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河流的实验心得体会及感悟 河流污染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保护河流的实验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可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环境正在慢慢地恶化。你们知道吗?那年我们的母亲河上游的一家工厂放了许多有毒的污水,导致人们二十多天没喝到长江的水,是政府让消防车从外面拉回来的水。当时接水的人啊!
那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长江两岸居住区的各个商店、超市的矿泉水当天就被抢购一空。由此,我知道了水对人的重要性。听了上级的紧急缺水通知,大家都十分着急。
根据以上状况,我在此作出如下倡议:一、两岸的工厂排出的废水要经过净化。
二、禁止在江中乱捕乱捞。
三、多种树,多参加保护母亲河的公益活动。
四、节约个人每天的用水量,做到“一水多用”。
五、渔民如果捕到珍稀水生物,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
六、宣扬爱护母亲河,保护母亲河,从每个人的行为做起。
以前,长江的中、下游条件非常好,生活着我国的珍稀孑遗动物——白鳍豚,可是现在,由于水的严重污染,白鳍豚面临着绝种的危机。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河边的鱼商小贩买了一条大鲤鱼回来,我看着那条肥肥的鲤鱼就垂涎欲滴,没想到,上了餐桌的美味竟然……我吃了一口,难吃极了,我以前吃过妈妈做的鱼,特别好吃,可是现在……我明白了,由于河水的严重污染,鱼、虾的肉质全变了。小时候看见河边有许多小朋友在游泳、嬉戏、撩水花,渔民在河里捕鱼,一艘艘挖沙船排成“一”字形在河里穿梭,挖鹅卵石、河沙。现在,那繁荣的景象看不到了,只看到了河面上的一个个飘浮的白色的一次性塑料口袋和一只只死鱼、死虾,并飘来一股恶臭。面临着长江的“变异”大家还无动于衷吗?
对于保护河流的实验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 善待动物,和谐生存!
2. 关爱生灵,保护鸟类。
3. 爱护动物,珍惜生命。
4. 人也是一种动物。
5. 保护动物,你我的职责。
6. 别让人类成为最孤单的生命!
7.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
8. 保护动物 维护生态平衡。
9. 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10. 护鸟光荣,打鸟可耻。
11. 地球没有了动物,就如蓝天没有了白云。
12. 爱护动物,让人类不孤单!
13.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动物从我们身边做起。
14.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15. 没有动物,生命没有了动力。
对于保护河流的实验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罪恶的人类: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
举一个例子:我国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河流,但现在它已是鱼虾绝迹的污河,又为我们的地球母亲添多一道疤痕。这,不是给人类重重地敲响了警钟吗?
由此,我郑重地向仍未觉悟的人们建议: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倡导同学门提高保护
保护河流的实验心得体会及感悟 河流污染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