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 记者工作感悟(8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记者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各位同事,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中国第十二个记者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新闻战线的广大编辑记者又一次迎来了欢聚的时刻。
中国记者节是以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青年记者发起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为标志而设立的。
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在这里,请允许我们向奔忙在一线的记者朋友们表示深情的问候,祝愿大家节日快乐,生活安康!
抒发心中的豪情,我们放飞歌声,忘情舞蹈,为属于我们的节日喝彩。
洗尽历史的铅华,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记者这份职业的崇高与神圣。
咱们布尔津广播电视局到今年已经走过了个冬夏春秋,
在这年里,我们的老前辈用青春为我们创造了奇迹;
在这年里,我们布尔津广播电视台伴随着观众朋友走过了栉风沐雨的十年。
年里,我们的老中青编采人员互帮互助,年里,我们的新老朋友相亲相爱,成就了电视人美丽的欢歌。
是啊,为了传递民声,我们风里雨里、雪里泥里,在霞光与星光的陪伴下,到山乡细数爷爷奶奶皱纹里的故事,到麦田聆听生命的拔节。
是啊,为了宣传布尔津,我们肩扛使命、笔录风云,在春花与雪花的笑容中,到机房抚摸岁月的沧桑,到录音棚感受大江奔流的豪迈。
就在这样一个歌唱的季节,我们要用最美的语言,赞美我们的职业,
赞美我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秉持正义、荣辱不惊的同事、同行,我的兄弟姐妹!
他们,是布尔津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是战士,只要冲锋号响,不论白天黑夜抑或阴睛雨雪,扛起摄像机,便出现在新闻现场,他们对事业精益求精,对工作追求完美,对家人却欠下很多。他们在用无声的行动,向人们展示着这个职业从业者的良好形象,展示着布尔津广播电视队伍的良好形象!他们就是咱们布尔津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们。
他们,是媒体的中枢,但他们却默默无闻,他们,是节目和作品的建筑师,成就的却是别人。在他们心中,党的宣传事业高于一切,名利只是烟云。当工作需要的时候,他们就站出来,燃烧自己,点石成金。编辑,用智慧锻造成阶梯,让事业辉煌的旗帜飘扬在自己的头顶!
又是一个记者节,新闻工作者激浊扬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
又是一个记者节,新闻工作者以一颗平常心,写就数载新闻路,履行着神圣的职责;
又是一个记者节,我们拔动琴弦释放美妙的音乐,再次祝福记者节日快乐!
歌酽酽,舞翩翩,欢聚一堂送祝愿;
情深深,意浓浓,激情燃烧在心中。
滔滔汉江水见证着我们深厚的友谊,
富裕文明和谐布尔津响起了我们奋进的足音。
今宵难忘,
难忘今宵。
在新的征途上,
宣传战线广大新闻工作者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向未来。
观众朋友们,晚会到此结束,祝大家晚安。
我们来年再相会!
对于记者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行,
大家好!我是来自定西日报的记者,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全市媒体的同行们相聚一堂。就在刚才,倾听了几位同行精彩的演讲,我为大家为新闻事业付出的努力和执着而感动;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五年里,我一直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学生时代,记者是自由、个性、神气的代名词,在我从事采编工作,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路上行走了五年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切身的体验,我才发现,这个职业在她所有鲜亮的外表下,最真实的内涵,用一个最通俗的词来概括,就是“责任”。于是,我想起了一句话,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这句话也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
记者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是人民心中高尚的职业,在笔触下守望道义,在不断前行中彰显正义的力量。记者是社会的瞭望者,是时代的参与者。记者又是一个很平常的职业,与其他所有职业一样,做记者的过程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这不仅是职业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寄予的一种厚望。用干净的眼睛呈现这世界的美好、困苦、挣扎、肮脏以及黑暗。记者是责任、是重托、是公平、是正义,这一职业考验着我们的良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我还要说:记者是青春无悔,记者是乐此不疲,记者是激荡的生命,记者是沸腾的热血,记者是我们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业!
我们的新闻前辈,如邹韬奋先生、范长江先生,他们的新闻作品笃定不是抒情议论的高亢文字,恰恰其忠于事实、记录历史、立此存照的职业精神与道德良心,给我们提供了朴素真实的传世文本,阅读他们的新闻之路,发现“责任”二字熔铸于他们的一生。正是因为有责任,所以他们才有勇气、才不畏强暴、才表现出尊重大众、服务大众、敢讲真话的杰出品性和智慧;也正是因为有“责任”,他们才会穷尽一生告诉我们这些后辈:“我们的新闻是为谁服务的!”
新闻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兴媒体互联网、手机,传播媒介不断丰富、发展、变化,但记者的天职却始终未变。
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闻工作者由于受社会各种利益的诱惑和压力,“社会良心”和“正义感”这根弦在思想上绷得不那么紧了。有的人在金钱与物质面前,几乎无正义感可言,轻易歪曲真理,颠倒是非,出卖灵魂。这些现象,不能不说是新闻界的悲哀!正是因为在新闻工作队伍中存在了这些不良风气和作风,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良心和正义感更显得特别重要、特别紧迫。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将突出面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新闻战线能不能发挥服务大局、维护稳定重要作用的考验。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新闻宣传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闻媒体承担的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信心、振奋精神的任务越来越重,对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是这样,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就更加突出,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做我的中国性格。文章说,中国是诗书礼仪、唐诗宋词、高宗孝祖。不过,中国也是夏劼殷纣、赵高秦桧。中国性格是顽强,中国文化,是充满尊严的顽强,是即使已经被贪官污吏祸害到无力抵御外辱,却仍然不屈昂首面对侵略者沾满鲜血的屠刀,心中充满必胜的信念。文章说,试想一个只有李成栋、秦桧,而没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国,那样的中国,还可能存在吗,还有必要存在吗。今天在这里重提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想到,什么是记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精神和品质。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有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不顾个人安慰,在余震一次次强烈袭来的废墟上,坚守工作岗位,第一时间向外界报道事实真相,让我们时刻了解汶川人民的安危冷暖。他们用手中的笔和摄像机,弘扬面对大难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真善美。然而,山西矿难也有排队领封口费的真假记者充斥在记者的队伍中。我在想,如果一个只有领封口费、吃黑回扣,而没有舍弃个人安危,传达事实真相、反映人民疾苦的记者队伍,还可能存在吗,还有必要存在吗。
从事记者的五年来,我始终记得这样一句话,“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在记者的岗位上,我们需要具备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我的笔下,报道过在文化路数十年如一日无偿修剪树木、打扫卫生,用生命种植绿色的魏治业老人;西关小学执着奉献于聋哑盲童特教事业的青年女教师杨敏老师,见证了引洮工程一期工程岷县首批外迁移民的心声,对采访中遇见的黑砖窑写下过过这样的污染企业何时关停的稿件,作为定西日报的一名记者,一个可以与300万定西人民脉搏一起跳动的记者,我有幸见证了定西近年来蓬勃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有幸成为桥梁、成为纽带,为这方热土上的群众鼓与呼……我用笔记录下了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在发生着的每一点变化,用心感受着“和谐定西”所奏出的每一篇动人乐章。
当黎明还未托起朝阳,我们匆匆的脚步,已经奔波在采访的路上
当夜空摇落漫天星光, 我们疲倦的身影,仍穿梭在编辑机、监视器重叠的职场
一支劲笔,就是一杆正义的
记者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 记者工作感悟(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