语言模仿阶段。语文教师的语言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教师要规范,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有的老师把“政治”读成“诊治”、“这个”念成“里格”、“棘手”读成“刺手”、“数学”说成“兽合”等等。有的教师对语言的科学含义把握不准,如把名词“落花生”理解成动宾词组“种花生”,把“分薯秧”(栽薯秧)理解成“分配薯秧”等等。
防止教学语言不准确现象,一要认真备课。对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或词的含义,要事先查字典或参考资料;二要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教师必须按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来教学,不用方言讲课,这样既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如果教师不会用普通话教学,那么他的语言即使妙语连珠也是不规范的。
二、语言的浅显性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应贴近儿童生活,能被儿童理解和掌握,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具体的表现手法来看,多用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多用儿童习惯的、熟悉的方法手段。如,小学生习惯形象思维,教学口语要注意词语的通俗易懂,语速缓慢、语句短小、语法浅显简易、表达生动有趣等,同时要有意识地逐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学生很快想到桂林山水,情绪也随之兴奋起来。)
桂林山水为什么会被誉为“天下第一”呢?它又是什么特点呢?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桂林山水》。
受经验限制,学生可能都没有见过桂林山水,教师首先利用彩色挂图或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美景,从而导入课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两个问题,漓江的水有什么不同?桂林的上有什么特色?这两个问题未必真是学生想到的,而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思维活动超前一步进行导向。这段导入语既考虑了儿童的可接受性,对孩子们已有的经验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为进入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语言的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小学中低年级语言教学的语言更要形象生动,这既符合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语文教材中形象生动的作品比比皆是,教师要善于用最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让学生在意境中切身感受体会,解其惑。尤其是讲到典型人物、生动事例、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使得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化具体,深奥变浅显,枯燥成风趣。生动的语言抓住了学生的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怎样使课堂语言生动形象?要练就三个基本功。
1、讲课要有趣味。语文教师要善于从中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出发,在恰当的场合和时机,巧妙地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使整个教学妙趣横生。有的特级教师主张“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每堂课都要有学生的笑声”。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笑声的课堂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感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充实。如有位老师在讲《人类的老师》,问学生:“人与动物谁更聪明?”学生自然会回答“人聪明”,接着老师言归正传:“那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你们就会知道蠢猪也有比人聪明的时候。”学生会发出会心的笑声。这种幽默语言使学生入题轻松,又调节了课堂气氛。
2、讲课要动真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就是教学语言的生命、灵魂。”面对一篇篇感怀抒情的文学作品,处处流动着丰富的情感。这要教师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蕴含的思想感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声发于情、理融于情,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把课文的喜怒哀乐传达给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他们的情思、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
例如,我在公开教学中讲《永生的眼睛》时,把自己融合在主人公琳达的感情中,数次泪水夺眶而出,学生也大多热泪盈眶。这节课我是用泪水倾诉的。正因有此深情感召,才进入到一种师生心心相印的境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人格,获得一种心灵的震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电子版免费篇二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个所学校。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优秀率不到10%,而且学生的口头表到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不是很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新学期了,每一位学生都将展开心的人生,所以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习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在山的那一边》是一首抒情诗,《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国作家的作品,《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十分精美的散文,《童趣》是古代散文。这五篇课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习中:1、掌握这个单元需要识记的生字。2、学习朗读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的意图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人生课题,交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在这个单元中,有的课文讴歌理想(《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我的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论语十则》)等。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习中:1、继续上一个单元的朗读训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2、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3、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准确把握文章中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习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
在讲完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之后,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习中,要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五单元
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学习本单元,要抓住几个要点,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口齿清楚,语言连贯;注意字词句的积累,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2、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主旨,体会、珍惜家庭亲情。3、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和训练对文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在学习课文当中,要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体会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这套教材的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教科书体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第一单元是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第二单元是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第三单元是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是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第五单元是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第六单元是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而且为了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世纪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要求能独立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因此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电子版免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汇总10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