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智能心得体会总结 商务智能实训小结(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商务智能心得体会总结一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 商务 谈判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
不同的国家存在着文化的不同点,国际商务谈判中存在的跨文化问题主要通过语言、礼仪、禁忌与宗教信仰、谈判风格体现出来。
1.语言
国际商务谈判大多用英语进行,而谈判双方的母语往往又不都是英语,这就增加了交流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尽量用简单、清楚、明确的英语,不要用易引起误会的多义词、双关语、成语。也不要用易引起对方反感的词句,我们必须尽量了解对方的文化,对方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无误地传递和接受信息。 为了避免误会,我们可用释义法确保沟通顺利进行。释义法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话解释一遍,并询句对方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加深对方对这个问题的印象。
2.礼仪
国际商务谈判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人们之间的交往要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燕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目前,除个别国家在某些场合另有规定(如典礼活动,禁止妇女穿长裤或超短裙)外,穿着趋于简化。
在涉外交往中任何服装都应做到清洁、整齐、挺直。上衣应熨平整,下装熨出裤线。衣领、袖口要干净。穿长袖衬衣要将前后摆塞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两扣西跟上衣若系扣子,可系上边一个,若是一扣或多扣西服上衣。均应扣全。 在交际场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出手后再握。多人同时握手,切忌交叉进行,应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应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 涉外交往中,在与外商谈话时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点人。谈话时的距离要适中,太远太近均不适合,不要拖拖拉拉、拍拍打打。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可待别人谈完;有人主动与自己说话,应乐于交谈;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若谈话中有急事需离开,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3.禁忌与宗教信仰
在对外活动包括涉外商务活动中,禁忌是不得不考虑的事项,特别是东亚、南亚、中亚、北非这些宗教盛行的地区。了解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习惯禁忌,对于与对方交流,准备把握对方的谈判思路,及时完成谈判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沟通造成的障碍实例分析
文化背景相同的范围内,人们共处时很少产生交际上的差异;但当文化存在差异时,往往会出现误解和冲突。有一个经典案例:某中美合资企业的外方部门经理向中方总经理提出休假并得到同意。可在他休假前两天,中方总经理却安排了许多会议,休假前一天,会议还未结束。此时,这位外方经理感到很为难,但是他还是向总经理提出他不能参加第二天的会议, 因为按计划他从第二天起开始度假。中方总经理劝说他以工作为重,顾全大局,叫他推迟度假期,但遭拒绝。中方总经理当即十分生气, 而这位外方经理却责怪总经理工作无计划, 最后扬
长而去。此案例中,美方部门经理坚持按期度假, 因为他早已作了休假安排,并且提出的申请得到批准,因而总经理不该在他假期之前安排他参加会议;如果在假期里强行他从事一些工作,这既违反劳动法,又侵犯人权,以后的会议内容与他分管的工作无关。中方总经理却认为,任何人都应以工作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由此而否定了美方经理以前的成绩。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冲突,归咎于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人办事有计划性,时间观念强,认为工作时间就应该拼命干,休闲时也应尽情潇洒。美国人在休闲时从不谈工作,在工作中,经理与下级保持一定的等级距离,对下级的工作过错极为认真与严肃。这说明美国文化有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分。中方总经理并没有认识美国的这种文化,而是以中国的文化来对待美国的文化,因而冲突得以产生。像这样的关于文化冲突的问题在合资企业中已屡见不鲜。这种非管理因素常常造成误解和关系恶化,甚至导致商务活动和决策的失败,严重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和利润的回报。
三、克服国际商务沟通中文化差异的对策
我们研究文化差异及其形成的障碍,就是为了在商务沟通中做到知己知彼,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来说,应立足以下几点来解决文化冲突:
(一)从文化冲突到彼此包容、适应。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强了不同文化间商务人员的文化敏感意识及相互对不同文化的容忍与理解。商务活动从事者们必须意识到,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一种标准来衡量文化的好坏。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克服民族中心论,学会尊重彼此的文化,求同存异,增强文化差异意识与敏感性,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文化差异不会成为商务活动的障碍。
(二)加强沟通与交流, 建立相互尊重合作的原则。中外双方合作中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出现分歧与争执是双方通向默契、对观点达成共识的必经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人员只能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经常沟通与交流,特别是对一些不同的观点与行为,双方应从文化差异与思维差异的角度作一些分析,这样才能消除误解、避免冲突、达成谅解、相互理解,最后才能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思维观念、工作方式、交流方式的合作原则。
(三)训练沟通语言与非语言,掌握不同的沟通风格。作为一名国际商务活动的从事者,为了有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事、雇员、客户进行沟通,必须熟练地掌握公司从事商务往来的那个国家的语言知识,而不能处处依赖翻译。语言技能促成更容易、更精确的沟通,拉进双方距离,这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优势。
(四)洞察不同国家代表文化准则、社会习俗和禁忌。在与国外商务人员交往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多了解他们的习俗与禁忌,以避免不知道某些特殊讲究而使对方不快甚至于影响商务合作的进程与结果。
五、结论
国际商务活动必须重视由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由于文化在时间、空间、价值观和道德观、人际交流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商务沟通从事者应该树立文化差异意识,增强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掌握多种沟通技巧,从而提高商务沟通的效用和竞争性。
参考文献:
[1] 舒伯阳 熊莎莎 徐静 《会展商务沟通与礼仪》 南开大学出版社
对于商务智能心得体会总结二
自20xx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个发展的契机,同时也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商务谈判是建立中马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桥梁,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马两国间的跨文化差异及其冲突,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谈判策略,是决定商务谈判成败的关键本文以马来西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从跨文化意识的视角分析文化差异对中马商务谈判的影响,挖掘谈判策略,以促成谈判双赢。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意识解读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了满足一定需要,彼此通过交流沟通协商妥协而达成交易目的的行为过程在本国内单一文化背景下进行商务谈判,谈判过程是可控的,谈判结果也是可以预见并可准确把握的而国际商务谈判,也就是跨文化谈判,具有跨文化性因为商务谈判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商务谈判是一种活动过程,而文化是这种活动的润滑剂了解对方的文化可以使谈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跨文化商务谈判融入了文化因素,商务谈判是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之间发生的,而这些人既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也可能来自同一个国度因此具有不确定性,充满了挑战中国和马来西亚拥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导致其在价值观行为方式交往模式思维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这种不同地域所带来的文化差异性必然给双方谈判带来语言沟通方式及交流上的障碍,而跨文化谈判成败的关键在于谈判双方是否对彼此文化了解,并是否意识到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与作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取得预期效果,除了要了解商务谈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灵活地运用谈判策略外,加深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意识,也是促进国际商务谈判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二、中马商务谈判的个案分析及跨文化问题
(一)案例综述
中国桂林风情旅行社邀请马来西亚一家旅行社洽谈一笔国际旅游业务经双方约定于某日上午十点在桂林榕湖饭店进行洽谈风情旅行社派车接马来西亚旅行社代表来榕湖饭店进行洽谈由于他们是第一次到桂林对桂林的美景流连忘返,以致路上耽搁了时间晚到了一个小时,后在商讨价格时,因双方提出的交易条件与价格相差较大中方代表有点不悦,谈判中失去耐心来了情绪,说话声音过高,且在条件与价格方面不肯做出让步而马方代表年纪较大,认为中方代表的言语举动对他们不礼貌不尊重在享用午宴过程中中方代表为了增进双方感情拿出接待贵宾专用酒茅台并极力劝说马方代表饮用又由于中方忽略了马来西亚旅行社代表是穆斯林,在午宴中点了青菜但忘记嘱咐厨师不要用猪油来炒被马方认为没有诚意,生气的离开了致使谈判陷入了僵局。
(二)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及跨文化问题
(1)时间观念的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中国和马来西亚都是亚洲国家,但对时间和日程安排的观念在认识上也各有差异中国是个恪守时间的民族,比较强调日程的安排和遵守而马来西亚属于灵活时间文化,对时间的观念比较淡薄他们认为谈判时间的具体安排与谈判的最终结果相比,谈判时间安排是微不足道的。本案中,马来西亚代表由于迷恋桂林美景耽误了谈判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而中方认为对方一开始对双方约定的谈判时间就不信守,不够重视这次谈判那以后签署的协议、合同他们能信守吗?为此就认为人家没有合作的诚意由于中方不具备文化意识,误解了马来西亚代表的时间观念,为谈判陷入僵局埋下了伏笔。
(2)非语言行为的差异对中马商务谈判的影响
非语言行为是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非语言行为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利用声音和动作进行沟通的行为它包括体态语辅助语言类语言人际距离及其他非语言行为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都可以维持和调节相互间情感的沟通起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作用一个微妙维俏的动作,一个豁达宽容的微笑,都能使某一陷入僵局的谈判,顿时峰回路转。在本案中,中方由于谈判不顺利,双方在价格方面意见分歧较大,而说话声音过高,此非语言行为使马来西亚代表认为中方不尊重马方代表,使谈判走向僵持的局面由此可见,在谈判前事先了解对方的非语言行为的习惯,掌握并有针对性地使用某些非语言技巧,这对推动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有事半功倍的效能。
(3)宗教观念的差异对中马商务谈判的影响
马来西亚是个复杂的多种文化交融的多民族国家,拥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主要宗教,《古兰经》章节中说到“他(真主)禁止你们吃污秽的”,伊斯兰教认为猪肉肮脏污秽。因此他们禁食猪驴狗等动物的肉和血,忌讳将这些动物的肉以及血制成的食品带到穆斯林餐厅或家庭这样做既遵守安拉的法度,也求得安拉的喜悦在本案中,中方在午宴中点了青菜,但忘记嘱咐厨师不要用猪油使得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西亚代表非常不舒服,同时,穆斯林不能喝酒,中方以为酒桌文化是谈判成功的催化剂,却弄巧成拙,使商务谈判陷入僵局。
三、中马跨文化国际商务谈判策略
商务谈判策略可以理解为根据谈判战略目标的要求和谈判情况的变化,灵活地贯彻实施谈判战略所采取的措施的总和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要想在复杂的形势下保证谈判顺利进行并实现既定目标,就需要谈判者审时度势,制定并运用相应的谈判策略为了使中马商务谈判能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谈判前:充分准备,运筹帷幄,加强中马商务谈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其一,加强马来西亚文化的学习,增强异文化的认识,了解异同,克服干扰,求同异,是顺利与其进行商务谈判的前提在进行商务谈判前,首先要了解中马之间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及思维方式,要正视其差异尊重其文化,并将差异融为一体加以考虑,做到语言得当方法得体比如,在安排会议约定谈判时间时,要留有余地,尽可能不要在同一天安排两个以上的会议同时还要了解对方实际决策者的综合情况因为实际决策者对谈判的导向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而言了解其社会地位爱好禁忌等,在接待和安排中选择与其身份相适应的住所和谈判场所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布置好房间,安排好坐席,避免由于对地位等级的不了解而引起的消极影响。
其二,充分的评估马来西亚的投资环境产品市场,认真学习当地法规
首先要评估投资可行性可通过浏览官方网站论坛或博客等渠道,尽可能多的掌握有关资料,客观全面地评估马来西亚的投资环境,确认可行性比如,马来西亚当时的政治环境是否稳定?双方投资合作产业经济规模如何?合作投资的产业在马来西亚是否具有优势?当地民众是否能接受此产品?市场﹑销路和发展前景如何?等等其次要深入了解马来西亚的各项法律制度及相关政策可先深入了解马来西亚政府对此项投资合作项目是否给予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对审批此类项目是否开设有绿色通道从投资合作申请到完成各项审批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政府对与外资合作是否给予优惠政策,税率如何?为了确保投资项目在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顺利开展,可聘请有经验的经济律师或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听取他的意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二)谈判中,善于运用语言及非语言艺术和感情策略,正确处理文化差异
在谈判策略的选择中,要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谈判方式,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传递感情,增进了解,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存在的某些不畅,避免谈判陷入僵局如一旦出现不如意的情况,应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双方的文化差异,及时灵活地调整谈判策略,确保谈判的顺利进行。首先注重语言艺术采取温和委婉的交流方式进行谈判,态度鲜明不失礼貌,以达到谈判的
预期目的。比如马来西亚人通常不说“不”这个词,认为此词是冒犯侮辱对方。在遇到要表达否定的含义时,可以采取“踌躇”“沉默”“更换谈话主题”的方式,或是作出
含糊的模棱两可的回答,既表达不的意思,避免了正面冲突,缓和矛盾,又避免使用这个令人感到不礼貌的词语,体现了语言的魅力。同时,在介绍情况或解答问题时,要用严谨礼貌诚信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忌大声或高傲的言语,让人家感到难堪。所以在谈判中我们的思想﹑言行﹑举动要尽可能的融入到马来西亚的文化﹑语言﹑宗教的环境中去,要
始终保持谦和的心态,注重礼貌礼节,热情周到款待客人,尊敬长者,给足面子。
其次运用非语言艺术来处理文化差异,使谈判顺利进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暗示,对谈判者而言,意义非同寻常它可以避免因误解当地洽谈者的非语言行为而产生的高昂代价在谈判过程中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比如在交换名片中,避免用左手传递,在接到对方的名片后,应认真的先看一看然后再收起来;同时在与马来西亚人接触或相聚时不要用脚乱碰或挪动任何东西,坐姿要端正不要两腿交叉,更不要让你的鞋底冲着别人;赠送礼物时,不要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对伊斯兰教徒不要送酒类、猪肉等忌讳产品。
再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时调整谈判方式,增强感情策略。谈判双方通过多维度的接触和沟通,增强了解,增进了友谊,相互间诚信度大增,有力地推动了谈判顺利进行如果谈判过程不顺利或陷入僵局应认真分析僵局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双方文化不同而导致立场观点不一致还是沟通的障碍还是违背了对方的宗教信仰然后运用感情策略灵活及时地调整谈判策略及方式使谈判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如上述案例,当谈判陷入僵局,中方应采取马上休会,调整谈判方式,邀请对方共进午餐或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打高尔夫球﹑观光游览等方式,来增进了解,逐步建立起私人感情,促使谈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谈判后,注重合同的履行及保持良好关系
谈判顺利进行后,要注意合同的履行及产品质量,增加互信,为将来更多地合作打下牢固的基础首先在履行合同时,要注意当地的支付条件马来西亚进口商通常向出口商开具信用证,但有些出口商基于彼此信任或急于成交,有时不坚持要求进口商开具信用证,由此而经常发生经济纠纷,在此方面需要注意和警惕其次要注重产品质量马来西亚人认为质量代表着信誉,非常注重商品的质量因此在出口产品到马来西亚的时候,产品质量不仅要达到合同上的要求,还要努力提升其品质;同时,在售后服务方面也要跟上。
国际商务谈判是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如何运用恰当的商务谈判策略,促成谈判的顺利进行,并能依法签订合同,履行好双方达成和签署的协议,以促成双赢;同时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国际贸易打下基础,这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在中马共舞,进行商务谈判时,深入全面的了解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在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中方找到建设性的沟通渠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强项,采取相应灵活的策略来驾驭谈判过程,把握谈判的方向和进度,促成谈判的顺利进行,为进一步拓宽国际贸易的空间,积累经验。
对于商务智能心得体会总结三
一、争取谈的机会在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机会的争取显得越来越重要。
这里先引用一个真实案例。北京有一家大型外向型企业,为了开拓海外市场,需要商业银行提供配套的金融支持。由于该客户议价能力很强,为了追求更多的金融支持,该客户采取了向北京各家商业银行发放招投标书的方式,从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合作银行。招投标书很简单,向银行提出10个条件判断题,要求参与招投标的银行据实回答是或否。建行北京分行参与了此次竞争,但在接到客户的招投标书后,该行发现,客户提出的10个问题,都超出了分行的授权范围。出于诚信原则,该行在招投标书上都选择了否定回答。结局不言而喻,北京建行直接丧失了下一轮竞争的机会。
营销经验告诉我们,客户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第一印象的丧失,以后我们争取客户往往要花费12倍的精力和代价。
商务谈判要求我们必须进行谈判态势的分析,做出最理想的抉择。在上述的招标案例中,客户是各家银行都在竭力争取的优质客户,对这类客户的营销应首先确保获得谈判的机会,北京建行失去这次机会,是因为在招标书中轻易地对客户说了“不”。
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积极应答,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客户提出的10个问题,我们不一定也不可能全部给予肯定应答,这不符合我们的从业规定和职业操守。但我们可以从中选择3-4个甚至更多的问题进行肯定回答,虽然不能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但至少给客户留下了一个积极或较好的印象,为下一步的商业谈判创造了积极的机会。即使竞争不成功,也为我们后续的营销预留了合作空间。
二、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创造谈判机会,是商业谈判的基础;找准客户需求,是商业谈判的前提。
在商业谈判中,谈判技巧等固然重要,但是最本质、最核心的是对谈判的把握,而这种把握常常是建立在对谈判双方背景的把握上的。结合我们的金融产品销售工作,就是不仅要注重建行产品的资源和能力,还要重视客户的环境情报,也就是对客户有尽可能多的了解,准确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只有知己知彼知势,才能获得胜利。
有这样一则老太太买李子的故事。一位老太太到市场去买李子,走到第一个摊位前,摊主介绍道:“我的李子又大又红又甜”,老太太摇摇头走了。走到第二个摊位,摊主说:“我这什么样的李子都有,甜的、酸的、大的、小的、国产的、进口的,应有尽有”,老太太尝了尝酸李子,真的很酸,就买了两斤。路过第三个摊位时,摊主热情地与老太太打招呼,问道:别人一般都买又大又甜的李子,您为什么买酸李子啊?老太太说:“儿媳妇有了,想吃酸的”,摊主说:“恭喜您,要抱孙子呐!儿媳妇想吃酸的,肯定是个大胖小子”,老太太听得乐呵呵的,摊主马上接着说:“但您知道孕妇最需要什么营养吗,那就是维生素,含维生素最多的水果就是猕猴桃,我给您优惠价,您买回去后,儿媳妇肯定高兴”。老太太非常高兴,买了5斤猕猴桃。临走,摊主又说“我这儿的水果品种全而且特别新鲜,以后欢迎您常来,我给您最优惠的价格。第三摊主从此又多了老太太这个忠诚客户。
我们来分析下这个故事:第一个商贩品种单一,而且不了解客户的需求,所以销售失败;第二个商贩有着全面的产品,所以实现了一定的销售;而第三个商贩通过主动询问准确把握了客户需求,通过精准营销成功销售了自己的产品。第三位商贩之所以赢得了客户,关键就在于他成功掌握了客户的真正需求,并为之提供了合适的产品。
由此可知,一场商务谈判能否取得圆满的结果,不仅取决于谈判桌上有关策略,战术和技巧的运用,更依赖于谈判之前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目前,正在实施的网点销售模式转型要求我们由被动销售向主动营销转变,由无目标狂轰滥炸向精准营销转变,这与上述第三位商贩的做法是相吻合的——如果平时注意对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在谈判中往往能够游刃有余,获得成功。
三、报出让客户满意的价格。
价格虽然不是谈判的全部,但毫无疑问,有关价格的讨论依然是谈判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们产品营销的实际工作中,价格往往也是客户最关注的问题,对于客户来说,当然是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价格越低越好,很多没有成功的营销也是因为双方价格上的分歧而最终导致不欢而散。
商务智能心得体会总结 商务智能实训小结(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