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表达的心得体会报告 总结报告与心得体会(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表达的心得体会报告一

2、当回家成为唯一的想念......

3、回家路上人好多啊,不过很开心。

4、想家,很温馨,总会让我很心静。

5、明明父母兄弟姐妹都在我身边,可我却想家了……

6、每一次的归途都是一种享受,每一次的回家都是一种惊喜。

7、好悲凉,想家,回忆所有,憧憬黑夜的空寂,没有喧泄,安静,祥和……

8、家的味道永远特别香,回家陪爸妈吃饭,我是乖女儿。

9、爱别迟,孝别等,常回家看看吧。

10、不想回家,每年都一样,又要催结婚了。

11、再美得风景,也不及你回家的那段路。

12、最珍惜,好友的问候,纵然人生聚散无常,念你的心依旧。

13、马上就能吃到妈妈做得红烧排骨啦!开心!

14、你很迷人,但我得回家。

15、无论离家多远总怀有思乡之情,只因家才是我真正归宿。

16、我想回家了,可是我的家又在哪。

17、每个人都是梦想家,当梦走了,你只剩想家了。

18、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家是我们永远的守候。

19、此时相望不相闻,月夜思乡忆故人。

20、思念是那盏为我而燃灭的壁灯。

21、老师,我思乡......

22、触摸着含泪的心情,告诉自己坚强。

23、一想到马上要到家了,心里暖暖的。

24、因为怕想家所以电话也不敢接。

25、看着窗外美丽如画的风景,想着心与家的距离正在缩短,心中那份久违的游子之情又会油然而生。

26、孤单的我好想家,想念我的爸爸妈妈。——关于回家的说说,回家的心情说说

27、幸福将近,今年春节我要回家,爸妈,每一年春节丫头都会陪你们过。

28、想回家就回去吧。

29、路长长水长长,思念也悠长。

30、家是我唯一的归宿。

31、恨不得一日三千里,转眼家门口。

32、晚回家五分钟比永远回不了家好。

33、在他乡,才知思乡苦。

34、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言,回家过年。

35、命不在长,能活就行,钱不在多,够花就行。

36、人真多,好挤啊,烦!

37、离开故乡,才懂得思乡。

38、带你回家,待你回家,代你回家。

39、想家的时候也就只有想啊。

40、落叶归根,无论多大,那里都是我的根。

41、想家的柔情在心底绽开!

42、常回家看看。

43、想家了,撕心裂肺的想家了。

44、归家心切!

45、一门现代文学考的我心碎,我要回家了。

46、打开窗子又一年,景色迥异。不变的是我的脉脉思念,曾记否?烟云往事几许。

47、我在东莞,家在陕西,过年不能回家了!祝愿父母家人春节快乐!身体健康!

48、快过年了我想找个对象和我回家叫他们一声爸妈!

49、我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那片新的土地耕耘,我们拥抱着自己的梦想在此安家落户,我们开始了新的旅程。回家,不再是那么的轻易,它,早于变得奢侈。每一次的回忆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不舍,不想再被这样的放不下所笼罩把回忆留在那一片土地;每一次的相思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伤痛,不想再承受不该有的痛苦,把相思寄回那一个角落。

50、每个人都有一条通往回家的路,回家的路上也都会有那么几盏的路灯。路灯只有在晚上时才亮,它不在白天亮是因为它不想抢走了太阳的功劳。也许它散发地光并不比太阳强烈,并不比太阳亮,但是太阳晚上并不会发光,并不会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晚上能为人们照亮路的就只有路灯,虽然它散发的光线也许只有那么一点点,但也可以照亮回家的路灯。

51、从家的相反方向越走越远,直至家变得越来越模糊,渐渐地消失在我的眼前。好想跟着那一朵飘向家方向的白云飘回家中。但,回家变得好奢侈。

52、回家,一直是我心头的渴望,一直是我对每一个周末的盼望。一个星期的开始,从周一到周五,都让我沉浸在回家的开心和期待中,随着回家的日子一天一天地临近,我的心底开始欢呼起来,我开始兴奋起来。

53、在一声声轰鸣声中,我与家的方向背道而驰,带着我那沉甸甸的理想离开故土。那时候,我就只觉得家是一所住了亲人的大房子罢了。看着别人喊着要回家,我无动于衷。只沉迷于朋友间的嘻嘻哈哈。家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54、一个温馨的地方是哪里?几个朋友合在一起又成什么?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现在我就告诉你,那是家。回家是外地打工的人们的渴望,家是我们的栖息地。回到家也许能让你轻松许多。家能给你温暖,回家就犹如回到你的心里,让你无比快乐。

55、回家。一次回归就是一种人生的表达,就是一次生命的跨越。蜿蜒的回家路穿过历史云烟在我眼前延伸,看得见古者今人在这路上踽踽独行,滚打爬摸,在他们眼中回家之路比蜀道还难。

56、家是一个充满爱和欢乐的温馨港湾,当人们工作学习劳累了一天以后,都想回到这个温暖的小屋,放松心情,恢复和积蓄精神,迎接新的一天,所以每个人都渴望回家。

57、不尽的思念,好像是一只未解缆的小船,在我的心中忧伤地划动。

58、回到家里,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睡懒觉,想睡到多晚都可以,回家真好;回到家里,看着老妈忙碌的身影,品味着那香喷喷的可口的饭菜,我的心里涌过一阵暖流,妈妈真好;回到家里的想玩什么都可以,甚至可以向老爸撒撒娇,老爸会包容我偶尔的任性,爸爸真好;回到家里,我可以放下一切学习的任务,无忧无虑寻找自己的快乐,回家真好!

59、回家既是人生的终点,又是人生的起点,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回家的路并不遥远就在脚下,只要能放下世俗牵挂,昂首阔步就能回到那个温暖的家。

60、永远谦和。我们是历尽辛酸而痴心不改的人。劳作,劳作,在劳作中销声匿迹。我们背诵着那些动人的季节,沿曲折的小路,貌不惊人的回家。

主题表达的心得体会报告二

在这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四年级选的是《将心比心》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课文通过记叙两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尊重老人,关爱孩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我是排在最后一个讲的,听了前几位老师的课之后,让我越来越迷茫了,这几个老师整节课以分析故事内容为主,让孩子讲故事。课后,我又一次拿起了语文书,细细的读了几遍课文,认真的钻研教材,在脑海中酝酿着教学思路:如何能使学生受到遇事能推心置腹地为他人考虑呢?怎样才能升华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呢?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我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我摔倒的情景,看看孩子们如何去处理?我间接的把我的思路告诉了其他的语文老师,希望他们能配合我一起演这出戏。

第二天我就要讲课了,我感觉这个方法不太合适,这不是明摆在欺骗学生吗?刚好我们班张贺同学生病了,我以这个事实为情景效果会更好。于是,我又推翻了原来的设想,重新设计了这节课。

导入:今天我的心就如这灿烂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昨天我告诉大家,张贺住院了,今天咱班的很多孩子就从自己家里拿来了水果,想要看望他,真让我感动。如果此时张贺知道了,会更感动的。大家的这份心意我先替张贺谢谢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我们的心会更加温暖的。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的1、2、3题。

品读课文:找出文中让你感到最温暖的句子,这些句子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达出来的,做这些事他们都想到了谁?很自然的引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互动:

1、说说谁在班上帮助过别人,说明具体的事

2、谁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大胆的说声“谢谢“

3、让孩子现场给张贺打电话,说出祝福。

课堂小练笔:给张贺写贺卡

课堂小结:揭示课文主题: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教师总结:(此处配音乐)孩子们,将心比心,我们的心灵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宽广,我们的生命会更加精彩,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整个教学环节在我大脑中放映的好几遍,上好这节课,我信心十足。

上课了,孩子们的状态很好,各个环节进行的都很顺利。到互动情节了,我有些紧张,因为事先我没有和张贺的妈妈沟通,不知道打电话会能否顺利。我转身走向讲台,想要去拿放在讲台上的手机,和 电话号码。走的有些快,忘记了录播教室的讲台了,(教室里是没有三尺讲台的),刚要去拿手机,脚一下子踩在了讲台的边缘,另一只脚也悬空了,只听“扑通“一声,我整个身体狠狠的摔在了讲台上,脚踝和右腿膝盖剧烈的疼痛,我咬着牙,摸着脚踝,尽力稳定自己的情绪,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疼痛难忍的我涨红了脸,我好恨自己不小心,在学生面前丢大人了。眼看一节成功的课就要完成了,在这节骨眼上出了这样的岔子。疼痛加委屈泪流满面。我打算宣布下课,下节课继续讲。就在我放弃的那一瞬间,孩子们一下子拥了上来,“老师,你没事吧?”“老师,摔到那里了,很疼吧?”“老师,我们来扶你。”……一句句稚嫩的,关切的话语,像春天的雨露洒进我的心田,我又一次落泪了,百感交集。这股力量使我坚强的站了起来。深深的向大家鞠躬表示歉意,表示感谢。我就将机就计,让孩子们以刚才我摔倒后,所发生的事情写一篇小练笔,抓住动作和语言描写现场和人物。很快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小写作诞生了。孩子们都能通过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出了感人的画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儿子的肺腑之言:老师的眼泪 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课时,不小心摔倒了。老师哭了,因为她的腿摔疼了,这是咸咸的泪;老师哭了,因为其她的老师都很关心她,她很幸福,这是甜甜的泪;老师哭了,因为同学们都在担心着她,她感动了,这是暖暖的泪。我希望老师以后做什么事小心一点,希望她快点好。

孩子们习作是成功的,祝福是真诚的。我的疼痛成就了这次成功的习作,因为疼痛是最真实的。人生也是这样,失败时让我们痛,痛了,才能触及我们的灵魂,才能让我们奋发向上。只有疼过,才有痛的滋味。

主题表达的心得体会报告三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我想说:这份光辉来之不易,它需要悉心地经营、积极地探寻和恒久的坚持,否则,顶着一份"光辉职业"的光环再久,也不会成为一个好老师。

我相信:每个教育工作者在起初踏入校园的时候都会信誓旦旦"为学生奉献"、"用全部的爱去面对工作",可是,我们怎么去施与爱?如何能够让这些爱起作用?还有,怎样能够使得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得以持续?这些,才是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

作为一个在教育领域工作十几年的老师,我对此深有体会:教师这份工作做久了,是会出现瓶颈期的。或者因为疲累,或者因为惯性思维,我们会发现自己难以获得突破。的确啊,讲台不过三尺,教室不过几十平,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我们怎么闪转腾挪,才能开拓出一片更大的天地?我的方法是读书……

引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学校是读书的地方,不仅是做题的地方。"这里面的寓意无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适用的。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我喜欢它不仅因为这本书中强调了"爱心"这个在教育行业耳熟能详的词汇,还因为作者李镇西老师在书中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并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切实的指导。

在《爱心与教育》中,有一部分关于"后进生"的内容。李镇西老师非常注重施与爱的公平性,他会努力让自己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即便是后进生也不例外。而且,在对于后进生的分析中,他提到了家庭方面的原因,这一点,给我的启示特别大。

我突然发现自己在以往的工作中有一个误区,对"老师"的定义出现了偏差。我以为:老师就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人;就是把教室的门关起来,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人;就是放学的铃声响起来,学生回家之后,就不再负有责任的人。原来限制我的不是三尺讲台,也不是教室,而是自己的想法,那扇未曾开启的心门啊!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中讲了很多他本人和学生相伴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他本人用一种"全身心陪伴"的方式走进了学生的生命中,从而融为一体,互为支撑。这才是"爱心"的最高境界,他对学生的爱不是"应该去爱"那么生硬,而是能爱,想爱,不爱不行!李镇西所参与的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他们的成长和整个人生,这点值得我反思与学习。

在我的班级中,也曾有一名让人头疼的"后进生",他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上课公然顶撞老师,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我找这位学生谈过很多次,他却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让我无所适从。终于有一次,这名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扰乱课堂,将我彻底惹恼了,我把学生的爸爸请来学校,想和他沟通下。没想到,这位父亲当着我的面就打了儿子两记耳光……

这位情绪激动的家长告诉我:他和孩子的妈妈早年就离婚了,他一个人带着儿子过,为了养儿子自己做着很辛苦的工作,他离开学校之前还叮嘱我:"他不听话你就打。"这些让我觉得猝不及防又无奈。

当天晚上,我想到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中提到的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家庭。是的,作为一个老师,我们有机会参与孩子的成长,真的应该时不时打开教室的门、学校的门以及自己和孩子的心门,去了解他们背后的生活,也许,那里才藏着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

我尝试着走近这名"后进生",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谈话、给他补课,看到他的手套坏了,帮他买了一副新的……而这名学生对我也从刚开始的抵触、防备到后来的信任。他开始对我抱怨父亲对他不好,开始述说自己没有妈妈的委屈……当某天放学之后,我和他一起回家,当着他爸爸的面儿夸奖他最近进步了很多,并委婉地规劝这位父亲不要经常打骂孩子的时候,我看到了昔日的"后进生"脸上绽放出笑容……

当然,这名学生因为基础太差,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成为一名各门功课优异的"尖子生",但是他开始认真听讲了,开始知道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了,并且在我的鼓励下发现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这些,都让我觉得无比欣慰。

我不知道这名学生会不会在若干年之后像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中写的那样,回到学校来,述说自己的成就,表达对老师的感恩……而且,这些对我来说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有一天,他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会非常放心。我觉得他不会再因为家庭的残缺而放弃自己,不会因为缺爱而仇视社会,并且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将来在社会的上的哪个领域,都会过得很快乐。

同时,我也特别感谢《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它打破了我的瓶颈,洞开了小世界通往外部天地的大门,让来自门外的风吹拂着我,拨开教育的迷雾,认识到爱心的本质和教师这一身份的真实意义。

表达的心得体会报告 总结报告与心得体会(3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