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听力写作心得体会范本 听力实践总结(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5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听力写作心得体会范本一

第二、反复地听。反复!反复!反复!反复的次数究竟要多少遍,这没有定数,在前期阶段,一篇课文通常不少于50遍,多的时候上百遍也不是不可能。为了保证重复的次数,听力文章不能太长,以1~2分钟语音长度为宜,不超过3分钟,这很重要。本人推荐新概念第二册、以及第三册的前两单元。如果你偏好美音,用其美音版就是了。

第三、持续跟读。具体实施:前1-3遍可以边听边看文本,同时跟读,而且要读出声来(如果会影响别人就采用默读吧)。如果有些句子跟读不流畅,可以暂停放音,反复朗诵这个句子若干遍。听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力,训练自己对声音信号的直接反就能力,也就是尽量回避中文转译的方式去理解,刻意留心句子的意群和语调并极力模仿,细心体会语气和感情色彩,这样有助于培养语感。跟读过程中,尽量忘掉文字和句子的篇章段落图案,目的是排除传统的阅读式记忆(图式记忆)方式,而直接训练对声音的反应、理解和记忆。如果是用电脑学习,可以在正常播放速度下跟读顺畅后,将播放器调成快速播放,以进行强化训练(windows media player的快速播放功能,提速1.4倍,不变频,听上去几乎没有什么变声的感觉)。

直到跟读完全流畅无滞、几乎可以接近与原音同步的程度为止,再转入下一课的学习。这时,通常已经可以背诵全文了,而且这种背诵是纯粹基于语音和听觉的,而不是视觉意义上的背诵。这个过程其实是听、说同步训练。经过这种训练后,课文中的生词基本被完全消化,可以形成长期记忆;还能加深对篇章结构的理解,也有助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这是一种全方位的训练。

第四,定期复习。听觉的理解和记忆,同样存在遗忘问题。所以要定期对前面已学内容安排时间重温(依旧是边听边跟读,复习通常跟读3~5遍即可),以巩固并形成长久记忆。

以上是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有一个的特点,那就是很容易长时间集中精力,这是因为你要保持跟读,你很难不保持注意力集中于声音信息。

谈一个相关问题,那就是所谓的“假听懂”问题。由于听的内容是你预先已经理解的对象,所以你会发现你只需听三五遍就觉得自己完全听懂了,很多人就不想再重复下去了,于是就转入新的内容,这样很快就完成了一本教材的学习,结果发现自己并没多大进步。谁都明白,这个“懂”其实是读懂的,而不是听懂的,这就是所谓的“假听懂”问题,这也是这种训练方法受到质疑的地方。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听力筑基,说白了就是打通耳朵的问题。这个阶段,假听懂是无法回避的,而且也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马上听懂多少,而是要经过大量的重复训练,刺激大脑对“有意义的声音信号”(你已经理解其含义的声音信号)作出直接反应,并逐渐适应、接受、并形成条件反射。每重复一次,假的成分就减少一分,真的成分就多一分。

如果你每天能有2小时左右用于这种训练,完成新概念第二册的96篇短文的训练,通常只需2~3月。这时,你不仅会发现自己的听力基础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完成了96篇语境短文(对比于那些“___句”的无语境句子堆积)的“听觉化背诵”(对比于“视觉化背诵”),所以,它对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也有了非同寻常的提升,因为你对英语的语感已经整体提高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筑基”。

由于听的内容已经预先理解了,所以不必局限于慢速语音听力材料,完全可以一开始就从常速入手。即使你所选的教材配套的语音是慢速的(多半是这样的),也可以用变速手段(如wmplayer的快速播放)转成近似常速来训练。

关于听力写作心得体会范本二

本学期听力教学总结如下:

本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通过平时教务处的检查和备课组的督查,我们三个年级各班都能坚持每周周三上听力课,按时完成了各自采用的听力材料如下:

高一:课本教材听力,周至二中校本教材高中英语听力必修1.2合订本

高二:课本教材听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听力模拟考试3—18,

《英语周报》高二英语听力专刊

高三:周至二中校本教材高中英语听力必修1.2合订本,高中英语听力必修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听力模拟考试1—32

通过英语教研组和各备课组的督察和调研,各级分别按阶段完成了预期的任务,首先,对48个音标全面掌握,能独立读单词。其次,学生熟悉了课堂用语,增强了听的自信心,培养了听的兴趣听力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同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听力技巧,学生掌握了一些特殊的发音现象: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辅音连缀等,逐渐熟悉英语的发音现象,不断培养语感,从而有效地提高听力。有了好的习惯: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了听的好习惯,听前几秒钟读题,预测材料内容,明确听的方向,听的过程抓关键点,如:人名、地名、时间、地点、原因,具体动作等,准确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点。

总之,由于思想重视,我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于听力写作心得体会范本三

1.听力的技巧训练

这里面有很多和英语口语技巧训练相同的技巧点:既单词间的连读技巧,单词末尾不发音的辅音技巧,助动词,介词等的弱读技巧等,掌握了这些口语技巧,听力自然也会有所突破。

2.听力的精听训练

精听训练不必要听很多听力素材,而是要做到精听某一小段内容,可以反复听,每听一次,记录下来多听到的内容,直到可以完整地听懂整个小段的精确意思。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我自己开发的精听训练方法:“bone” theory““句子骨架”理论及自我训练方法;

要真正地做到英语听力质的提高,必须能听懂一个个英语句子。而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在听英语时,都是通过听懂某些词,或听懂大概,这样去听英语,即使听再多的英语,进步却不大。

“句子骨架”理论是由faith率先在英语教学领域提出来的作为英语精听训练的技巧训练。它的训练思想是,要想听懂英语,必须听懂英语句子,而听懂英语句子的前提是听懂这个句子的谓语部分,即这个句子的骨架,那么听懂整个句子就会相当容易了。

要训练自己轻易地听懂一个句子,必须培养自己对“句子骨架”敏感度。下面是完完全全听懂一个句子的若干训练步骤:

步骤1:首先去听懂句子的谓语部分

为了听懂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当进行听力练习时,你首先听到的或注意到的是一个句子的谓语部分。听懂了这个句子的谓语部分可以帮助你容易地听懂整个句子。否则听懂一个完整的句子将会比较困难。

例如在听这个句子时:we’ve finished our homework,首先多听几遍,直到你能听懂这个句子的谓语部分,即:“’ve finished”这部分,而这个谓语部分正是我们讲的这个句子的”bone”,而也只有在听懂了这个句子的”bone”,即谓语部分后,你才有可能进一步听懂这个句子的其它部分,如主语部分,宾语部分等。

步骤2:听懂主语,或宾语部分

在上面那个例句中,在这个步骤中,你应该听懂“we”这个主语。

步骤3:听懂其它部分

在上面那个例句中,在这个步骤中,你应该听懂“our homework”这个宾语。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每个步骤的具体训练中,为了能听懂某个部分,你需要反复听,不厌其烦地听,直到能听懂为止。

通过这种“句子骨架”精听训练,你会在听英语时,对句子非常敏感,慢慢地,你听懂的都是一个个句子,而不是零碎的分散的某几个单词了。只要能听懂每一个句子,那么听懂一篇文章就易如反掌了。

3.听力的泛听训练

这个训过程可以放轻松,有两种方法,一是看着听力文章去听(听之前一定要看懂该篇文章),边看边听,可以反复很多遍。二是只听不看,比如说看一些英语电视节目,英语电影,或听一些英语电台节目。这个泛听训练要做到广,就是经常听,而且听些多领域的内容。

4.听力做题训练

可以找一些听力试题来做,这种训练对于你在听力考试中拿到高分至关重要。

关于听力写作心得体会范本四

方法1:首先去听懂句子的谓语部分。为了听懂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当进行听力练习时,首先听到或注意到一个句子的谓语部分。听懂了这个句子的谓语局部可以协助你容易地听懂整个句子。否则听懂一个完整的句子将会比较困难。

例如在听这个句子时: we ve finish our homework 首先多听几遍,直到能听懂这个句子的谓语部分,即: ve finish 这部分,而这个谓语部分正是讲的这个句子的 bone 而也只有在听懂了这个句子的 bone 即谓语部分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听懂这个句子的其它局部,如主语部分,宾语部分等。

方法2:听懂主语,或宾语部分。上面那个例句中,这个方法中,应该听懂 we 这个主语。

方法3:听懂其它局部。上面那个例句中,这个方法中,应该听懂 our homework 这个宾语。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每个方法的具体训练中,为了能听懂某个部分,需要反复听,诲人不倦地听,直到能听懂为止。

通过这种对句子骨架进行精听训练,会在听英语时,对句子非常敏感,慢慢地,听懂的都是一个个句子,而不是零碎的分散的某几个单词了只要能听懂每一个句子,那么听懂一篇文章就易如反掌了。

同时也可以用voa special english 训练出纯正英语发音和表达。

当你在听中文学得还不错的外国人讲中文时,经常觉得听上去很别扭,因为他的发音和句式让我们觉得很不习惯。同样,一个英语水平还不错的中国人在讲英语时,也存在中式英语发音和句式方面的问题。 如果你也存在英语发音不准、句式偏中文化会让英语母语国家人士难以理解你所说的,导致语言交流困难。

用 voa special english 学习资料来帮助我们训练出纯正的英语发音和表达。

步骤:1、下载一个 voa special english 节目的mp3 录音和配套文本到电脑里或mp3播放器里;

2、先不要播放mp3录音,而是自己当一次播音主持,对着节目文本,大声的朗读,并录制到电脑或其它可以录制声音的设备里;

3、循环播放自己的录音,并对照节目的正式mp3录音,认真找出自己的在单词发音和句子升降调、轻重发音方面的问题;

4、认真阅读节目文本,学习表达事物、情感等用到的各类句式。对于常用的句式,自已也可以模仿造几个句子,加深理解。

关于听力写作心得体会范本五

1. 阶梯训练法

听力训练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单词──短语──短文的训练。

(1) 听辨单词

要求听辨的单词大多是听起相似或只有长短音的区别。在平时训练中,教师应对此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的规律,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差异的规律。

(2) 听选答语

让学生就所听到的句子、对话回答问题。在听材料前,首先要让学生熟悉一下所听材料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听读前要听清关键词,特殊疑问词是学生要听的关键词。如what,why,who,whose,where,which,how等。听选答语是培养学生语句理解能力,以及对语句表层意义深层涵义的理解,听懂对话的言外之意或间接的转述。

(3) 听读默写

听写是训练听力的好方式,早期阶段鼓励学生要在要在写之前尽兴口头复述,即“听、说、写”三结合的方式,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听写的内容可以是单词、句子或短文填空等,千万不可因其中有不会写的单词而隔断以后的内容,要做到当机立断,要随着录音的播放而进行,中间不存在思维中断。

(4) 短文理解

短文理解是在听完一段录音材料后,根据短文的内容判断正误,或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无论是哪一类的练习,首先都要理解短文的内容,甚至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采取听后概述,强化识记。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让他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复述时可以先写关键词或借助辅助手段,如挂图、投影、手势等,以强化效果,降低难度。

2. 点拨听力预测技巧

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的特征要求听者在听力过程中运用相对应的策略,以便及时准确地理解说话者的信息,预测策略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的图式理论,听力是一个“外部信息”激活“内部图式”,进而产生“预期”,再经过“证实──扩展──修正──再预期──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

预测策略可分为听前预测、听中预测和听后预测。听前预测是通过快读选项,对可能的问题(重点预测)和对话或文章的大致内容(通篇预测)进行预测;听中预测是在听的过程中,通过起始句、标志语、关键词等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同时这里也包含着对听前预测的分析、修正、整理及再预测;听后预测一般是对听后仍有疑问或漏听的信息的一个回顾和推理性弥补。

(1) 听前预测

听前预测就是利用听录音之前的短暂时间,快速浏览问题及选项,根据试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中提供的语言信息对所要回答的问题和要听的文章作一定的预测,凭借有关知识和关键词来快速确定听的范围和材料的主要内容,有的放矢地捕捉期待的信息内容。

(2) 听中预测

听中预测是指在播放录音的过程中,听者根据已获得的信息,预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或讲话人下一步要讲述的内容,以便做好捕捉与问题有关的关键信息的心理准备。可根据主题句进行预测,也可利用标志语、关键词、短语或关联词语等进行预测。

(3) 听后预测

听后预测一般是对听后仍有疑问和漏听的信息的一个回顾性的、推理性的弥补。考生在听完一段材料后,应前后联系,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补充前面有疑问或漏听的信息,并对听前、听中的预测进一步加以推理、分析和修正,从而提高理解的正确率。

3. 了解文化背景,熟悉日常交际

让学生适当的了解英国和别国的文化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认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的语言交际的场合及功能,消除学生在风俗习惯的差异方面的听力理解障碍。原声英文歌曲、原声英文电影少不了。

4. 让音乐充满课堂,让课堂律动起来

一首好听的歌曲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一段优美动听的乐曲带给人们心灵的震颤。英语教师若能依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握他们的情感所需,适时将音乐置身于英语阅读作品的意境之中并融于英语课堂,二者的交融就能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冲击,是学生在语言与音乐的快乐旋律中得到审美愉悦,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向科学高峰攀登的强烈欲望。

5. 语感的培养

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语音知识,要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节奏以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还有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因此要听与说的训练并进,持之以恒,保质保量,打好听力基础。

6. 英语角给听力注入活力

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将课堂教学向外延伸的办法就是开展并加强英语角活动。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语言实践提供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为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情感认识能力,同时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和生活体验,为课堂教学服务。

7. 听力材料的选择

就材料而言,一篇篇较长的材料比几篇短文更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要学会倾听,尤其是长对话和短文独白。在听较长语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倾听的焦点应当是语篇的大意和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而不是个别词语,并随时记下关键词,根据上下文,利用笔记思考分析剔出冗余信息。此外,培养从头到尾记住一段话的记忆力对提高听力有着重要作用。

8. 精听与泛听结合

精听的目的是训练听的基本功,习惯外国人讲话的发音和语调在语流中的变化,通过听掌握部分基本词、常用词和常用句型。泛听的目的是巩固和扩大精听的成果,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更快地提高听觉反应能力。泛听和精听相结合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措施。

9. 听说读写做结合

(1) 听看结合,例如: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句子,然后不按顺序一一读出,要求学生一一找出教师所读句子的顺序;

出示一张图画,教师描述图画上的人物,请学生指出教师所描述的人物;

听──看──听循环。面对一段陌生的材料,先让学生时针听上两到三遍,然后看一遍书面材料,排除其中的生词障碍后,不看书面材料再继续听,尤其侧重没听懂的那部分。运用这种方法,随着听力材料不断增加,学生通过听的学到的词汇必然会逐步扩大。

(2) 听做结合

教师用英语发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学生理解后,让学生完成动作。

(3) 听说结合

① 辨别方位、身份。听一些句子或对话,说出事情最有可能发生的地方及说话人的身份。这种方法侧重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② 替换练习。可以做单项,也可以做多项练习。为了做好这项练习,教师可以按所需替换词的属性给出相同类别的单词,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联想。这种方法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 用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做双向交流。这项练习比较简单,只要学好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即可。但它比单一的模仿高一层次。

④ 问答练习。交际会话离不开问答。因此作问答练习,既可提高学生听力,有可增加并巩固学过的知识。此种练习适合于基础教好的学生。

(4) 听写结合

给出一段对话或文章,空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听完这段对话或文章后做填空练习。能做这类练习的学生,就具备较高听力水平了。

关于听力写作心得体会范本六

第一、听的内容必须保证是你“完全理解”的。排除一切需要你去进行猜测的成分,因为“猜”本身就会分神,而且在这个阶段猜的本领是极弱的;更不能查字典,那不仅分神,还极费时间。为此,我们应当有意选择难度不太高的听力材料,而且必须是有文本的听力材料。听之前,先阅读,这叫“听前准备工作”:集中时间查字典消除生词,然后通读材料,做到全文理解。由于材料难度不高,这个准备过程通常不会花很长时间。尽量选择附有词汇表的正规教材课文,这可以免除大量的查字典工作。如果想利用上下班的乘车时间练习,听前准备工作要在头天晚上完成。

第二、反复地听。反复!反复!反复!反复的次数究竟要多少遍,这没有定数,在前期阶段,一篇课文通常不少于50遍,多的时候上百遍也不是不可能。为了保证重复的次数,听力文章不能太长,以1~2分钟语音长度为宜,不超过3分钟,这很重要。本人推荐新概念第二册、以及第三册的前两单元。如果你偏好美音,用其美音版就是了。

第三、持续跟读。具体实施:前1-3遍可以边听边看文本,同时跟读,而且要读出声来(如果会影响别人就采用默读吧)。如果有些句子跟读不流畅,可以暂停放音,反复朗诵这个句子若干遍。听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力,训练自己对声音信号的直接反就能力,也就是尽量回避中文转译的方式去理解,刻意留心句子的意群和语调并极力模仿,细心体会语气和感情色彩,这样有助于培养语感。跟读过程中,尽量忘掉文字和句子的篇章段落图案,目的是排除传统的阅读式记忆(图式记忆)方式,而直接训练对声音的反应、理解和记忆。如果是用电脑学习,可以在正常播放速度下跟读顺畅后,将播放器调成快速播放,以进行强化训练(windows media player的快速播放功能,提速1.4倍,不变频,听上去几乎没有什么变声的感觉)。

直到跟读完全流畅无滞、几乎可以接近与原音同步的程度为止,再转入下一课的学习。这时,通常已经可以背诵全文了,而且这种背诵是纯粹基于语音和听觉的,而不是视觉意义上的背诵。这个过程其实是听、说同步训练。经过这种训练后,课文中的生词基本被完全消化,可以形成长期记忆;还能加深对篇章结构的理解,也有助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这是一种全方位的训练。

第四,定期复习。听觉的理解和记忆,同样存在遗忘问题。所以要定期对前面已学内容安排时间重温(依旧是边听边跟读,复习通常跟读3~5遍即可),以巩固并形成长久记忆。

以上是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有一个的特点,那就是很容易长时间集中精力,这是因为你要保持跟读,你很难不保持注意力集中于声音信息。

谈一个相关问题,那就是所谓的“假听懂”问题。由于听的内容是你预先已经理解的对象,所以你会发现你只需听三五遍就觉得自己完全听懂了,很多人就不想再重复下去了,于是就转入新的内容,这样很快就完成了一本教材的学习,结果发现自己并没多大进步。谁都明白,这个“懂”其实是读懂的,而不是听懂的,这就是所谓的“假听懂”问题,这也是这种训练方法受到质疑的地方。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听力筑基,说白了就是打通耳朵的问题。这个阶段,假听懂是无法回避的,而且也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马上听懂多少,而是要经过大量的重复训练,刺激大脑对“有意义的声音信号”(你已经理解其含义的声音信号)作出直接反应,并逐渐适应、接受、并形成条件反射。每重复一次,假的成分就减少一分,真的成分就多一分。

如果你每天能有2小时左右用于这种训练,完成新概念第二册的96篇短文的训练,通常只需2~3月。这时,你不仅会发现自己的听力基础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完成了96篇语境短文(对比于那些“x句”的无语境句子堆积)的“听觉化背诵”(对比于“视觉化背诵”),所以,它对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也有了非同寻常的提升,因为你对英语的语感已经整体提高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筑基”。

由于听的内容已经预先理解了,所以不必局限于慢速语音听力材料,完全可以一开始就从常速入手。即使你所选的教材配套的语音是慢速的(多半是这样的),也可以用变速手段(如wmplayer的快速播放)转成近似常速来训练。

关于听力写作心得体会范本七

全球变暖问题

英语听力原文:

global warming may or not be the great environmental crisis of the 21st century, but—regardless of weather it is or isnt— we wont do much about it. we will argue over it and may even, as a nation, make some fairly solemn-sounding commitments to avoid it. but the more dramatic and meaningful these commitments seem, the less likely they are to be observed.

全球变暖有可能是21世纪巨大的环境危机,也有可能不是,但是无论它是或不是我们对此都无能为力。我们会争论不休,作为一个国家,或许会做出一些听起来相当认真的来避免这一危机。但是这些看起来越是令人印象深刻、越是有意义,就越是不太可能被遵守。

al gore calls global warming an “inconvenient truth,” as if merely recognizing it could put in on a path to a solution. but the real truth is that we dont know enough to believe global warming, and — with our major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 we cant do much about it.

al gore 称全球变暖是一个“让人感到麻烦的事实”,似乎只要认识到它的存在就可以把我们带往一条解决问题的途经上去。但是真正的事实是,我们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去缓解全球变暖,并且如果没有重大的技术突破,我们对此也束手无策。

no government will adopt rigid restriction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personal freedom (limits on electricity usage, driving and travel)that might cut back global warming. still, politicians want to show theyre “doing something”。 consider the kyoto protocol. it allowed countries that joined to punish those that didnt. but it hasnt reduced co? emissions (up about 25% since 1990), and many signatories didnt adopt tough enough policies to hit their 2008 — 2012 targets.

没有哪个政府会对经济增长和个人自由(限制电力的使用,驾驶和旅游)采取严格的限制令,虽然这样的限制可以缓解全球变暖。即便事实如此,执政者们还是想表明他们在“采取措施”。就拿《京都协议》来说吧,它允许其成员国惩罚非成员国。但是它并没有起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自从1990年以来上升了25%)的作用,并且,许多签字国并没有采取足够严格的政策来尽力完成他们所制定的2008—2012年度的目标。

the practical conclusion is that if global warming is a potential disaster, the only solution is new technology. only an aggres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might find ways of breaking our dependence on fossil fuels or dealing with it.

比较实际的结论是,如果全球变暖是一个潜在的灾难,那么的解决办法就是新技术。只有积极进取的研究开发项目才可能会找到办法打破我们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或者找到应对这一难题的办法。

the trouble with the global warming debate is that it has become a moral problem when its really engineering one. the inconvenient truth is that if we dont solve the engineering problem, were helpless.

全球变暖这场辩论所存在的问题是,它本是一个技术问题,却都已经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这个被忽视的真相就是,如果不能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我们将对此束手无策。

英语单词词汇整理:

1、 solemn adj.严肃的,庄重的

eg:his solemn little face broke into smiles.

他那严肃的小脸绽开了笑容。

短语

solemn promise 庄严 ; 誓言 ; 郑重 ; 庄严的誓言

solemn profession 终身圣愿 ; 隆重终身圣愿

solemn serious 岸然

2、 commitment n. ,托付

eg: they made a commitment to peace.

他们要维护和平。

短语:

commitment fee 承担费;费;承约费

loan commitment 贷款;货款;放款;贷款委托书

service commitment 服务;效劳许诺

management commitment 管理;管理委员会;管理的

commitment document 文件

3、 dramatic adj. 引人注目的,戏剧性的

eg: their arrival was dramatic and exciting.

他们的到来令人激动不已,难以忘怀。

短语:

dramatic lyrics 戏剧抒情诗;诗剧抒怀诗

dramatic arts 戏剧艺术

dramatic writing 编剧;话剧写作

dramatic rights 改编权

4、 observe v. 遵守,观察

eg: everyone should observe the law.

任何人都必须遵纪守法。

短语:

witness observe 目睹 ; 目击

observe silence 默哀

observe things 观察事物 ; 观察东西

observe that 对某人说

5、 breakthrough n. 突破

eg: scientists have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ir treatment of that disease.

科学家在治疗那种疾病方面已有突破。

短语:

breakthrough point 切入点;突破点

breakthrough time 突破时间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技术突破

6、 aggressive adj. 进取的,攻击性强的

eg: the dogs are trained to be aggressive.

这些狗被训练得具有攻击性。

短语:

aggressive mode 积极模式;主动模式;挑战模式;激进模式

aggressive active 积极主动

aggressive driving 侵略性驾驶;攻击性驾驶

7、 fossil fuel 矿物燃料

eg: coal is usually referred to as a fossil fuel.

煤通常被称为矿物燃料。

短语:

fossil-fuel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china 中国能源资源消费及其经济性分析

fossil-fuel power station 火力发电厂

fossil-fuel boiler 化石燃料锅炉

佳句采摘:

we will argue over it and may even, as a nation, make some fairly solemn-sounding commitments to avoid it. but the more dramatic and meaningful these commitments seem, the less likely they are to be observed.

我们会争论不休,作为一个国家,或许会做出一些听起来相当认真的来避免这一危机。但是这些看起来越是令人印象深刻、越是有意义,就越是不太可能被遵守。

听力写作心得体会范本 听力实践总结(七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