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一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一教案篇一
8、7、6加几
1、在游公园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口算。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迁移推理的能力,优化算法。
3、激发学习兴趣,感到想学、乐学、会学。
能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掌握口算方法。
养成迁移推理的能力。
每人一个十只装的针剂药盒、小棒学具、答题卡、练习纸,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转盘各3个。
本小节的教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8、7、6加几的口算,这部分教学的关键是掌握口算方法,能灵活口算。在设计时,通过教学环节逐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多中求异,同中求优”。如,玩“转转盘”游戏中体会到“凑十法”的便捷,紧接着“动动脑”中感受到依据题目的不同选择灵活的方法优化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比较枯燥,在设计时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激发口算的兴趣,同时熟练口算。
第二部分是“用数学”,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①充分运用情境图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体验相同的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式也会不同;③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小红出了一题考考你们:9 5=
重点突出“凑十法”想的过程。为什么把5分成1和4?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和朋友一起去儿童公园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103页买票的情境图,)。
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估计学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买票?由此引出式子8 5=?)
二、 探究新知
(一)、例讲8、7、6加几(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1、教学8 5。
(1)小组内讨论:怎样能够最快地知道得数。互相说一说,再把思路写在答题卡上。有困难的可借助针剂药盒。(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2接着“动动脑”中感受到依据题目的不同选择灵活的方法优化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比较枯燥,在设计时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激发口算的兴趣,同时熟练口算。
第二部分是“用数学”,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①充分运用情境图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体验相同的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式也会不同;③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小红出了一题考考你们:9 5=
重点突出“凑十法”想的过程。为什么把5分成1和4?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和朋友一起去儿童公园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103页买票的情境图,)。
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估计学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买票?由此引出式子8 5=?)
二、 探究新知
(一)、例讲8、7、6加几(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1、教学8 5。
(1)小组内讨论:怎样能够最快地知道得数。互相说一说,再把思路写在答题卡上。有困难的可借助针剂药盒。(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可以多样,重点突出“凑十法”,指名回答。
8 5=13 为什么把5分成2和3?
10 2 3
(3)小结: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了8 5=13,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同学们真了不起!
2、小比赛:转转盘(教学例2——突出凑十法的优越性)
(二)、教学8、7、6加几
1、小组合作玩转转盘。(限时8分钟)
玩法:转盘中间和四周都有一些数,转动圆盘,转到几,先说出算式,并写在卡片上,再口算出得数。比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多。
(1)转盘有:
3 4
9 5
8
8 6
7
4 5
9 5 6
7 9 6
8 6 7
7 8
(2)写得又多又快的小组进行汇报得数(只要求说8 4和8 8、7 6和7 8、6 6和6 8的计算方法),
(3)说说用什么方法口算又快又准。
3、动动脑(教学例3)
(1)计算8 9可以用凑十法,你还能想出更快的方法吗?由学生们自由回答。
① 8 2=10 10 7=17
② 9 1=10 10 7=17
③ 9 8=17 8 9=17
重点介绍计算方法③,当两个加数一样时,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7 9、6 9你能用最快的方法算吗?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1题
2、说一说,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2题
3、坐火车
每人手中有一张车票(口算卡片),要先算对了车票上的三个算式才能上车。然后根据你车票上的得数对号上车(分别有15、14、13和12四列火车)。教师在8、7、6加几中各抽一题说说怎样想。
四、拓展延伸
小白兔可以吃哪两根胡萝卜,小灰兔呢?
学生游戏,设 “智慧星”,教师巡视指导。
五、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8加几、7加几和6加几”,计算时用了什么办法?
(凑十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一教案篇二
课题、13、anenin、总54课时
1.学会前鼻韵母a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由声母和an、en、i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和拼音句子。、本课1-3教时
多媒体课件
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正确认读由声母和an、en、in组成的音节。
备注
一、看图导入
1.教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上的小朋友们正在干什么?屏幕上出现了什么?
2.学习语境歌。
(2)请学生跟着老师念两遍情境歌,注意让学生读准:天安门、摁、印。
3.教师引导过渡:今天我们就学习an、en、in这几个韵母。
二、指导发音
1.学习韵母an。
(1)教师板书an,过渡叙述:这是天安门中“安”的拼音,去掉声调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韵母an。
(2)认清形。(教师指着a。)这个单韵母认识吗?在单韵母a的后面加了个鼻音做尾巴,这样组成的韵母就叫鼻韵母
(3)指导读准音。
指导发an音。要求先发a的音,声音响亮,然后向韵尾滑动,一口气读成an。
教师
最新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一教案(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