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拉练心得体会和感想 军训拉练有感(八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军校拉练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经过了漫长的五一假期,我们最后在5月10日迎来了传说中的草滩拉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四年磨一剑的我们也要锋芒一试剑出鞘了。我们怀着豪迈的情绪参加了这次通信大练兵。这次拉练不仅仅仅锻炼了我们的体魄,强化了我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品质。漫漫行军路上汗滴里折射出坚强忍耐,紧张的一公里冲刺中体现着勇猛顽强,胜利到达终点的怒吼昭示了王者霸气。
拉练对一个人来说,是痛苦的。炎炎的烈日,荒芜的道路,长途的距离,莫测的天气,未知的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成为我们到达终点的障碍,有人觉得现代军校大学生娇生惯养,经不起挫折。但是事实证明,我们没有垮掉,我们能够做的更好更出色,同学们应对这次遥远而漫长,陌生而悲壮的拉练没有被吓倒。当两发信号弹冲向天空之后,我们高举旗帜出发了!
行百里半九十,拉练途中,每前行一小步,都代表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一个自我挑战的历程。蜘蛛不会飞翔,但它却能把网凝结在半空中,这是勤奋、坚韧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放下是容易的,坚持却是困难的。头顶风和雨,脚踏水泥路,与昆虫为友,以杂草为伴,坚持让我们执着地前行。路上绝大部分是坚硬的水泥路,比起土路要吃力的多。
在此次拉练中担任摄影任务的赵辉在队伍中跑前跑后,累得满头大汗,背上的汗水把军装浸湿了,肩部也被水壶的带子磨破了皮,每走一步就像刀子在割,十分疼痛。但是他依然坚持摄影,他说:“我要一步不落的到达终点,我是西安人,怎样能在主场输给你们!”。简单的话语透露着顽强和不屈。来自重庆的谢颜飞体重近200斤,但是他依然坚持昂首行走在路上,绝不上收容车。他乐观的说:“让这路程再长一些吧,最好走掉我这一身的肥肉,哈哈”。
“锻炼过硬素质,勇当打赢先锋”的旗帜始终飘扬在我们队伍的前方,是众多旗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正是这面旗帜在风雨中激励着每位队员不断前进。红旗淋湿了,可它依然在飘扬;腿脚走肿了,可它依然在行走。王石说过,“登山,如人生一样,虽然常不能预知结果,但只要坚持,终会成功。登山是人生的浓缩,之前因为成功而有机会登山,而我仍需要继续攀登一座峰,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那座峰。”我们也有一座想要攀登的山峰,虽然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透过努力追求梦想,登山人生的高峰,让生命不平凡。
群众主义是一种凝聚力。我在想,如果让一个人去完成这次拉练任务,那么会艰难痛苦的多,很多人会完成不了。但是大家凝聚到一齐后,任务便很容易完成。这是群众的力量在推动着我和每一位同学前进,因为群众我们才变得强大。一只燕子无论如何飞但是疾风骤雨的大海,只有团结成了群众,才能遮天蔽日,才能飞过风暴的海洋。
在这次拉练中每个队都有总评成绩,有掉队的有上收容车的,都会扣除分数从而影响全队的成绩。对于超重者谢彦飞我们就应怎样办呢?是放下还是帮扶?《拯救大兵瑞恩》已经为我们做了好的示范。“一个也不能少”,成为我队的首要目标。在一公里冲刺越野时,为了不影响全队的评比成绩,有的人慢下脚步去推拉谢彦飞一齐冲向终点。这好比让刘翔双腿绑上哑铃去跨栏,但是为了群众利益,有的人甘为人梯,勇做发动机。因为凝聚,所以团结;因为团结,所以奋进。
拉练的征途是枯燥无味的。冷冷清清,清清冷冷,激情、意志、体能在寂寞中消耗,腾腾死气,死气腾腾。当有鼓励的时候,当有掌声的时候,状况就大为改变。具大的精神力量被升华出来,沉睡已久的潜能被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拥有了更大的能量。当我们经历了风吹雨淋、磨爬滚打胜利到达草滩基地的时候,我们怒吼了,我们胜利了!脸上的汗迹代表了顽强不屈的意志,身上的泥土和伤痕昭示了豪气冲天的霸气。“最后到了,最后到了”每个人在心里默默地说着,疼痛和饥饿被我们抛在了脑后,只有那份胜利的喜悦随着那挥舞的红旗在草滩基地上空飘荡。
其实,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主角。不论主角的大小,不论主角的高低,只要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就要尽情挥洒我们激昂澎湃的人生,唱响自我。但舞台需要的不仅仅仅是演员,也需要观众,更需要观众的掌声。你在台上,我为你鼓掌;我在台上,你为我喝彩。好一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人生的价值正体现于此。综合演练也是这样一个大舞台,应对前方漫漫长路,走到终点靠的就是相互欣赏、相互鼓励。
在各个通信、导航台站的架设和保障执勤中,作为演员我们努力把自我负责的任务干的完美、漂亮;做为观众我们把佩服的眼神传递给负责其他任务的兄弟。这样整个通信营的保障任务就会完成的很好。团结就是力量,这条真理永远也不会过时。经过我们默契的配合,圆满完成了在草滩基地的通信、导航保障任务。
雨越下越大,当我们登上返校的大巴时衣服都湿透了,水顺着迷彩帽沿儿一滴一滴地落下,虽然大家被冻得瑟瑟发抖,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在燃烧。这次拉练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回忆。经历过,才会懂。这次拉练会在很多人的心中烙下这些痕迹,它们是:忠诚、坚强、勇敢、霸气。
最新军校拉练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演讲之前,我先给大家放一段录音。(放磁带)听出来是什么声音了吗是脚步声,但它不是普通的脚步声,它是一位英雄十三年前留下的足音。
他叫金相哲,大连陆军学院首届本科生,毕业时参加了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战前那一天,恰好是他23岁的生日,突击队员都对着录音机留下了“遗言“,轮到他时,他没有讲一句话,只是对着录音机,“咚咚咚“地甩开了正步。也许,这声音没给两鬓染霜的母亲捎去更多的话语;也许这声音没有给朝夕相伴的同学留下更多的豪言。但这23个有力的脚步声,展现出当代军校大学生在面临生死考验时的坚定与从容。
战后,金相哲荣立了一等功。鲜花飘香,掌声雷动,他的前程一片锦绣。可他偏偏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军事教员。有人劝他说:“以你现在的功劳,找个更好的位置不是易如反掌吗“他淡淡地说:“鲜花有枯萎的时候,掌声有停止的时候,一等功只能说明过去。“
就这样,金相哲拖着一条被弹片打残的手臂,开始在三尺讲台上创造他人生的再一次辉煌。他的课讲得越来越出色,他的文章频频见于报刊,他先后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和优秀共产党员,被沈阳军区树为学雷锋标兵。然而,正当他的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时,病魔悄然而至。在他病危时,收到了战友们凑在一起寄来的2100元钱和一封信,勉励他“一定要挺住,我们一起跨进21世纪“。看完信他强忍着泪水对院首长和亲人说:“21世纪的大门我是跨不进去了,再也不能为学院做什么了,有抚恤金的话,就捐给学院作育才奖励基金吧……“20xx年3月20日,年仅31岁的金相哲走了。
“绝美的风景,常在奇险的山川;绝美的音乐,常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之中。“金相哲的青春不正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吗他的足音不正是一首绝美的音乐吗金相哲用青春,热血和璀璨的生命,把“军校大学生“这个名字擦得雪亮。
有人说:进入21世纪的入场券是外语,电脑和汽车驾驶。但是,作为军校大学生,仅仅拥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再高的学识,再大的本领,也只能是“个人利益“的敲门砖。那么,作为当代军校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侯善良身上找到满意的答案。
20xx年7月10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硕士毕业生侯善良举家进藏“的消息,在军内外引起了轰动。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侯善良正是金相哲在军校的同班同学。侯善良在人生转折点上的四次抉择,已在我院传为佳话。20xx年他的高考成绩可以上地方重点院校,但他选择了军校;20xx
军校拉练心得体会和感想 军训拉练有感(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