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记忆中的味道(通用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2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记忆中的味道篇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作者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的历史。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它能使你记起它的“历史”。

一道饭菜,一个苹果,一朵鲜花,一株小草,一件毛衣,一把扇子,一本图书,一页书签……它们所散发出来的熟悉的味道,常常勾起你我对往事的回忆。

还记得那一个布娃娃陪伴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它不是很漂亮,也不是很华贵。它只是一个娃娃,一个外婆亲手做的布娃娃。外婆住在苏北,离太仓还是要几小时的车程。所以和外婆一年说不上多少话,也见不到多少个面。每年回去,她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

还记得那个寒冷的早上,天还下着大雨,十分寒冷。外婆早早起床去河边为我们洗衣服,洗完了还去田里摘了几颗大白菜,给我们做饭。我起床了想看看外婆在干什么,一看:在天还下着大雪,她的手伸进那冰凉的河水之中,那花白的头发上早已有着洁白却冰冷的雪花。见她洗完了衣服又摘了几颗大白菜满载而归。她虽然冷,但露出微笑。在门外的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却不敢哭出声来。外婆看到我哭了便问我:“怎么回事?”可我说不出口,外婆好像明白了,便说:“没事的,外婆一点也不冷。”可我不相信,但外婆去做早饭了。

等我想看望她,可外婆因不小心摔了一跤,而不肯去医院过世了。我和爸爸妈妈去时,我流下了眼泪。我还看到三姑在哭,哥哥便告诉我:三姑什么都没吃。我心疼三姑,又流泪眼泪。那个布娃娃也流泪眼泪。

记忆中的味道篇二

大年,在我的印象中,是热闹的、团圆的、美好的。

除夕前,大人们都在忙着买年货。人头攒动的集市上,卖菜卖肉的小贩们早早摆好摊位,通过扩音器播放着预先录制好的喊声:“卖菜,卖菜,便宜卖!”大孩子们被大人叫了出来,跟在大人的身后,晃来晃去,手里拿着大大小小的年货,一脸不情愿,有时嘴巴半开半闭,像是在喃喃自语某物。

街道两旁,卖烟花和春联的小贩在向人们介绍东西。我去了烟花摊,打算买几盒烟花。现在条件有所改善,烟花也以大盒、大包装的形式出售。摊主找了个袋子给我装烟花,热情地问我要不要买春联,上面写着“福”字。刚好缺这些,就去附近的摊位买了。后来才知道这两个摊位是一伙的。

三十个孩子的晚上,全家人在房间里点燃蜡烛,准备通宵守夜。这就是我们家的规矩——点蜡烛守岁,这叫“浪费消费”。你为什么点蜡烛?因为,啊,按照奶奶的说法,点蜡烛赶走那些瘟神,明年就不会生病了。如果你问为什么,奶奶没有解释清楚,所以她跳过了。总而言之,也许瘟神是怕光的。但我想,电灯不是更亮吗?鬼神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半夜12点,枪声不断响亮,吵醒了已经睡着的弟弟,天上的烟花发出巨响,然后它开花又落下,总是闪烁着光芒。有些孩子躲得很远,可能是怕被坠落的物体击中。其实小时候很怕烟花掉下来,总觉得会引燃我的头发,每次都躲在屋檐下。有一次,我敢站在烟花下,抬头,砰的一声,接着是闪闪发光的火花,看到它落下,我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头,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火药味和旁边人的笑声。

换上新衣服,女孩子最谨慎,男孩子什么都不是,每个人拿一箱枪出去玩。有大人约女孩出去玩,都不好意思。外面全是男孩子,只好拖着大人或者几个女孩子一起。男孩们在外面玩的很开心,看到女孩出来,他们一手拿着烟花,又从另一只手往女孩脚边扔了一点香,吓得他们都跑回家了。有的女生没那么生气,转身追男生打架,男生跑了还不忘转身做个鬼脸,成了过年的有趣场景。

团圆饭后,全家人一起即兴表演,有说有笑,锅里冒着蒸汽,饺子泡在“温泉”里,来回翻滚。

拜年了,大人们都精心准备了一个小红包,不用猜,是干什么用的就知道了。一家人过年,孩子们都想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但大多都目瞪口呆,不知道该叫什么,只好求助于大人。是你阿姨,快叫人!”孩子们抓起救命稻草,急忙喊道:“阿姨新年快乐!”阿姨也笑着夸了孩子,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红包,孩子们说他说没有,但他的身体很老实。他偷偷拿了红包藏在一边,生怕别人抢走。

说到大人,男人要磕头,女人不能磕头,因为老爷子说女人磕头就嫁不出去。拜完年了,简单聊聊就走了。拜完年,整个村子都快完了。所有孩子的口袋都鼓起来了。他们一定是收获了很多。

记忆中的味道篇三

酒店旁边,是一家小小的糕点店。毫不犹豫地踏进去,店内的布景,似是一个童话世界。

找了一个正对门的位置坐下,一份绿豆糕,拉近了我与杭州的距离。

小心翼翼地拿起绿豆糕,轻轻咬下,酥酥的外皮入口即化,一股神奇的力量似乎在牵动着我的神经。忍不住又咬了一口,味蕾好像被绿豆糕融化,那感觉,妙不可言。仿佛是落入了一个大花园,望不尽的花海令人陶醉,就这么走着,脚下、周围全是芳香四溢的花儿。抛去世俗,卸下压力,扔掉烦恼,慢下来,去体会,去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良辰美景,灿烂微笑。闭上眼睛,享受这时光。

对绿豆糕的爱,爱不完。

店老板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本是有很多机会供她挑选,但她偏偏选择要自主创业。她说,开一家糕点店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慢下来的生活也一直是她所追求的。或许只有这样的心境,才会做出那样的糕点,才会吃出那样的味道。

回到家乡,怎么也忘不了绿豆糕的味道。迫不及待地去买来品尝,却已找不到杭州的感觉,恍然间不禁有所悟,嵌入我记忆中的,是绿豆糕,更是那种慢生活的味道。

享受生活,感悟精彩,记忆中的味道……

记忆中的味道篇四

走到餐厅门口,闻到香喷喷的鸡腿味,这熟悉的味道,勾起了回忆对外婆那份浓浓的思念。往事浮现。

今年寒假来得晚去得早,前脚才踏上回家的路途,后脚就得准备启程回来,回家只是匆匆几日,时间容不得我去看望我年迈的外婆。

外婆已是古稀之年,以前的匆匆离别,泪水伴着苦笑露出一口所剩无几的牙,不知现在是否安好。外婆总是穿着一身旧衣裳,给她买了新的她舍不得穿,尽管如此,她也会把自己打理的干干净净的。在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她不光照顾自己,还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她爱孩子们,喜欢跟孩子们打拼在一起。我是孩子中最调皮的一个,但也是外婆最爱的那个“小顽童”。

那年我和哥哥去看望外婆,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我四处环顾了一下,乐滋滋的站在门口,外婆先前还没有反应过来是谁,我们走近她了才发觉,或许是年纪大了,视力也渐渐衰退,亦或许是见到我们太开心了,一时间无法言语心中的激动吧!

外婆紧紧的握着我的手,我感觉到一种被针扎的痛。我暗暗地往手上瞅了一眼,天啊!竟有如此粗糙的手!手上长满了老茧,瘦的只剩下皮包骨。我的心被重重的扎了一下,仔细地抚摸着这双饱经风霜的手,感受她掌心的温度。殊不知我的心里已升起千层浪。

外婆问我饿不饿,我点点头,很是期盼,会有什么好吃的呢?我彻底错了,外婆家里穷,也没有什么好的。我在食物方面比较挑剔,不屑瞅见这些又酸又咸的菜和被熏的漆黑的肉。我没吃几口就放下碗,碗中的饭也没有吃完。外婆似乎明白了什么,也放下了碗,默默地走进了厨房。

我带着好奇心躲在门口偷看——外婆在杀鸡:先拔鸡毛拔干净,难拔就用热水烫一下,然后把它洗干净,接着剁成小块的,鸡头,鸡爪,鸡翅,鸡腿单独不用切成小块,把肉和食材往锅里一放,再经大火外加小火一顿,几十分钟就解决了。

外婆虽然年岁已高,但手脚仍像以前一样灵活。不过话说回来,为了我,他真的什么都舍得,那是家里唯一一只下蛋的老母鸡,也只有那么一只鸡。

一锅香喷喷的鸡肉就放在我的面前,我却不知所措,想想自己刚才的表现,都这么大了,还总让外婆为我操心,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我望着外婆憔悴的神情和瘦小的身躯,我哽咽,好想对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外婆说声“对不起”,“谢谢”!

“傻孩子,快吃啊。”外婆夹了个大鸡腿放在我的碗里。我的喉咙好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我吹了吹,轻轻地咬了一口,软软的,嫩嫩的,不咸不淡刚刚好,一股浓浓的肉香直往鼻孔里钻,我咬了一大口:“真香!真好吃!”虽然外婆的鸡肉没有外面餐馆里的好吃,但这肥嫩的鸡肉里装满了爱的味道,我想这是幸福的味道,这种幸福的味道萦绕在狭小房间里久久不散去。自然外婆对我的爱也镶嵌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伴随着时光的沉淀这份爱愈发熠熠生辉。现在外婆虽然不在我的身边,当每每想起这件事眼泪不知为什么划过脸颊。

外婆给予我微笑。以前没有仔细看,仔细注视着身旁的这位老人,我发现了时间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满脸的皱纹,骨瘦鳞殉,年轻时明亮的眼睛现在却已黯淡无光。

“外婆,你也吃!”我夹了一块肉到外婆嘴边。

“不用,你吃就行了!快吃!”外婆笑了。

“那这样好了,你一口我一口”我眨巴着大眼睛期待着。“好好好,你一口我一口。”外婆笑得合不拢嘴。欢乐的笑声洋溢在屋子里,我懂得那是幸福的味道。

分离多年,一些生活琐事我已渐渐淡忘,可唯独那镶嵌在我脑海里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记忆中的味道篇五

千家万户的菜,固然有千万种味,但人们所惦念的,或许不是味道的好坏,而是味道中所包含的情。

红烧肉,是一道家常菜,却绝不是平常菜。

常记得小时候,同兄弟姐妹寄居在奶奶家,那时,大家吃得最多,也最爱的,便是红烧肉。为了叫我们这些小家伙吃得尽兴,作为一家之主的奶奶可谓费尽心思——几乎每日都是天亮便起,推着老自行车去城中的菜市场,买最鲜的肉,挑最好的葱,拿最上乘的素鸡。她对配菜的要求简直是苛刻:肉是五花肉,要带软骨,要鲜红的、带汁儿的;香料、酱油要干净,只要店中有一丝受潮或油污,哪怕单有这一家,也绝不买;梅干菜,则是家中自备,日日拿去晒。奶奶为孩子们的那般细心,以致那时年纪最小的我,也记住了她在天色朦胧中推车的背影。

菜买回了,便要马上烧。鲜红的肉、发亮的梅干菜、碧绿的葱、浓香的桂皮,引得孩子们竞相观看。在我眼中,奶奶的烹饪就好似一场音乐剧!斩肉了,只听“笃、笃、笃”,热油了,只听一声长而缓的“嘶——”,紧连着,便是一阵“呲——嚓——呲——”,不时倒酱油,撒香料,“嘡啷嘡啷”地翻炒,仿佛是一瞬间,混杂着肉香的空气便沸腾了!孩子们更加争先恐后地往厨房挤,一阵嘈杂后,大家不约而同地静了——瞧呀!上菜了!只见厨房窗子一开,白茫茫的烟雾“奔涌”了出来,翻腾着,拥挤着,就好像一场表演。这时,奶奶便端着满满一碗红艳闪亮的肉出来了!幼儿们直奔奶奶,围着她唱呀跳呀,年纪稍大的孩子则紧随着奶奶,不动声色地望着那溢满香气的肉。

开始吃饭了,我们一坐下,便争相夹取红烧肉。热闹,却不无奶奶所教的规矩。奶奶坐在一旁看着大家,织着毛衣。瞧!她的笑是何其灿烂呀!令小孩不懂的是——奶奶自始至终,一块肉也没吃。

我记忆中的味道,远不止这红烧肉,可红烧肉却是我常忆起的食物,或许那其中不单是红烧肉的味道,还有那不可磨灭的爱的味道罢!

记忆中的味道篇六

不!这些都不是,在我那些快被尘封的童年记忆中,才真正褚存着那个记忆中的味道。

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中秋节。早上,太阳刚刚露出了一点金黄的边,原本被月光照得雪白的池塘的水,霎那间变成了金色。

我立马起床,迅速穿衣叠被,刷牙洗脸。随后便跑进爸妈的房间,使劲的拍打房门,企图让他们起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秒钟后,他们终于忍不住我那越来越大的拍打声。立马起来,刚想开口说我,便见我不见了人影。原来我在他们起来的那一瞬间,便像老鼠见了猫一样,逃之夭夭啦!

刚刚从那里跑出来的我站在自己房门口努力让那兴奋的自己镇定下来。过了几秒,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果然平静下来啦,恢复了原有的跳动频率,继续平而稳的跳动。我镇定的向客厅走去,没想到刚刚转身,我就隐约的看见了一道彪悍的人影。我仔细一看,糟啦,是我老爸。我那刚平静下来的心又因为惊讶而加快了跳动。本来就通红的脸,因为心跳加速而变得更红啦。我装着若无其事地向客厅走去。

经过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奶奶家。这时哥哥姐姐他们早就到了。爷爷和奶奶正在厨房里忙着做各种小吃。而哥哥姐姐他们则正在大扫除呢,我二话不说的迈起我那才六岁的小腿略显笨拙的向“前线”走去,我刚到“前线”,正在忙着搞卫生的哥哥姐姐为之一振。我自己也想不到,平常的小霸王——我,今天竟然会来帮忙搞卫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看到他们在忙,我就不由自主的来到了“前线”,这也许是潜移默化的效应吧,嗯,应该是。

经过全家的努力终于在几个小时后把家里的那些杂乱无章全赶得无影无踪了。

原本乱七八糟的卧室变成了一片干净无暇的净土,承载着我们那无数个美好的梦香;原本后院地面上的那些三五成群的落叶堆,也被我们全部铺平了,作了一个全天然无任何“添加”的树叶地毯,走在上面很是舒服;软绵绵的;原本前院那些因为我的贪玩而弄得东一堆,西一堆的干木柴,现在也被我们整理到了一起。

我们在天空中那轮圆圆的明月的照耀下,整个家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月光。在淡淡的月光笼罩中,我们全家人一起在后院里吃完了晚饭,这个晚上的饭才是我记忆中最好吃一次呀!

我现在那还有时间去品味童年,忆儿时呀!

记忆中的味道篇七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每当听到这首童谣,我就会想起外婆。外婆的味道,是那记忆中的味道。

月光皎洁,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轻摇的小扇,空气中夹杂着竹扇的清香和汗味。小扇传来的清风让人清爽舒适。我喜欢坐在床上,外婆总是坐在床边,给我唱。手里的小扇轻摇着。汗水滴在竹席上。在歌声和汗味的清香中,进入梦乡。那记忆中外婆的味道,是咸咸的。

屋外的鹅毛大雪还在下。我已经迫不及待的喊外婆:“外婆,你快点,等会外面的雪要给别人拿走了。”外婆端出一碗鸡汤放在桌上,说:“好嘞,回来外婆给你喝鸡汤。”屋外白雪皑皑,我也不怕冷,在雪地里捧出一把雪,揉成一个球,向外婆扔去,我玩的十分高兴。后来外婆用她那粗糙的双手把我的小手握在手心,不停地哈气。然后抱起我走回家。屋内散发着鸡汤的香味,我在餐桌上已经等不及,只见外婆那通红的双手拿着勺子不停地搅动。我性子急,忍不住直接捧起碗,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外婆笑着说:“慢点,别烫着了。”我咂咂嘴,说:“外婆熬得鸡汤真好喝,我还要喝一碗。”外婆端起碗走向厨房说:“好好,让我的小宝贝儿喝。”我等外婆再过来时,吧唧一声亲在外婆的脸上,又狼吞虎咽的喝起来。外婆在一旁看着我,笑了起来,满脸的皱纹挤在一起,像一朵花。那时,浓浓的鸡汤包裹着外婆对我的爱。而外婆的味道就是那鸡汤,香醇而美味。

哦,我的外婆!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耳边仿佛听到外婆的歌声。那记忆中的味道,是外婆的味道。

记忆中的味道篇八

在这样天气不算炎热的夏季,不曾想到的是,感冒来临了。感冒的滋味实在是煎熬。咳嗽,浓痰,头昏脑涨。。。忽然之间,天昏地暗呀。

感冒的来临还是有征兆的。上周日早上,感觉嗓子有点疼,我就多喝了点水,就骑着单车去市民中心参加徒步活动。骑行了9公里,用时50多分钟,到达了徒步出发地霖生园艺公司。8点半左右开始徒步,路线是沿尚贤河湿地公园周围,全程6.6公里。结束后,我又骑单车回家,此时天气已经艳阳高照,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家。下午为了买车位的事情,骑单车来回几次,当天单车骑行加起来估计30公里。一天的奔波劳累,第二天起床,我发现自己感冒了。

感冒起来真心难受,开启各种吃药模式。板蓝根,快克,沐舒坦等等。但一时仍然驱走不了感冒,鼻塞,流鼻涕,咳痰,嗓子哑了,头昏脑涨,各种不便。感冒让人百无聊赖,无心工作,也让人胡思乱想。于是我便开启了胡思乱想模式,想起了儿时感冒的味道。

回想儿时感冒的情景,仿佛把我拉进了苦涩的童年。那时我对感冒是没有什么概念的,比如,发热,咳嗽,流鼻涕,精神状态不好,会被大人发现的。根据经验,有此类症状,初步判断可能是感冒了。那时的农村,受经济条件所限,感冒一般不会去医院治疗的,只有等到了重感冒才会去村里的诊所区去看看。不像现在的儿童,一旦发现有感冒症状就送医院。

那时得了感冒,首先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农村一般家庭独生子女减少,一般有二三个孩子,吃饭时会被优先照顾,吃好吃的等等。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还是很开心的,有比较才有幸福嘛。

感冒的小偏方。我记得感冒时,妈妈会给我做一种食物,生姜炒鸡蛋,吃起来真是香呀。儿时,家里并不富裕,鸡蛋也算稀缺品,不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农村家庭养的鸡,下了蛋,首先会考虑把它卖掉换钱以支持家里开销,余下一些留在平时改善生活时吃。生姜炒鸡蛋,这个所谓的感冒小偏方,也不知道有没有科学的道理,但对于治疗感冒还是有效果的。此外,还是一道美味,现在想想,还是挺馋的。

感冒的时候,还要多喝水,当时还能喝上红糖水。红糖水对那时的我来说,也是好吃的东西,能喝上红糖水,吃上冰糖,还是令其他小朋友羡慕的。

我记得,普通的感冒,经过妈妈的悉心照料,喝红糖水,吃生姜炒鸡蛋,过个几天就好了。发展到重感冒的情形较少,也不是我期望的。因为一旦发展重感冒,就意味着下一步要去诊所去看病,紧接着就要吃药,打针,挂水了。药是苦的,打针,挂水都很疼痛。对儿时的我们来说,都是很怕的事情。

儿时的感冒,是难受的。但感冒后父母的关爱则是幸福的。那种感冒的味道,那种曾经感冒有过的处境,那些人和事,都慢慢远去了,我依然记着儿时感冒的点滴,真有些害怕哪一天回忆不了感冒的味道了。

记忆中的味道(通用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