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线上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线上教师培训心得(2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师资线上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3.孩子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 )。
a.产生自我意识的表现 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
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 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4.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婴儿都能找到藏起来的物体的年龄是在( )。
a. 4~6月 b. 6~12月
c. 12~13月 d. 15~18月
5.儿童开始掌握时间概念约在( )。
a. 1岁以后 b. 2岁以后
c. 3岁以后 d. 5岁以后
6.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7.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b.能伸手抓到东西
c.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d.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8.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 )。
a.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
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
c.幼儿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弱
d.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9.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言记忆
1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11.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12.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
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直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13.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14.能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是( )。
a.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
b.儿童能抓住毯子的一角,通过拉毯子来取得放在毯子另一角的玩具
c.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
d.儿童试图打开一只稍开口的火柴盒,失败后,他会缓慢的一张一合小嘴,最后突然顿悟,将手指插进盒子把它打开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
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
c.4岁幼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早、中、晚的时序
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
16.城乡幼儿发音正确率差异较显著的时期是( )。
a. 2岁 b. 3岁
c. 3~4岁 d. 4~5岁
17.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最新师资线上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二
教师资格证。
北师大的。
分析校本课程的特点。
你如何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基本特点:校本性,多样性,灵活性,个性化,特色化,自主性,动态性。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发展,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开发活动。
它具有几个基本特性,一是从学校师生的需要出发:该校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种植这类农村学生比较有兴趣的活动;开发的主体是学生与教师:由本校教师指导学生种植,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即利用校园的空余菜地种植胡椒;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种植的一般过程,并在其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是一项完整校本课程开发。
该校的课程开发完全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1.需要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等确定栽种胡椒。2确定目标。了解种植过程,体验劳作。3,组织与实施。完成了播种-浇水-施肥-锄草-收获的整个过程。4.评价。尽管只是收获了四个胡椒,但是师生们都在找原因,总结经验,希望下次做得更好。
试卷上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大题目。
辨析题。
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此观点是错误的。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部分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不能够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此观点是错误的。直观教学是指根据教学活动能够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直观教学式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或者在理解遇到困难时候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而不能把直观作为教学的目的。
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
此观点是正确的。习得性无力感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一个总是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负强化就是惩罚。
此观点是错误的。负强化和惩罚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良好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不良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简答题。
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生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
应该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以及可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就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 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师资线上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线上教师培训心得(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