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领域协议书 军事承诺书(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军事领域协议书一
一、目的意义
坚持以“争当优秀军事训练标兵,创建优质军事化管理单位”为主题, 坚持“缺什么、练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严格的队列训练,提高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增强队伍的作风纪律观念,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为全面完成中心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中心成立队列训练领导小组,负责队列训练的组织和考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指导、考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应急作训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队列训练活动开展的统筹、协调、督导、考核及奖惩工作。
三、时间安排
3月28日至4月15日为期15天;每周一至周五16:00-17:00。
四、场地设置
中心综合楼前。
五、训练对象和内容
1.实施对象:中心全体员工
2.实施内容:附件1。
六、组织实施
1.队列训练采取日常训练和集中训练两种组织形式。日常队列训练由各基层单位结合本单位练兵计划组织实施,重点开展班队列训练;集中训练由中心统一组织实施队队列训练。毛坝站自行组织,按照通知要求参加比赛。
2.中心组织实施程序按照中心月度集体会操程序进行。
七、考核验收
1.各单位在岗值守人员参加队队列考核验收。
2.中队干部和中心值班干部进行队队列指挥程序的考核验收。
八、奖惩办法
1.对组织得力、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成绩并纳入到年度岗位练兵考核中。
2.对组织不力的单位,将依据《应急救援中心业务承包单位管理考核细则》执行。
九、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军事化训练的重大意义,要成立军事化队列训练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队列训练工作,要把队列训练工作作为从严治警、细化管理、规范员工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军事化训练,提升全员的执行力。
2.精细组织,狠抓落实。各参训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和军训实施方案组织落实。要以军事化训练为契机,组织员工认真学习队列条令知识和提升员工素质,确保“人人参与训练、人人得到锻炼、人人获得提高”。
3.严格遵守纪律,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参训员工的思想工作,要从思想上树立训练信心,端正训练态度。严格按照队列条令要求组织训练,参训人员必须统一着装,同时要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全员训练工作的圆满进行。
推荐军事领域协议书二
扬州大学201 白话文 3年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1、国防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p1: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p1:四个基本要素:
一、国防的主体即国家;
二、国防的对象即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三、国防的目的即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即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
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p1: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
2、联盟型;
3、自卫型;
4、中立型。
2、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p8: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国防法规的概念及其特性。
p9:概念: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p9:特性:
1、具有一般法律的特性:阶级性、权威性、强制性、适用性、稳定性;
2、特殊性:①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②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③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我国现行的主要国防法规。
p11:主要国防法规: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5、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p13: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两个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6、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 p13:
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2、按军官待遇入伍;
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7、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时间。
p15: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8、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三种形式。 p17: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一)、公民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二)、公民国防权利: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力;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p18: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三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
9、国防建设的概念,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p19:概念: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p21: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
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3、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10、国防政策的概念,新时期中国国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
p23:概念: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p23:新时期中国国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
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4、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11、武装力量的概念,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p24:概念: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p25: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1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的组成及其各军兵种的成立时间。 p27: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的组成及其各军兵种的成立时间:
1、陆军,1927年8月1日;
2、海军,1949年4月23日;
3、空军,1949年11月11日;
4、第二炮兵,1966年7月1日。
13、国防动员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组织实施步骤。
p31:概念: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简称动员。 p31:主要内容:
1、人民武装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
4、交通战备动员;
5、政治动员。
p35:组织实施步骤:动员决策、发布动员令、充实动员机构、修订和落实动员计划等。
14、人民防空的概念及其基本手段。
p37:概念:人民防空,是国家根据国家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活动,简称“人防”。 p39:基本手段:“走”、“藏”、“消”。
15、防空袭的方式方法,防空警报的分类及其音响特征。 p39:防空袭的方式方法:识别,防护,消除空袭后果。
p39:防空警报的分类:
1、预先警报;
2、空袭警报;
3、解除警报。
p39:音响特征:
1、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
2、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
3、连续鸣三分钟;
16、新“三打三防”的基本内容。 p42:“三打”:
1、打隐形飞机;
2、打巡航导弹;
3、打武装直升机。 p43:“三防”:
1、防精确打击;
2、防电子干扰;
3、防侦察监视。 第二章 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的含义及其内容。
p47: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p47:内容: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代表性的军事著作。 p48: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西周《军志》、《军政》);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稻》);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诸葛亮《隆中对》、汉初《三略》、《李卫公问对》);
4、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前期)、(曾公亮《武经总要》、北宋《武经七书》)。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与内容。
p49: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与内容:我国古代兵书和军事思想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大类,基本上建立了包括战略学、战役战术学、军事气象学、兵器学等完整的军事学术体系。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主要内容包括战争性质和决定战争胜负因素理论、治军理论、将帅修养理论、作战方法理论和战争谋略理论等。
4、《武经七书》。 p40:《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稻》、《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
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
5、《孙子兵法》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内容。 p52:作者:孙武;
p54:主要军事思想内容: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5、朴素唯物主义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6、《战争论》、《战争艺术概论》、《海权论》、《总体战》、《制空权》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 p59:《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战争艺术概论》:若米尼; 《海权论》:马汉; 《总体战》:鲁登道夫; 《制空权》:杜黑、米切尔。 (内容略)。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p61: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从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p63:基本内容:
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2、人民军队思想;
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5、国防建设思想。
8、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p62: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9、毛泽东关于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p63:主要内容:
1、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2、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3、战争是经济的竞赛;
4、战争的性质及其决定因素;
5、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
6、进行战争的最终目的和彻底消灭战争的途径;
7、研究和指导战争要把握战争运动的客观规律;
8、要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9、要关照全局、掌握关节;
10、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等。
10、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思想的主要内容。
p63:主要内容:坚持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行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三大任务;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
11、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含义。
p63:含义: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也包括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
12、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p64:主要内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歼灭战的作战方法;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内容体系。
p66: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军事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所谓“新时期”不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且是我党、我军进入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新的条件、新的阶段并有新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含义。
p67:内容体系:
1、战争与和平的思想;
2、国防建设思想;
3、军队建设思想;
4、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
5、军事战略思想。
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历史地位。
p68:历史地位:
1、新时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
2、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
3、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15、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p70主要内容:
1、军事战略思想:①、和平仍是主流,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②、立足打赢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
③、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2、军队建设思想:①、“五句话”总要求;
②、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③、走科技强军和精兵之路;
④、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⑤、以训代战,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高度;
3、国防建设思想:①、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防;
③、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16、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思想的“五句话”总要求。
p72,: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17、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p83: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2、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
军事领域协议书 军事承诺书(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