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看守所调研报告(汇总9篇)
看守所调研报告篇一
看守所是一个中转站,有多少在押人员从这里投送监狱、回归社会;看守所是一个感化器,有多少冰冻的心灵在这里融化、复苏。都安瑶族自治县看守所管教民警不仅对在押人员一看二守三送走,还对他们进行教育、挽救、感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监管工作可以说是一种沉重的灵魂救赎,看守所里在押人员送来的每一面锦旗和每一封感谢信,背后都有一批由不和谐的因素化为和谐因素的力量。
善对在押人员打亲情牌
黄某因涉嫌一起杀人案被关在都安县看守所。入所时,黄某傲慢无礼,总是一副“大佬”的样子。自入监以来,黄某一直不服从管教的管理,并煽动同监舍人员对抗管教。主管民警找他谈话,问他怎样看待社会,他还十分嚣张。
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强烈反社会人格的罪犯,监管民警没有歧视他、放弃他,而是把他当人看待,保障他所有的合法权益。看守所唐毓庆所长亲自过问他的生活状况,从洗漱用品到床上用品,都一一落实到位,并指派有经验的民警直接监管黄某,要求民警每天向他汇报其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调整管理教育策略,特别是管教民警进行家访,录制亲情规劝录音放给黄某听,感化他的心灵。()
思想教育点燃生活希望
莫某曾供职于一家国家新闻媒体,从一名编辑、记者变成未决犯,使他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落差: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信心。管教民警知道后,多次找到莫某谈心,帮助他分析犯罪原因,并对他说:“人活着不过几十年,如果不好好活,不要说对不起别人,连自己都对不起……”民警的一番话,使莫某思想受到很大触动,从此像变了个人,认真遵守监规,主动找管教汇报思想动态。当管教民警知道莫某是一个文学创作爱好者,由于缺乏文学书籍,他整天无所事事、度日如年,民警便帮他去邮局订阅文学、法律方面的报刊,促进了莫某和其同监舍在押人员的改造。
民警看到了苏某内心的变化,并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苏某终于彻底清醒了,重新点燃起生活的希望。于是,他自觉遵守监规,服从管理教育,按时完成看守所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年终总结时,苏某被减刑2个月。
管教,你是我的再生父母
由于在押人员的被子要求叠成豆腐块,因涉嫌贩毒罪的韦某每天把自己叠不成形的被子与一个新来女孩的被子交换。管教知道后找到韦某,说换被子是牢头狱霸行为,看守所决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考虑到韦某是重点人员,管教嘱咐同监舍的人多关心她,跟她在一个监舍的王某对她很好,几个年龄大点的在押人员也很关心她。20xx年4月3日,韦某家人给她送来300元钱和衣物,当她看到送物登记单上写着父母的名字时,她放心了,因为她最惦记的是母亲的身体,害怕自己犯事后气坏了母亲。
如果说在押人员是一棵棵病树,那么监管民警就是一只只啄木鸟。他们把心血都倾注在这片有虫害的林子里,为病树捉虫除害。长期坐在火山口上,每个监管民警的精神心理都饱受折磨;长期警力不足超负荷工作,每个监管民警的健康都受到挑战。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牺牲,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文化素养 1.强化理论学习。做为一名看守所民警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无私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同时,自己也明白自己职业的政策性强,与各种违法行为及阴暗面接触多,面临形形色色的考验,没有很强的党性和法律知识,就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看守所民警。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经过深化认识,思考归纳,概括升华,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心得体会等成为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才能推动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这一年,认真学习了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学习了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听取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领会了十七的精神,领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再次对《党章》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学习,明确了新《党章》在重要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等方面体现出来的重大创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信念,增强了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崇高责任感。
2.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和水平,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
二、踏实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落实监管措施,确保监管安全
能积极地协助监区主要领导展开工作,努力维护稳定的罪犯改造秩序,顺利确保了“三无”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使自己受到了很好的锻炼,自觉在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2.廉洁自律,规范执法:
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改造方针、政策,能做到规范执法,文明管理,执法公平,对自己严格要求,自觉地维护国家机关的工作形象,不利用公务权力图谋私利,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情不做。
在工作中,认真遵守看守所机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学习虽然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总结出一定的不足。比如讲,开创性的工作开展的不多,有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改进。
在新的一年里,自己有决心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水平,为实现我监稳定的监管改造秩序,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
看守所调研报告篇二
近年来看守所死亡、脱逃事件频频发生,媒体对有些事件也进行了跟踪报道,如云南的“躲猫猫”、河北的“喝凉水”、上吊自缢事件等缕缕发生,使看守所民警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披上了阴影,警民关系遭遇严重挑战,缓解警民关系,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已经迫在眉睫。改善警民关系,规范执法与“人性”化管理,加强看守所民警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引言
2009年发生的云南的“躲猫猫”河北的“喝凉水”事件等,从不同层面反映出我国羁押场所转型期,看守所管教民警管理、教育面临着严峻形势及执法难度不断加大等问题。上级领导多次提出通过严格执法、科技强警、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等途径,来改善执法环境和构建监管和谐的警民关系。
二、看守所目前现状及形成原因(一)看守所设施陈旧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看守所特别是县一级看守所设施陈旧,基本上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基础设施破旧落后,硬件跟不上,在押人员的生活、卫生条件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首先,各地应尽快改善看守所的硬件设施和在押人员的生活卫生条件。按照刑事诉讼法“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 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关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不一定就是罪犯,他们应该享有其他公民应有的各种权利。例如,《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在押人员“居住的监室面积平均每人不得少于二平方米”,但是目前大部分看守所都达不到这一标准,许多地方都是拥挤的大通铺。再如,目前许多地方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伙食给养费基本维持在每月110-150元之间,而随着粮食、肉蛋等食品物价的高涨,用这些钱所购买的伙食实物量大部分都达不到法定的标准。在押人员伙食更是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造成在押人员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等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人处在不确定状态时,精神最紧张,情绪最容易失控。看守所里众多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监舍空间里,很容易产生生存竞争,滋生“牢头狱霸”。其次,看守所的监控系统等硬件设施固然要完善,但是更重要的是看守所的监管执法要规范,监管民警的责任心要到位。否则,看守所即使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施、一流的监控系统,都可能成为花瓶一样的摆设。
(二)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是随着公安队伍不断扩大,部队转业参警和刚出校门的警校生、社会招的警察人员大量增加,岁数大多数在三十来岁,他们思想活跃,干劲足,是公安工作的主力军和希望所在。但他们对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 和作风了解不多,缺乏群众工作经验和能力,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反感,与群众的要求还有距离。二是少数民警思想政治觉悟不够高,党性观念、公仆意识不强,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三是少数民警职业道德差。有的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有的民警纪律松懈、言行不当、警容不整,甚至打人骂人、滥用警械。四是极少数害群之马为警不廉、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甚至发展到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现实中,一些干不了刑事侦查、治安等工作的、犯了错误的甚至是老弱病残的民警调到看守所工作,有的主观上觉得矮人一等,可能就在工作上怠惰马虎,乃至知法犯法。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看守所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三)来自群众方面的原因
1、社会教育薄弱。现时期,很多公民要自由不要纪律,要民主不要集中,要权益不要义务的现象和公安执法形成了明显的对立。
2、行业隔阂、阶层偏见。警察队伍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既然是专政工具,就免不了对敌对分子和违法犯罪分子实施强力,这种执法强力和政府提供的亲民政策、人性化管理、服务性 政府等精神的表象不统一,使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那些亚政治人物对公权提出非分的要求。
3、社会风气欠佳,警民配合困难。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阶层利益大调整,各种社会矛盾积聚,在押人员出现死亡现象得不到这些群众的理解,上访事件情形增多,导致群众对警察的信任感降低。
公安工作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至去年开始看守所民警开展帮扶社会孤寡、伤残、生活自理困难等群体人员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警民关系的紧张境况。今年继续开展亲民、爱民、为民活动,访贫问苦、访疾问难、访外(外来人员)问弱(弱势群体),使群众对民警看见、敢见、愿见、想见。
(二)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宽严相济
对在押人员实行单纯的人性化关怀是不够的,毕竟他们的整体素质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5%以上,农民、无业者也占八成以上,暴力型犯罪占一半以上,确保监所管理离不开严格、科学、文明的规范化管理,看守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勇于创新,以落实在押人员行为规范和看守所有关规定为重点,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走进监室,就能看到 他们整洁的内务,墙上张贴着每周一换的“三固定”表格,在押人员在哪个地方吃饭睡觉,什么时候值班,都一目了然,监室秩序有条不紊,整洁有序。执法以公,廉威自生。只有公正严格文明执法才能较好地确保监所安全。
(三)管教民警的行为必须文明
教育者先受教育,正人必先正已。管教民警用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带头遵纪守法的模范行为,去感染教育对象。管教民警在管理中语言要文明。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管教在日常的工作,离不开语言,而这种文明的语言将直接对教育
2023年看守所调研报告(汇总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