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苏轼咏月诗文》的知识点归纳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2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卒后追谥“文忠”,北宋杰出文学家、诗人、散文家、词人、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中心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达出作者那种纵使在悲凉苦闷中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水调歌头·中秋》:此词写中秋之夜,借中秋赏月之机,表白了词人为人的高洁,也流露了他对“从仕数困”的些许幽恨。抒发了诗人“高度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等人生感悟,也表现了超然达观的思想。

  句式

  倒装句

  1、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也”,表判断)

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也”,表判断)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苏轼咏月诗文》的知识点归纳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卒后追谥“文忠”,北宋杰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