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课心得体会范本 教学常规心得体会(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常规课心得体会范本一
20xx年9月15日(星期二)下午三节课后;
三四年级段语文办公室;
全体品德教师;
(1)学习“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
(2)谈本组的学习体会;根据教学实际,谈本教研组实施教学常规的举措。
根据区教研室和网片的工作要求,我们品德教研组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学习了“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并组织了充分交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30条》从四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对教学准备的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实施的要求;三是对学习评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四是对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通过学、讨论,使执教老师对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都认为新课程下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更为实际的方向,能有效帮助自己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差距。进一步认识到落实常规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紧密联系,并对如何落实教学常规达成了如下共识:
一、深刻体会
在教研组活动中我们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30条》与自己的日常工作进行比较,深有体会: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做得还是比较实在的,积极执行教育教学常规,严格执行课表,认真备课,深入挖掘资源,不断加强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的整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个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
在学习中我们更加清楚了,要以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认真开展好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因为这个考查评价内容比较全面,包括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出发,注意适度和科学性,真正体现了这种精神。在实施英雄特色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它的过程化、多样化。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在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发展也很重要。在每课的教学后撰写有感悟的教学体会,同时,在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也要一边学习,一边不断地向同行和专家学习、请教,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我们体会深刻,并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更积极地取长补短,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不断进取。
二、具体措施
1、教师在平时要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组合,资源挖掘,教学形式等,还要备教学准备,因为根据学科特点,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资料搜集、实物观察、人物调查、采访等。
2、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虽然上课不是照本宣读,也不是教案走场,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纯粹把备课留于形式。把上课视为游戏。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教学的每一个大环节,让学生在了解、认识、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淀一定的能力素养或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世界产生共鸣。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吸收、内化的过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勿需安排得的水泄不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读读、想想、写写。听说读写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相反地,课堂中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时间,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最有效的状态。
3、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4、加大资源开发,重视学科合作。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这次新常规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品德教育教学的新的发展,更使我们有了紧迫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做一个称职的品德教师。
最新常规课心得体会范本二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课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开齐了课程门类,开足了课时,做到不增删课程、不增减课时、不任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实现高效学习,学生在校学习、作息时间、课外作业量、学习材料和考试等符合省、市、区规定要求。学校按规定安排寒、署假期和其他法定节假日,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更没有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
二、教学各环节管理
1、坚持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每学期我们重点抓教师的备批辅考析研等各环节的落实情况。组织各教研组集中研讨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情教情,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学习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写好教案。
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与监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积极进行学科教学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合,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业的设计与批改能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作业有梯度,有创意,形式灵活多样,不搞机械抄袭,不搞题海战术,能按上级要求控制作业时间。教师批改及时,认真规范并做好作业讲评。
加强了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提倡面批作业,通过分组学习共同提高。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在分析试卷质量时,既要看到成绩,更要发现问题的不足;既要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给学生以发展性的评价,保护好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的热情。不以考试成绩公布学生名次或讽刺挖苦学生。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主要从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分析、教研和总结等方面进行优化控制。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使我校常规教学管理日益规范化、科学化。
3、促进校际间的交流,积极参加本片区的教研活动,为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拓宽了我校教师学习、研讨的空间,有利于大家取长补短。为城区教育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区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努力。
4、抓好的毕业班备考,加强毕业班的管理,对毕业班的教学、复习迎考及学生的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动员毕业班教师加强协作,全身心投入教学、复习指导工作,20xx年考试成绩较去年有比较大的进步。
三、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为教师学习提供条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并组织相关教师评课,促进了教师课堂实践能力的提高。
2、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白板使用方法的培训辅导,初步掌握了白板的使用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之中。
四、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在写工作计划、总结时,其重点不突出,未体现某一个主要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
2、教学创新有待改进提高,在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上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3、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效果不明显,必须以培优补差为目标,开展相应活动,提升合格率、优秀率。
4、教研科研活动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五、努力方向与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教学意识。一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要抓好业务学习,立足校本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素养。
二是抓好教学反思。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2、严格教学常规,重视管理创新。狠抓教学过程管理。重点抓好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核等教学工作环节,规范教学行为。认真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后要及时进行反馈。
3、推进教科研,深化教学改革。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要明确教育教学科研的功能与作用,实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办学思想。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重视科研骨干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执行常规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最新常规课心得体会范本三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佛山石湾一小的听课学习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第一节是陈惠贞老师的新授课《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节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
常规课心得体会范本 教学常规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