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毕业典礼教师发言视频(模板11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香港回归影片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两地名寺
香港湛山寺与青岛名寺湛山寺同名,盖皆因缘於一代大德倓虚大师之故。倓虚大师,俗家名王福庭,四十岁出家,在宁波观宗寺受谛闲法师传具足戒,并於佛学研究社习天台教法。後曾於营口建楞严寺、哈尔滨建极乐寺、长春建般若寺、青岛建湛山寺等。而且所建寺院,均附设佛学院,培养僧才无数。又屡於东北讲经-,天台一宗盛弘於北方,倓虚大师实居功至伟。1949年,在叶恭焯居士和乐渡法师等支持协助下,倓老来港主持-精舍,并於舍内设立“华南学佛院”,此为香港首间僧校,所培养之僧才,对香港日後佛教的发展影响极大。今香港湛山寺开创者宝灯法师亦为学佛院首届毕业学僧之一。
宝灯法师在倓老往生後,发愿修建道场,纪念恩师。1964年,他一呼百应,得名人何英杰、邵逸夫、安子介、田元灏等居士捐助。在众多护法及信众热心赞助下,购置清水湾大澳门山地一幅,根据青岛湛山寺的建构,辟地开山创建了香港湛山寺,并於寺址内选取佳地修筑倓虚大师舍利塔,面海靠山,灵秀青葱,环境极佳。
秉乘倓老遗教,宝灯法师除建立湛山寺外,还致力於教育及安老事业等的社会工作。1966年,洗尘法师当选为僧伽会会长,宝灯法师为副会长。1969年创办佛教书院於九龙福华街。1970年於九龙医局街自置校舍,1971年将自置校舍改建为七层大楼,佛教书院易名为能仁书院。洗尘法师出任校监,宝灯法师为副,洗尘法师於1993年5月圆寂後由宝灯法师继任僧伽会长兼任校监,继往开办有慧文中学(原名佛教英文中学)後迁址大埔马窝山改为慧文中学,又将荃湾九咪能仁书院副校迁往屯门改名为慧远中学。此外,在七十年代初创办慈德安老院於湛山寺畔,现宿老人六十余位。
宝灯法师在推动佛教发展方面亦不遗余力。在1992年至1997年,他共用了一千万元支持内地十三间寺庙重修。包括甘肃大象山的永明寺;崆峒山的0寺;河北的净莲寺;山西的华严寺、三圣寺、观音寺、千佛寺;内蒙古的甘露寺;山东的法华寺等等。为培养僧才,宝灯法师又支持中国学佛院复办经费,功德无量。
宝灯法师广结善缘,深受各方崇敬。湛山寺因而不乏珍贵文物,如宋朝的牙雕十八罗汉像,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花瓶,虚云老和尚和倓虚大师的书信遗墨等。宝灯法师於1997年3月往生,火化後亦如其师般遗下数千五彩舍利。
梵音远播
湛山寺大雄宝殿占地八千多尺,殿高达四十多尺。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观音菩萨、韦驮、罗汉等塑像。其中释迦牟尼缅甸玉佛像曾是八十年代香港最大的释迦牟尼白玉坐像。寺内每年举行五次大型法会,包括农历一月份的弥陀法会,三月份的开山宗长宝灯纪念法会,四月份清明梁皇宝忏,九月份盂兰念佛及十一月份重阳药师琉璃法会。诵经持咒,梵音不断。寺中常住僧尼九位,亦有承办法事,为需要者忏法及诵经。
1998年2月,斯里兰卡国家政府文化代表团参观过湛山寺後,评价其为亚洲环境最美,风水最好的寺院。该国决定在湛山寺修建一座全港最大的舍利宝塔,内置一颗斯里兰卡国宝——释迦牟尼舍利,同时还向湛山寺赠送两颗折自释迦牟尼成道处的菩提树树枝而成活的树苗。
描写香港回归影片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在宋朝时,大屿山和香港岛等岛屿合称为大奚山。明朝东莞人邓淳著的《岭南丛述》就有提到“大奚山,三十六屿,在莞邑海中,水边岩穴,多居屹蛮种类,或传系卢循遗种,今名卢亭,亦曰卢余”。
大屿山亦称大溪山、大姨山、大嵛山、大鱼山、大渔山、屯门岛,大屿山岛,大屿岛及烂头岛。大屿山的英文名“lantau”正是粤语“烂头”的音译。虽然“屿”字的广东话正音同“罪”(zeoi6),但“大屿山”则读成“鱼“(yu4)。这是因为大屿山旧名“大鱼”、“大渔”、“大俞”等,皆是“鱼”音,“大屿山”一名是从清朝道光年间才开始的官方名称。
早于石器时代,大屿山便有人居住。考古学家曾发掘出当时的陶器、捕鱼工具和兵器,而现存于分流的石圆环及石壁的石刻就是当时的遗迹。
东晋末年,地方民变首领卢循在刘裕率兵征讨之下,率其部下逃亡至大屿山定居,后人以渔业及制盐为业,其后成为傜民的一支。可是当时亦有传说指岛上的是称为卢亭的半人半鱼的生物。
南宋年间,随著九龙官富场的设立,朝廷明令打击私盐贩卖,遂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引起当地盐民的动乱,史称大奚山盐民起义,其后动乱被镇压,起义者全被杀害,制盐业从此式微。另一方面,宋理宗宝佑二年(1254年),李昴英封番禺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大屿山的梅蔚(今梅窝)也是其食邑之一。
南宋末年,宋朝朝廷被逼在海上流亡。宋端宗景炎二年及三年(1277年及1278年),他们曾两度逗留于大屿山,曾于梅蔚(今梅窝)及东涌等地稍作停留。景炎三年三月,端宗于大屿山北岸一带病逝,宋帝昺继位,其后才逃至新会。
明朝正德年间,佛朗机(今葡萄牙)人滋扰屯门地区,并曾于大屿山的大澳建立据点。正德十六年(1521年)爆发的屯门海战,才使佛朗机人撤出大屿山。
清朝年间,大屿山以北的龙鼓水道成为外国商旅往广州贸易的必经之路。为了阻止鸦片贸易和海盗侵略,朝廷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设立于东涌兴建一个所城,现称东涌炮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包括整个大屿山的新界地区被英国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岛上树立了屿南界碑以示英方主权。
1990年代前,香港殖民地政府一直未有在大屿山有大型发展。1989年,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发表“机场核心计划”,决定在赤鱲角发展新机场。大屿山西北的东涌被发展为北大屿山新市镇,并以机场铁路及青屿干线与岛外的陆上交通连接,大屿山开始被大兴土木。
最新高三毕业典礼教师发言视频(模板11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