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隧道防排水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题目优秀
铁路车站隧道防排水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题目篇一
隧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推荐度: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推荐度:
铁路施工合同最新 推荐度:
给排水识图实训报告 推荐度:
《关键对话》读书笔记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大跨大断面隧道,特别是在浅埋且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为保证隧道防排水施工的质量,保证隧道衬砌表面不渗不漏、排水系统通畅、填充混凝土面干燥无积水,文章以位于贵昆线六盘水至沾益段增建二线工程上的乌蒙山二号隧道出口四线车站隧道为例,通过现场实际施工,对山区软岩大跨大断面四线铁路车站隧道防排水施工进行了研究。
:软岩;大断面;铁路车站;隧道工程;防排水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发展,运输行业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力推动运输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是工作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铁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客货共线铁路以及城际铁路的时速都有所提升,更好地实现了修建工作。目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不同地区,地形地质条件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很多车站无法伸入到隧道内,导致建成的铁路只能是单线形式。优秀的车站建设应以双线运营为主,部分地区结合需求设置成三线车站。铁路路线网络逐渐向山区辐射,更好地实现多区域建设,拥有高标准的铁路。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进行充分设计,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曲线的半径不同、地形地质条件的差异、环保要求等方面,导致铁路沿线建设比较困难,现对铁路标准的双线条件进行分析,以便做好四线车站隧道建设。
贵昆线六盘水至沾益段增建二线的重难点工程。乌蒙山二号隧道中心里程为dk282+220,全长12260m,为全线最长的隧道,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该隧道位于六沾铁路贵州省境内。隧道出口段扒挪块车站伸入隧道,dk287+778~dk288+350段形成四线车站隧道,长572m;其中dk287+778~+812段为双线隧道至四线隧道过渡段,长34m,dk287+812~dk388+350段538m为四线隧道段。四线隧道范围最大开挖宽度达28.42m,最大开挖面积为354.33m2,经过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查新,此两项指标均为目前软岩单跨交通隧道的世界之最。由于四线车站隧道跨度大,结构安全性要求高,因此对防排水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车站隧道内铺设、挂设、埋设及架空线路的需要,是车站隧道内人员通行的需要,也是车站隧道衬砌外观的需要。要求隧道衬砌表面不渗不漏、排水系统通畅、填充混凝土面干燥无积水。
3.1浅埋段防排水施工难点分析
浅埋段工法技术特点是边墙大拱座混凝土先施工完成,然后施工拱部衬砌混凝土。由于拱部初期支护设置于大拱座的顶部,将防水板切断,致使分部衬砌接缝处的防排水施工成为难点。
3.2浅埋段防排水施工关键技术
3.2.1浅埋段防排水设置概况。浅埋段工法的防排水措施主要分为边墙防排水和拱部防排水,(1)v级大拱座曲墙衬砌段,衬砌外两侧边墙脚、拱脚(边墙顶)均各设一条100纵向盲管;边墙脚纵向盲沟与侧沟之间设置50横向联系水管,间距一般10m;拱部衬砌背后设置50环向盲管,10m一道,集中出水点应予以加密;边墙背后设置50竖向盲管,10m一道,将边墙顶纵向盲管汇水引入边墙脚纵向盲管,再经横向联系水管引入侧沟;(2)大拱座的顶部设纵向止水带,由于顶部防水板被拱部初支拱架穿过,所以在防水板穿孔处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膏进行封堵,拱部防水板必须与大拱座顶部的防水板焊接牢固;(3)隧道洞内设双侧水沟和中心水沟,中心沟与侧沟每隔10m采用50横向联系水管连接,将水引至中心沟。隧道喷射混凝土与模筑混凝土之间拱墙范围设置土工布和防水板,土工布与防水板分离铺设
铁路车站隧道防排水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题目优秀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